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會
摘 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長的70周年里,柳州沿著社會主義的道路不斷改革,不斷探索,從而走出了符合自身發展的特色道路,尤其是在經濟方面的成就,更是不容忽視。在以生產力為主線的發展上,柳州緊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利用人民群眾的熱情和激情,為柳州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穩定了環境,讓以人民為中心的經濟改革更加深入,更加有意義。
關鍵詞:柳州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地方建設
引言:
在過去的70年里,國家是圍繞發展這個核心在前進。柳州也不例外,在摒棄了落后生產力和滯后的經濟制度的同時,還積極探索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要領,完成了地方建設和國家發展的不斷適應與協調,使國家和地方發展的聯系變得緊密,這是非常值得鼓勵的。在過去的70周年里,每一屆國家領導班子都是智慧和創新的,他們善于總結,善于思考,在風云變化的國家命脈中探索出了中國發展的奇跡道路,這對地方來說,無疑是珍貴的發展良藥,柳州就是借著國家發展的風向,實現了自身的改革,這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地方影響都是不可比擬的。
一、柳州發展概況
具有“龍城”之稱的柳州,在過去的70年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直奮力前行。作為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柳州市敢為人先,利用汽車、機械等各個工業支柱的力量在全省的經濟占比中份額龐大,在工業產業突飛猛進,實現信息化、創新化的道路上,柳州其他領域的發展勢頭也在進一步的擴大,獨特的山水景觀旅游、民族豐富旅游,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以及有利的交通位置都為柳州這個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作為黨和國家持續關注的工業新星,柳州的未來的發展不可估量。
二、柳州在新中國成立起來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工業建設
作為廣西工業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柳州70年來不忘初心,奮力前行,在工業建設方面的貢獻不可估量。柳州市在黨的領導下,緊抓工業經濟建設的龍頭作用,在汽車、電子、機械等方面不斷進行探索發展,為提高區域的經濟水平做出努力。與此同時,柳州的工業化建設也跟隨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不斷調整和改革,在工業轉型的政策要求下,柳州市工業發展積極響應號召,依靠科技的手段實現了工業信息化,成為了全國信息化工業試點的標桿,在全國工業科技化和經濟科技化的試點城市和創新發展城市的新型工業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讓“桂中商埠”的美譽更加響亮。
(二)文化建設
柳州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積淀,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區域,柳州有著古老的土著世族,有著與眾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比如白蓮洞文化就是源于這里。在柳州,民俗風情特色明顯,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和侗族的樓是柳州民族文化最經典的部分,被稱為“柳州四絕”。這些文化的交流 和融合,讓柳州的文化積淀更加沉厚,在豐富柳州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時,帶動了當地文化旅游的發展。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柳州的民俗風情旅游、傳承都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特色,比起其他地方的少數民族的發展,柳州可謂是一匹黑馬,馳騁在民族文化發展的前列。另外,柳州還響應國家文化建設的號召,保存了眾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城市積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保護和傳承方面有著足夠的重視度。
(三)生態文明建設
70年來,柳州充分利用本身的土地資源,全方位的利用耕地面積,有節制的占用耕地面積,到2018年,柳州市的耕種土地達到了180萬公頃,而城市建設僅僅占用了不到7公頃的土地。可以說,在土地資源的保護上,柳州市做的非常好。
柳州生物資源也越來越豐富,林木種類繁多,水電資源豐富,糧食和經濟作物 品種不斷優化,果類產物綠色健康程度提高,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提供了保障。
柳州還探明了12種的礦藏資源,在工業領域發展廣泛。在工業不斷發展的同時,柳州環境保護的步伐也不曾停止,藍天碧水工程的實施,讓柳州摘掉了酸雨之都的帽子,造林造花的工程的實施,讓柳州的青山綠水回歸,而2009年的一山一公園理念,又讓柳州從此進入了山水園林城市的行列。柳州一直前進在環境保護的路上,到2013年,柳州的植樹造林面積突破2萬公頃,自然保護區建設面積也超過了4萬公頃,這無論是對柳州的生態平衡還是全面的生態建設,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社會建設
70年,柳州的社會事業發展也不斷進步,在教育方面,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普及,高校林立,師資力量雄厚,城鄉教育差距也不斷縮小,特殊教育和學前教育的投資不斷加大。整個教育界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在科研方面,柳州市科技獎逐年增加,科技發明專利和技術合同的質量和數量都在不斷擴大,柳州的科技水平不斷在增強。在文化方面,基本實現了圖書館縣級覆蓋的局面,文化館和藝術館以及博物館都在豐富人們的生活方面作用突出。在醫療衛生方面,基本實現了衛生所社區和村高覆蓋,醫保和合療的參與人數和參與質量也在不斷提升。醫療衛生的進一步完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質量,讓市民健健康康享受生活。新中國成立70年來,柳州市的每一步都在穩扎穩打的進步,無論是對國家建設還是人民福祉,柳州市都完成了最基本的建設,讓人民在黨的關懷中,體會到了真正意義的幸福。
三、結束語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顧柳州市在黨的領導下度過的70年輝煌歲月,見證柳州在新中國成立后70年的風風雨雨。不難發現,柳州騰飛的70年也正是國家從站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內,國家一步步變得強盛,城鄉規劃和建設更加人文和自然,人民的幸福感不斷增強,這歸功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針的不斷堅持,柳州市的發展也不例外,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不遺余力的創新發展,柳州的前途才會更加光明。
參考文獻:
[1]劉捷.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上海的創新與創造·70年70例(一)[J]. 上海黨史與黨建, 2019, 380(01):2.
[2]王星文. 一路有你——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J]. 考試周刊, 2019(4).
[3]楊承訓. 世界社會主義重心三次變遷推進理論大發展——以全球視閾深化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J].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19, 376(01):68-75+114.
[4]孟昭瑞(圖).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J]. 黨員文摘, 20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