俞學森 仲瑛瑛 趙元斌
摘 要:格爾木河是我國柴達木盆地內第二大河,是支撐格爾木市經濟發展的關鍵水資源區。通過對格爾木河流域水資源量、供用水量、耗水率及開發利用率的解析,指出當前格爾木河流域所面臨的關鍵問題,提出相應對策,為格爾木河流域水資源規劃管理奠定基礎。
關鍵詞:格爾木河;水資源;現狀分析;對策分析
1 前言
格爾木河流域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地處柴達木盆地南緣中部,流域總面積39700km2。流域水系屬典型內陸河水系,河流最終匯入下游東達布遜湖、新湖、大小別勒湖、團結湖等湖泊[1]。格爾木河流域涉及格爾木市、都蘭縣、大柴旦行委3縣市,是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2]的主要組成部分。促進格爾木流域人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協調,須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水資源現狀
2.1 水資源總量
格爾木河流域冰雪融水是地表水與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地表水與地下水水資源轉換頻繁,兩者之間存在重復計算量。計算公式為[4]:
W總= W河川+ W地下+ W重復 (1)
式中:W總為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億m3);W河川為多年平均河川水資源量(億m3);
W地下為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億m3);W重復為多年平均地下水與地表水之間的重復計算量(億m3)。
經計算格爾木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84億m3,其中山丘區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9.81億m3,平原區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0.03億m3。
2.2 水資源開發利用
(1)水電開發:格爾木河流域已建有溫泉水庫、一線天一級電站、一線天二級電站、大干溝電站、小干溝電站、乃吉里電站和南山口電站。水庫總庫容3.06億m3,水電站總裝機容量8.85萬kw。
(2)供水量:2017年格爾木河流域總供水量27483萬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2803萬m3,占總供水量的83%,地下水供水量4680萬m3,占總供水量的17%。
(3)用水量:2017年全流域總用水量27483萬m3,其中城鄉居民生活用水751萬m3,占總用水量的2.7%;城鎮生產用水5115萬m3,占總用水量的18.6%;農業灌溉用水12545萬m3,占總用水量的45.7%;牲畜用水51萬m3,占總用水量的0.2%;城鎮生態用水9021萬m3,占總用水量的32.8%。
(4)用水效率:現狀年(2017年)流域農業灌溉畝均毛定額為1580m3,林地灌溉畝均毛定額為1252m3,草場灌溉畝均毛定額為886m3,均高于青海省和全國平均水平;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為35m3,達到了發達國家工業用水水平。
(5)開發利用率:格爾木河流域地表水資源量開發率為26.2%,流域地下水資源開發率為6.3%,流域水資源利用消耗率為18.3%。
3 存在問題
(1)國民經濟各行業用水矛盾突出。隨著西部大開發進程的加快,柴達木循環經濟試讀驗區格爾木工業園的建設,格爾木市依托柴達木盆地豐富的鹽湖、石油、天然氣資源而重點發展的鹽化工業和石化工初具規模。與此相應的機械、電力、建材、等工業也得到迅速發展。目前格爾木河流域主要的用水戶為農業、工業及城市生態林、其中農業占55%,業占12%,城市生態林占28%。在農業及生態林灌溉的高峰期,用水矛盾十分突出隨著用水量的逐漸加大,格爾木農場引水口斷面下游河道斷流長度和時間逐漸延長。
(2)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2017年流域農業畝均毛定額為1580m3,是青海省平均水平(575m3/畝)的2.75倍,是全國農田實灌畝均用水量(434m3/畝)的3.73倍,遠低于青海省和全國平均水平。
4 對策分析
(1)改造續建、配套現有灌區,減少輸水過程蒸發滲漏損失,提高渠系水利用效率;采取調整水費政策、以成本定水價、按引水量計征水費,對超用水加價收費等措施,提高用戶節水意識;采用管道低壓輸水,逐步擴大噴灌和滴灌面積;力爭做到用水少、產量高、效益好。
(2)城全面推行節水型用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節水效率;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技術改造,降低輸配水管網漏損率;實行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以價格杠桿促進節約用水和水資源的優化配置。
(3)建加強中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用于綠化灌溉、道路清潔、汽車沖洗、居民沖廁及建筑施工用水等領域。
(4)加強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特別是利用再生水作為城市河湖景觀補水;調整綠化植物品種結構,發展生物節水技術,提倡種植耐旱性植物,城市綠化用水應優先使用再生水、集蓄雨水。
4.1保障措施
(1)建立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增加國家投資比重,加大國家投入力度;確保中央投資項目地方配套資金的落實;規劃建設項目列入地方各級政府基本建設計劃,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2)逐步建立合理的水價體系。加快向成本水價靠攏,合理核定供水成本,逐步依照供水成本確定水費價格,水價根據水資源狀況、供水成本及市場供求變化適時調整,分步到位。
(3)實施優惠節水政策和強制節水措施。實行優惠政策,全面推進節水;采取強制節水措施,對用水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嚴格用水監督管理;建立節水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1]https://baike.so.com/doc/9999613-10347415.html.
[2]馬維成,康愛卿,謝新民等.青海省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水資源開發利用形勢分析[J].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2012(10).1-2.
作者簡介:
俞學森(1987.6-),男,青海西寧,工程師,主要從事水資源規劃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