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關鍵詞 生態翻譯學 東莞旅游景區 公示語翻譯 誤區
中圖分類號:H315.9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33
Keywords eco-translatology; Dongguan tourist attractions;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misunderstanding
0 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一帶一路政策下,旅游業蓬勃發展。東莞隸屬珠三角經濟開發區、粵港澳大灣區覆蓋地帶,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有著“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博物館之城” 等美譽。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以及得天獨厚的經濟發展優勢,使得發展旅游經濟成為東莞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出路。旅游景區的公示語傳播重要信息,展示城市形象,其翻譯質量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筆者對東莞主要旅游景區進行實證調查時,發現公示語翻譯失誤頻出,使得外國游客對城市形象大打折扣。因此,提高東莞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的質量勢在必行。
1 生態翻譯學概述
生態翻譯學是由清華大學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譯理論。它將翻譯視為“譯者適應翻譯生態環境的選擇活動”,闡明譯本的產出包括兩大內容——翻譯生態環境和譯者適應選擇。翻譯生態環境是指影響翻譯主體生存和發展的一切外界條件的總和,具體來說包括原文、譯文、贊助人、出版商、社會政治環境和語言文化環境等。“多維度適應與適應性選擇”是生態翻譯學所提出的總的翻譯原則,即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從多個方面對原文、原語所處的生態環境進行適應,并在此基礎上選擇出最佳的譯文。因此,譯者進行翻譯時,需要從“三維” (語言維、交際維、文化維)著手,使譯文能夠達到多維轉化的程度。
2生態翻譯學視角下,東莞主要旅游景區公示語翻譯失誤的具體表現和實例研究
筆者走訪東莞可園、威遠炮臺、鴉片戰爭博物館、觀音山森林公園等主要景區,對景區門票、標識牌、導游手冊的書面英譯進行拍照記錄。基于胡庚申教授的三維適應選擇論,解讀東莞景區的英譯公示語,以改善景區公示語英譯的翻譯現狀,提升城市形象。
2.1 語言維
語言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語言形式的適應性選擇轉換。英漢兩種語言在各自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相應的語法、詞匯、語言類型和表達形式,如中文重意合,英文重形合;中文語言簡練,多用短句,英文語言繁復,多用長句;中文偏動態,多用動詞,英文偏靜態,多用名詞;中文詞義延伸性和對語境的依賴性較小,獨立性較大,而英文詞義內涵豐富,對語境依賴較大,獨立性較小等。英漢語言層面的差異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考慮語言特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擇轉換。東莞旅游景區公示語翻譯存在諸多問題,如錯譯、誤譯、拼寫錯誤、語法錯誤、濫用大小寫字母、專有名詞翻譯不一致等。
(1)拼寫錯誤。拼寫錯誤是公示語翻譯中常見的錯誤, 體現出譯者翻譯態度不夠嚴謹、景區管理較混亂,不利于城市形象的傳播。如:請勿追逐嬉戲 Don’t Ptay Chase.譯文應該為 No Chasing or Playing,其中的ptay屬于拼寫錯誤。
(2)濫用大小寫字母。公示語翻譯中應突出關鍵信息,達到提示等目的,即實詞大寫,虛詞小寫。例如,可園景區一處標識牌,南門出口 Exit of The south gate,譯文應該為 Exit of the South Gate. 水深2米 Water Depth Of 2M,譯文應為“Water Depth of 2M”。歡迎關注可園博物館官方微信號 Welcome To Pay Attention To Keyuan Museum Official Wechat,其中To應該改為小寫to。您已進入監控區 請遵守參觀秩序 You Have Entered The Monitoring Area ? Please Observe The Visit Order, 其中The應改為小寫the。
(3)語法錯誤。句法、語義錯誤多,常見于錯用名詞單復數、選詞不當、詞性亂用等,造成外國游客理解困難。可園景區一處標識牌“請游客注意,勿走進湖邊,并照顧好同行小孩及老人”的譯文“Attention: Do not close to the lake and take Good care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people”,其中 “Do not close to” 應該為 “Do not be close to”.
(4)專有名詞譯文不統一。同一景點有不同英文譯法,容易造成概念模糊。東莞主要旅游景區威遠炮臺的翻譯有“Weiyuan Battery”,亦有“Weiyuan Fort”。為便于外國游客理解,翻譯應規范,專有名詞譯文應統一。
2.2 文化維
文化維強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考慮原語文化和譯語文化在性質和內容上的差異,關注雙語文化內涵的傳遞和闡述,避免譯語讀者誤解原文。因此譯者應該具備跨文化意識,使得譯文既容易被譯語讀者接受,又能傳播原語文化。
如“愛護綠草請勿踐踏”、“腳下留情草更綠”,如果一律翻譯成Keep off the Grass Please,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語言豐富的內涵和美感。中文的腳下留情草更綠,信息重點放在草更綠上面,畫面感油然而生,更能觸動人們內心對草的憐憫與呵護。而英文翻譯Keep off the Grass Please,帶有強制、冷漠的意味,并未能深入人心,引起共鳴。應該轉換關注視角,傳遞出語言的美感,翻譯為 Please give me chance to grow。可園博物館中“可軒 Ke Xuan”、“可堂 Ke Hall”、“可亭 Ke Pavilion”等詞的翻譯對中國游客來說,其中的文化內涵是一目了然的,而外國游客則會感到一頭霧水,從文化維的角度來看,該譯文未能傳播中華文化的內涵,不能算是譯文佳作。可軒、可堂、可亭均是可園中的建筑,為莞城人張敬修所建。可園,樓閣掩映,山石有趣,曲水環繞,花木翁然,使其不僅可居、可憩、可賞、可玩,更是傳達與展示理想情懷的精神家園。其中可字表示“可以、可人、可堪游賞”之意。因此譯者可以采用歸化的翻譯方法,改善譯文。
2.3 交際維
交際維要求譯者除達到語言維、文化維外,需把選擇轉換的側重點放在交際層面,關注原文交際意圖是否得以實現。公示語是指公開面對公眾的告示、指示、提示、或警示與其相關的信息。公示語多用祈使句,其目的在于引起游客注意和共鳴,按指示行動。其交際意圖是實現告知、呼吁、宣傳等效果。
可園景區中有一處標識牌:“溫馨提示”的譯文為“Warm Prompt”,這是典型的逐字翻譯,此類譯文會讓外國游客摸不著頭腦,并未傳達出真正的交際意圖,應翻譯為Please note.警示牌“當心落水”被翻譯成“Beware Of Falling Into The Water”,英文用詞樸素、情感平淡,有娓娓道來之勢,難以引起游客的注意。筆者認為從交際維的角度,此處可改譯為“Danger! Deep Water”使用單個詞或詞語,簡潔有力,更能突出緊張感,達到提醒游客注意的目的。“當心雷擊”的翻譯“Beware of lightning ”,應改譯為“Danger!Lightning”或“Caution:Lighting!”
公示語對旅游生活有著重要意義,對公示語的任何歧義、誤解、濫用都會導致不良后果。錯誤的翻譯會影響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形象和對外交流,也給外國游客帶來諸多不便。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注重從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原則考慮譯文是否能符合譯語讀者表達習慣、是否能傳達出原語文化內涵、是否能達到原語和譯語之間的交際平衡。
3 結論與建議
綜上分析,東莞主要旅游景區的公示語翻譯現狀不容樂觀,影響游客的觀賞質量和視覺體驗,不利于創新型文明城市的建設與國際化進程。各級主管部門應予以足夠重視,聘請有關翻譯專家、學術造詣高的大學教師或翻譯機構的優秀人才對景區公示語英譯文本進行審核,促使公示語翻譯逐步規范化,有效凈化語言環境,優化國際交往空間。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2018年校級科研一般項目《生態翻譯學視角下旅游景區公示語的英譯研究──以東莞旅游景點為例》(項目編號:2018XJYB019)
參考文獻
[1] 胡庚申.從術語看譯論——翻譯適應選擇論概觀[J].上海翻譯,2008(2):1-5.
[2] 束慧娟.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的公示語翻譯——以上海世博會主題標語為例[J].上海翻譯,2010(2)41-42.
[3] 郁青青.從生態翻譯學視角看景區公示語英譯中的三維轉換——以連云港市花果山風景區公示語為例[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2):58-59.
[4] 張瓊,朱奕衡.旅游景區公示語翻譯中的問題研究[J].海外英語,2018(4):146-147.
[5] 譚碧華.生態翻譯學視域下的公示語翻譯新探[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