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妍
關鍵詞 鄉村振興戰略 語言服務 特色鄉村發展模式 語言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F1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86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anguage service; development model of characteristic rural areas; language service system
0 引言
自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中央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要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為實施該戰略規劃了時間表和路線圖。為推進鄉村振興進程,許多地區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和有效平臺,以推動“三農”改革。然而,如特色文化傳承、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鄉村發展模式的諸多方面都與語言有密切相關,并需要語言服務支撐。因此,語言服務研究者應梳理語言服務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形成統一理論框架,剖析特色化鄉村建設的語言服務供需現狀、服務內容及方式,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語言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語言服務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1語言服務相關理論內涵
目前對“語言服務”的學術概念基本得到學者認可的是:語言服務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語言服務指語言翻譯服務,而廣義的語言服務是以語言為工具或項目內容滿足他人或社會需求的活動行為。廣義的語言服務又分為專業語言服務和行業語言服務,前者是提供語言產品的服務,包括語言翻譯、語言培訓、語言技術、語言支持等,而后者是依附于各個行業領域的語言服務。本文研究的是廣義的語言服務。
關于語言服務學科屬性界定:一是認為語言服務屬于應用語言學范疇,但不局限于傳統的應用語言學研究領域,還涉及語言規劃學、語言經濟學等研究范疇;二是從社會語言學視角研究語言服務,包括語言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與價值、語言服務的供需狀況、語言服務方式及效果等。
服務內容是語言服務的核心,大致分為:語言知識服務(最基本)、語言技術服務、語言工具服務、語言使用服務、語言教育服務等。語言服務體系主要涉及語言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服務內容及方式等四個環節。
2鄉村振興中的語言服務問題
2.1 語言使用規范化意識淡薄
在西安農村地區的有些語言服務提供者,如中小學教師和鄉村部門工作人員,對規范使用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由于文化底蘊不夠深厚,對《國家通用文字法》及工作方針政策學習不夠透徹,不說好普通話、用好規范字,在推廣普通話和使用規范字方面未起到典范作用,語言文字使用規范化意識薄弱。
2.2 國際化語言環境建設缺失
在西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鄉村會吸引很多外國游客來此地旅游,想體會田園鄉村生活。但在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的地區并未構建國際化的語言環境,如公共語言服務體系不完善,公共環境指示牌、道路名稱、服務窗口未書寫中英文標識。國家通用語、方言及英語的語言服務也不具有特色,嚴重阻礙了該地區的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
2.3 專業行業語言服務能力不足
隨著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促進了西安地區現代農業發展。在國內外電商平臺進行交易時,從業人員需要用專業的行業語言與客戶溝通。但由于語言教育的落后,不能使用恰當的語言進行業務處理而造成經濟損失。農村電商從業人員的專業語言服務能力,不能滿足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需求。
3西安特色鄉村發展模式的語言服務內涵
3.1 文化傳承型發展模式的語言服務
以文化傳承型發展模式的鄉村,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觀,豐富的鄉村文化資源、優秀的民俗文化及非物質文化,且傳承潛力較大,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及傳統文化的鄉村。由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為保護和傳承文化,要適度地保護好方言,傳承方言文化。但這些區域也是人們休閑旅游的主要去處,過度使用方言會影響與游客的溝通。因此,要重視語言規范化服務,既要合理規劃國家通用語言,又要適度開發方言;既要推廣普通話,又要“記住鄉愁,留著鄉音”。
3.2 休閑旅游型發展模式的語言服務
以休閑旅游型發展模式的鄉村,主要是適宜發展鄉村旅游的地區。該地區離城市較近,交通便捷,住宿、娛樂等設施完備,適合休閑度假,發展鄉村旅游潛力較大。該區域會吸引很多外國游客來體會自然的山水風光及田園生活。因此,要重視公共語言服務體系的構建。在休閑農業和民宿建設時,應結合當地特色優勢,進行特色曲藝文化表演、地方特產包裝設計及產品有特色的文字說明等語言服務。
3.3 高效農業型發展模式的語言服務
以高效農業型發展模式的鄉村,主要是發展鄉村特色農業的地區。該地區農業基礎設施較完善,“高、精、尖、新”農業科普展示內容相結合,可建立現代生態科技農業產業示范園,讓更多具有特色的優質農產品走出去,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發展。截止2019年1月,西安已打造13個電子商務示范鄉鎮,16個電子商務示范村,建成鄉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7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738個;已培育周至“秦周”蜂蜜、臨潼“石甕谷”土雞蛋、鄠邑區“畫鄉印象”葡萄等多個知名農產品品牌。因此,要重點培育農村電商的語言服務人員,發展特色農業,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4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特色語言服務體系構建
4.1 語言服務需求方
語言服務需求方,也是語言消費者,指鄉村干部、行業農戶和村民。
在特色鄉村經濟建設中,鄉村干部是語言服務最重要的需求方。鄉村干部在制定國家語言文字使用制度和政策、鄉村旅游等行業語言服務標準時,要向語言服務供給者購買語言服務。同時,其也有向村民提供公共語言產品的責任,如義務教育階段的語言教育、方言的調查與保護等。這些公共語言產品只有購買后才能提供給相應的語言服務需求者。
行業農戶和村民,也是語言服務的需求方,如跨境農產品電商進行語言服務培訓時,就需要鄉村干部購買相關的語言服務產品,提高農村電商的語言服務水平。
4.2 語言服務供給方
語言服務供給方是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或個人。
地方政府是語言服務的最重要的供給方。因為地方政府要制定鄉村振興的國家語言文字使用標準或行業語言服務標準。雖有時由行業協會制定,但也要起指導和監督的責任。地方政府還需要購買語言知識、語言使用、語言教育等語言服務的公共產品或公益產品等。
企事業單位或個人也是語言服務的供給方,可以向農戶、村民提供語言服務。如地方高校可以選派師生赴鄉村,對村民進行英語培訓,提高農民使用英語的水平。地方政府也應鼓勵企業、行業協會向鄉村提供專業的行業語言服務。
4.3 語言服務內容及方式
語言服務的供需是解決“為誰服務”和“由誰服務”的問題,語言服務內容及方式則是解決“用什么服務”和“怎么服務”的問題。要想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語言服務體系,首先要結合特色鄉村發展模式差異,分析語言服務類型,尋找語言服務需求點。結合西安的特色鄉村發展模式,語言服務的內容及方式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語言知識服務。對文化傳承型和休閑旅游型發展模式的鄉村,要宣傳和普及國家語言文字使用法規,適度開發方言資源;規范使用公共環境的標識語;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商標及說明書;構建特色鮮明的語言文化景觀等。
第二,開展語言使用服務。語言翻譯服務是語言使用服務的重要部分。在特色化鄉村發展模式中,要做好國際化的鄉村語言環境建設,如公共服務領域的英文標識制作必須符合英譯語言使用規范;跨境電商的運營推廣、客服管理等都符合專業語言服務標準等。
第三,重視語言教育服務。為優化鄉村語言環境,提升農村地區的語言服務能力,必須重視語言教育服務,包括普通話教育和外語教育。對教師和鄉村干部定期開展普通話培訓;對中小學學生進行普通話及英語培訓;對跨境電商人員,強化跨境電商英語培訓等。通過語言教育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5結語
語言是一種經濟資源,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語言及方言資源,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語言服務作為開發語言資源的重要途徑,要結合鄉村特色資源,發揮其重要作用。因此,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語言服務體系,將會助力鄉村振興,促進“三農”改革,提高農民生活品質。
基金項目:西安市2019年度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西安特色語言服務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19S33
參考文獻
[1] 李現樂.語言服務研究的若干問題思考[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8.50(2):51-57.
[2] 屈哨兵.語言服務的概念系統[J].語言文字應用,2012(1):47-48.
[3] 趙世舉.從服務內容看語言服務的界定和類型[J].語言文字應用,2012.13(3):5-6.
[4] 李宇明.語言服務于語言產業[J].東方翻譯,2016(4):6-8.
[5] 董向東.國內外鄉村振興戰略研究述評及今后研究方向[J].甘肅農業,2018(17):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