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嵐 向丹丹 王靜芳 戴亞男 唐小沖



關鍵詞 教育技術學 就業問題 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65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87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have entered the society, their competitiveness has been enhanced, and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graduates is not optimistic, and most of them hav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ndergraduates and former graduat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f A university, analyzes and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schools, and proposes solu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be helpful to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and guide the right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current students, so as to help students broaden the employment channel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Key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mployment issues; 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
0前言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畢業大學生從2016年765萬增加到2018年820萬,畢業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嚴峻,本校教育技術學的畢業生面臨同樣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某A高校的教育技術學本科在校生和畢業生進行調查,A高校是省屬重點本科高等師范院校,該校教育技術學本科在校生有226名,調查對象是大一至大三的本科在校生和近三年(2012-2014)畢業生,采用了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文獻法,總計發放問卷200份,有效問卷189,有效回收率94.5%。分別從大一到大三學生的學習現狀、對專業是否滿意和未來就業規劃等和往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就業方向和就業對口度等進行調查分析,數據均采用Excel統計分析,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本文在對往屆畢業生的研究中,得出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專業對口度低,就業困難等,針對這些問題,對在校生、老師和學校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畢業生就業有所幫助以及為在校生引導正確的發展方向,拓寬教育技術學本科畢業生就業視野和途徑。
1 ?近三年本科在校生的就業規劃
1.1 ?本科在校生對本專業的了解及關注情況
現代大學生普遍存在不喜歡自己專業的現象,原因多種:一是很多學生高考后沒有目標,盲目聽取老師的意見及家長的要求而選擇某個專業;二是報考時沒有被錄取,被迫調劑到其他不喜歡的專業,又因轉專業困難,沒有其它選擇;三是很多學生在不夠了解專業的情況下報考該專業,在逐漸學習過程中興趣下降,學習動機不足,導致對學習逐漸產生厭倦等。以上這些原因導致該類學生對專業課的掌握程度不高,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不夠明確,在就業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
經過調查研究,我校的教育技術學的學生有一部分是通過調劑或者沒有目標地選擇了本專業。據有效數據統計,我校的教育技術學本科生中自主選擇本專業的比例約為43%,因服從調劑而被迫學習該專業的比例約為22%,聽從父母意愿或其他原因的比例約為35%。在這些學生當中有近51%想過更換專業,原因是大多數認為就業前景不好,對專業沒有興趣等。大一到大三,時常關注本專業的行業熱點和前沿動態的學生逐級增加,尤其是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對本專業的就業情況極為關注。
1.2 ?本科在校生掌握的專業技能情況
教育技術學是對學習資源與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在教育技術學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許多技能,同時各方面能力也應得到提升。
從大一到大三的不斷學習中學生應具備以下幾類能力:一是系統掌握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與技能,了解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二是具備數字化學習資源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能力;三是具備數字化校園環境的規劃、設計、管理及維護能力;四是具備靈活利用影視類多媒體編輯處理音視頻材料的能力。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大多數學生不能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比如編程類的理論課程掌握的不熟練,缺乏實踐操作,無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1]在對A高校教育技術學2016版和2017版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對比分析中,2017版技術實踐類課程明顯增加,開設了更多的“短時性課程”,傾向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總學時相較16版的人才培養方案并沒有增加多少。人才培養方案的改變,提高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實踐能力的要求,有利于學生畢業后快速的適應職業需求。
1.3 ?本科在校生的未來展望
在現代大學生中,大多數學生的規劃有考研和就業兩個方向,最終考研并到理想大學的學生較少,考研只是部分學生盲目跟從后的“最終退路”。據調查統計,大一到大三,隨著對專業課的深入學習和對專業的了解程度加深,有意愿考研的學生逐級降低,大一到大二意愿考研的比例下降了6.6%,大二到大三意愿考研的比例下降了2.75%,大四意愿考研的學生約占46.3%,最終考研的學生比例僅占12.9%。
當前的教育技術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范圍較為廣泛,大多數在校生對未來有自己的規劃,隨著對專業課的學習,部分學生對未來的就業崗位有些調整。
2 ?近三年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現狀
2.1 ?畢業生就業率分析
對A校本專業2012-2014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數據統計并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順利升學人數不到總人數的1/3,據調查,每年打算考研人數占班級人數的60%,實際考研人數并不理想;從事中小學信息老師的比例逐年上升,這個趨勢符合國家近幾年提倡的信息化教育;從事的職業跟本專業無關的畢業生約占一半且比例在逐年增長,間接性體現了本專業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在畢業后,很難找到跟本專業對口的工作;任職公務員、就職于各類電視臺和培訓機構的畢業生僅占極少數。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近三年教育技術學本科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集中在企業,約占40.78%;其次是中小學信息老師,占20.05%;在讀研究生占21.67%;公務員僅占4.92%。
由此可見,大多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并不可觀,將近一半的畢業生從事的職業跟本專業不對口。出現專業不對口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社會、學校、學生自身三方面的因素:[2]
(1)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遠小于畢業生人數。社會上許多用人單位對教育技術學專業缺乏正確認識,甚至是誤解,造成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
(2)缺乏工作經驗。大多數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工作單位會優先考慮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可減少成本重新培養人才;[3]
(3)招聘信息的渠道少。大多數學生在大四下學期的時候,要寫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招聘。學生在畢業之后,由于就業困難,找不到對口的工作,所以在擇業方面會適當降低要求,以找到穩定的工作;
(4)沒有就業規劃。學生在上學期間,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規劃,導致在面臨就業時,沒有做好準備,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3 ?本科生就業問題的解決措施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教育技術學本科畢業生在就業上存在很多問題,這與學生自身、教師及學校有很大的關系,應該從根源出發,找到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
3.1 ?學生方面
調查顯示,大一到大三的學生,大多數對自己專業的就業信心不足,一方面學生認為本專業就業前景不好,僅有少數持樂觀態度,認為畢業后很難找到對口的工作,在崗位競爭中缺乏優勢,求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另一方面體現在學生對自身能力的質疑,大多數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過程中,專業理論知識不足,技術不成熟,缺乏實踐和社會經驗。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適應職業需求和社會發展的變化,找到理想的職業崗位,實現自我價值,根據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1)學生應正確認識本專業的發展潛力和社會價值,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動機;
(2)提高專業素養和技能,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本科學生應該掌握豐富和全面的實踐能力,比如教學設計能力和創新就業能力等;[4]
(3)時常了解本專業的最新動態、社會需求及就業前景,端正就業心態。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需要不斷學習最新領域的前沿知識,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為以后的就業提前打好基礎;
(4)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積極參加相關競賽,提高就業時的競爭優勢,積極參加相關社會實踐活動,積累社會經驗,為將來就業做準備。
3.2 ?教師方面
通過調查統計發現學生在大多數的課程學習中會遇到困難,大一到大三的學生中認為專業知識不理解難掌握的占64.8%,對專業缺乏學習興趣的占34%。這些數據間接反映出教師在教學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為了使學生增強學習興趣,更好的掌握課程知識,給教師提出以下建議:
(1)教師應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轉變傳統觀念,改進授課方法,如翻轉課堂等,培養師生共同學習的氛圍,并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如智慧教室等提高教學效率;
(2)教師應增強教育實踐能力,本校教育技術學教師大多數是碩士畢業,理論知識扎實,但實踐能力有所欠缺,在實驗課中,不能把知識通過實踐完全教授給學生,達不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3)教師應積極鼓勵和帶動學生參加科研研究或競賽,為學生提供相關資源和幫助,進一步激勵學生增強自我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
(4)時常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3.3 ?學校方面
對在校生學習資源的來源進行調查,結果如圖3所示,發現將近一半的學生是通過參加工作室來獲取學習資源,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這間接的突出本校辦學極具特色,學校在本院創辦結合各專業特點的項目實踐團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到20%的學生通過咨詢老師獲取資源,約25%的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如網上學習,與同學探討等方式)。這又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學校學習資源不充足,學生只能“另辟蹊徑”從其他地方獲取學習資源,由此給學校提出以下建議:(1)最大程度上分享學校公共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課學習及獲取資源的途徑;(2)學校為學生提供各類省賽國賽的參賽途徑,鼓勵學生參賽;(3)學校給學生提供多方面的實踐實習機會,比如中小學學校、電視臺和IT行業等工作單位,增強與這些單位的合作,雙方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3.3.2 人才培養方案
在人才培養上,學院秉承“培養人才創新思維,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提升學科專業技能”的培養理念,廣泛開展實踐教學和創新活動。2017年本學院改進了人才培養方案,加設了更多實踐性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學生可以系統的掌握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了解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據了解,2018年,已有13所高等院校撤消教育技術學專業,其中師范類院校2所,理工科院校11所。這也反映出本專業在辦學中更適應于教育理論與現代媒體技術相結合的學科理念,學校應根據學科最新動態與發展現狀調整課程結構,[1]以教育技術學理論為基礎,掌握各種實踐操作技術,結合人才社會需求,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4 ?總結與展望
教育技術學是一門創新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就業方向多樣化。[5]但本學科普遍存在學而不精、廣而不深的現象,意味著學生在每個方向只能學到一些皮毛,基本知識掌握不牢,操作技能薄弱,在就業過程中受到阻礙。學生就業在現實需求與擇業理想之間存在較大的期望差距,[6]學生根據就業目標,有針對性提高專業素養和技能;教師應適當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學校應適當改進人才培養方案,幫助學生拓寬就業途徑,[7]如何使畢業生更好的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通訊作者:向丹丹
參考文獻
[1] 閆宇娥,王海燕.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2018第三屆教育與信息技術國際會議論論文集,2018.6(6):380-385.
[2] 湯志文,王潘星,郝浩,黃蘭英.教育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與分析[J].福建電腦,2016.32(12):90-91.
[3] 謝利東,李平心.教育技術學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與分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13(08):24-26.
[4] 陳明選,蘇珊.STEAM教育視角下教育技術學人才培養的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19.40(03):27-33.
[5] 張雅嫻,騰和泰.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術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研究——以呼倫貝爾學院為例[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1):74-75.
[6] 毛慧娟,張偉和.回歸本質: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教育人才觀[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9:8-11.
[7] 彭芳坪,李翠,陽歡.貴州省高校教育技術學碩士研究生就業情況調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0):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