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婷
摘要:目前,我國的教育在不斷的完善,對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進行各方面對比后發現,它們是相互獨立存在、又息息相關的兩門課程。兩者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沒有任何交集,猶如兩條毫無交融的河流一樣。但是,在許多教育方向上又存在著兩門學科藕斷絲連的關系,其很多知識可以相互參考、相互貫通。尤其是在現在心理教育與素質教育同樣重要的情況下,兩者的有效結合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引言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不管是社會工作,還是學校學習,對人們的要求都越來越高,這就很容易給人以壓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所以,在中職學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師,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這對中職教育的完善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多角度優化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進行探究,以期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幫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
青少年時期的中職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如果中職生沒有健康的心理就會影響他們快樂成長,也影響他們家庭的未來,更會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在班會課上,班主任要經常召開相關的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正面引導,以便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
2科學選定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是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合格的人才的有效途徑。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制定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影響,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前提基礎。因此高職院校思政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樹立起行動導向教學理念,科學選定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道德修養。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充分考量素質教育的要求,明確教學重點,為了有效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覺悟,在規劃出學期教學目標后,細化到每節課的階段性教學目標,在行動導向理念指導下,將復雜的教學任務精細化,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完成學習任務,提升學習效率。
3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作用
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社會對他們而言,給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成長,還有挫折和誘惑。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對待人生、世界和價值的觀念,沒有一個健全的心理,他們很容易就會劍走偏鋒,誤入歧途。無論對于個人,還是對于家庭和社會來說,這都將會是一個災難。心理教育是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而德育教育是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素質,兩者的融合教育才能夠為社會輸出既有用又無害的人才。如果兩者未能很好的融合,或是任何一方缺失了,都是一次失敗的教育。例如,臭名昭著的“二戰頭子”希特勒,在他小時候,他父親總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將來像他一樣做一名公務員,他父親在要求希特勒按照自己的意愿活著。在特別關注其德育教育的同時,他的父親卻忽視了對希特勒的心理教育,以至于希特勒在16歲就成了一個死不悔改的狂熱的日耳曼民族主義者。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最終導致他成為全世界的敵人。相對比希特勒,愛因斯坦是在心理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下成長的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愛因斯坦小時候非常笨,三歲時還不會講話,直到九歲時講話也還不是很通暢,同學們都嘲笑他。但是,愛因斯坦的父親是個樂觀善良的人,他經常開導、鼓勵愛因斯坦,對其進行各方面的心理教育,這對后來愛因斯坦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做了非常重要的引導和鋪墊。
4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要想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前提。在教育中,教師要改進教育方法,努力成為學生的好老師、好朋友。只有學生敞開心扉,教師才能全面地了解學生,雙方才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在具體的工作中,教師必須要投入真情實感,和學生拉近距離,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幫助他們進行解決,從心理層面上讓中職生愿意親近老師,從而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只有做到這一點,中職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才會更愿意和教師溝通,他們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得到保障。
5多層次心理評估
學生的心理狀態千變萬化,而且,中職階段的學生年齡尚輕,認知能力還有待提升,很多心理問題初見端倪的時候,學生自己可能都覺察不到。所以,多層次的心理評估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心理評估需要貫穿于整個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所有階段。這樣一來,教師就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據此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心理評估涉及方方面面,教師需要分層次進行評估。即:學生入學時,對學生進行綜合的心理健康評估,從能認識自己、能悅納自己、能控制自己這三方面入手。可以以調查問卷、問題回答、繪制圖畫這些形式進行。有了綜合心理評估的基礎,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教師根據這段時候的教學情況,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評估。比如,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自我認知方面發生了一些改變,學生有必要再重新認知一下自己。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則可以設計一場加強自我認知的游戲,如“鏡面人生”“我與自己有個約會”等游戲。心理評估沒有固定的時間間隔,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評估的時間、內容和形式,并且要有針對性。所以,教師需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6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父母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啟蒙老師,無時無刻都對孩子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據調查發現,孩子的心理健康受父母關系是否融洽和家庭是否和睦的影響。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校應多要求學生家長積極參加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來。這不僅能為學生創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而且能促進學生的心理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當然,這需要家庭與學校的緊密結合,才能夠讓學生變得越來越優秀。
結語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也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遇見生活和學習的挫折時能夠勇敢堅強的面對。學校和家庭的有效結合對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因此,在中職心理健康的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將其和德育進行有效結合,這才是中職教育真正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李桂峰.論中職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機制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1(10):179-181.
[2]魏寧.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職德育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亞太教育,2015(34):189.
[3]陳杏靈.結合心理健康課,促進中職學校德育教育[J].職業教育旬刊,2012(1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