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花 趙靜
關鍵詞 自閉癥 支持 融合教育
中圖分類號:G76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71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stage of education, whether special groups such as autistic children can enter ordinary schools to receive integrated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regular classes is often faced with great resistance and difficulties, which requires a more perfect school support system to ensure a good integrated education for autistic children.
Keywords autistic; support; integrative education
全納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過程,認為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兒童,能夠為兒童提供適合他的教育,這正像1994年《薩拉曼卡宣言》中所說:“每個兒童都尤其獨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學習需要;教育制度的設計和教育計劃的實施應該考慮到這些特征和需要的廣泛差異。”全納教育的出現迎合了特殊教育領域內的融合教育發展的需要。隨著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現階段也開始提倡以及開展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融合教育在我國的開展,實際上改變了我國整個教育的生態環境,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國家主要是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是二元對立存在的局面。
隨著融合教育理念的深入,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這一問題。融合教育倡導自閉癥兒童在正常的環境中成長,可以與正常兒童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從而促進自閉癥兒童的社會功能的發展和改善。為了解決自閉癥兒童受教育的問題,在我國的很多地方,一些患有中輕度自閉癥的兒童逐漸被安置到普通的小學以隨班就讀的方式接受融合教育,然而事實證明,很多普通小學在接收自閉癥兒童隨班就讀上面臨著許多困難和阻力,故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沒有受到合適的教育,甚至被趕出普通學校從而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融合教育處于此種尷尬境地,不是具體由那一方造成的,而是缺乏一種完善的支持系統,就我國目前來看,尤其是一些貧困地區,隨班就讀還處于一種形式上的隨班就讀,主要原因是缺乏相關的支持系統,故導致自閉癥兒童很難在學業和生活上融入普通班級,從而出現“只隨不讀”或“隨班混讀”現象。所以構建良好的學校支持體系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融合式隨班就讀或達到最高水平,即:教育效果式的隨班就讀。
1 學校教學目標、課程、評價方法的實施
1.1 學校應提倡面向全體的全面發展的目標
普通學校在追求應試分數和升學率的情況下,教育教學目標實際上只面向少數優秀學生。像自閉癥兒童、其他殘疾兒童等都成了犧牲品,他們沒有得到應有的很好的發展。事實上,每一個兒童只要具備良好的環境,有適合他的課程內容,以及合適的教學方法,他們就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多樣人才。因此學校的教育目標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面前全體學生的目標在考慮學生共性的同時,應承認差異、照顧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故個別化指導成為滿足學生個別需要的重要途徑,應制定相應的個別化教育計劃(IEP),才能避免自閉癥兒童和普通學生一起吃大鍋飯的現象。
1.2 建立融合教育的課程
基于自閉癥兒童自身的獨特之處,在課程建設方面要突出融合教育理念。克拉夫認為:主流教育與特殊教育之間,課程總是像柏林墻一樣豎立著,所以融合教育的成功依賴于課程。要開發這樣的課程,必須轉變教師的傳統觀念,打破傳統課程的設置模式。融合課程必須是一種所有學生都能接受的方式進行組織的教學。
自閉癥兒童在普通學校接受融合教育,這就要求學校課程要符合自閉癥兒童的需要,為其提供靈活多樣的課程。故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進行相應的課程改革:普通課程和特殊課程相結合;個別化課程與班級課程相結合;普通課程和生活課程相結合。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根據自閉癥兒童的需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方法和學習方式。
1.3 教育評價方法的調整
考試在普通學校依然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對全體兒童的考核標準應試保底而不封頂,讓每一個兒童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絕大多數隨班就讀的有特殊需要的兒童,考核評估的標準不能和其他普通兒童一樣,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適宜的考試方式,如在考試之前可以提供復習指導、進行模擬測驗、教學生考試的技能和策略、調整考試的指導語以及進行個別指導;在考試過程中可以提供另一種答題方式、提供另外的考試場所、提供額外的考試時間或采用不同的考卷,如某自閉癥孩子在某一學科具有優勢,那么就采用與正常兒童相同的考評標準;對其較弱的學科就可以設計難度適當,內容與普通孩子有所不同適合孩子完成的考卷;試卷評分方式的調整包括改變評分標準以及改變評分方法,這對孩子建立起對弱勢學科學習的自信有重要的幫助,并且對實行績效工資的教師來說顯得公平,從而提高教學的積極性。
2 以資源教室為中心提供自閉癥兒童教育康復訓練
普通學校一般都是大班教學,每個班級幾乎都有五六十名學生,甚至在農村的某些小學,班級人數竟然會達到八九十個,由于教師要照顧到全體學生的教育需要,絕大多數教師感覺往往沒有足夠精力為自閉癥兒童實施更好的教育和康復服務。所以,資源教室的開設可以為自閉癥兒童提供非常有效的教育康復資源。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少學校具備有這樣的條件,這與政府經費的支持有很大的關系。即使有些學校建有資源教室,但是由于體系的不完善或沒有專門的特教老師進行有效利用,而成為閑置資源,因為其中資源教師必須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特殊教育教師,負責資源的運作與管理,并給教師及家長提供咨詢服務。故這種支持體系的提供和完善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如教育管理部門理念的轉變、教育經費的提供、特教老師的聘任等。
3 教師、家長、同伴為一體的溝通與支持
3.1 加強教師之間以及教師和家長的溝通與合作
學校應向自閉癥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合適的幫助及營造接納的氛圍。每個兒童的家長都希望教師能夠平等對待自己的孩子, 尤其是隨班就讀的自閉癥兒童的家長。每一個自閉癥兒童都是獨特的,所以教師在教育自閉癥兒童時,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個別需求及其特點,故家長和教師的溝通和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家長和教師是共同教育自閉癥兒童的同盟軍。兒童的進步要循序漸進,老師和家長的溝通也要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他們之間可以通過多種溝通聯系方式,例如制定家校聯系手冊,教師將兒童一天的學習情況和行為表現清楚詳細地記錄下來,有需要家長配合完成的任務標注的非常明確,從而形成教師與自閉癥兒童家人的和諧互動。另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家訪的方式去了解他們的家庭環境、社區環境,以及兒童與人溝通和交往的具體情況,及時修訂該兒童的IEP和教學方案,便于雙方明確各自的權利和責任,更好地幫助自閉癥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3.2 加強同伴交往以及友善情感的支持
自閉癥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和缺乏社交技巧等特點,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同伴關系是自閉癥兒童人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閉癥兒童同伴交往的干預通常是以同輩為中介的干預。故教師應加強自閉癥知識的宣傳,給學生講解有關自閉癥的知識以及自閉癥兒童的特點,防止他們產生抵觸心理,培養普通孩子的移情能力,讓普通孩子認同和幫助自閉癥孩子,常用的方法是在自然情景中,讓事先被訓練過的同伴幫助自閉癥兒童一起玩蹺蹺板、壘積木、粘土、畫畫、娃娃家、接力傳球等。還可以借助“小先生制”充分調動自閉癥兒童的情感、語言和動手能力,提高自閉癥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改善他們與正常兒童的同伴關系。在這樣融合教育的環境下,能讓自閉癥兒童模仿如何去交往、玩耍和學習。故教師應給予自閉癥兒童參加集體活動的機會。
4 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發揮專業人員在融合教育中的作用
現階段普教教師大部分沒有經過系統的特殊教育師資培訓,學校提供的培訓機會也非常少,即使參加過培訓的教師覺得實際效果不是很好。此外,任務繁重,壓力大的普通教師,幾乎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學習和了解自閉癥教育康復等專業知識和技能,導致對特殊教育的相關知識、技能以及教學方法掌握較少或不全面,對自閉癥兒童的特點認識不全面, 所以在日常教學中面對他們出現的怪異行為、情緒和語言等問題,難免會顯得無從下手,從而對自閉癥兒童產生抵觸情緒。故應定期組織和參加特殊教學研究活動,約請特教專家來校指導具體工作,參加必要的專業培訓,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
總之,自閉癥兒童的融合教育強調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密切配合,強調通過支持達到相互適應,達到自閉癥兒童與普通環境的和諧統一,而支持體系不完善是目前融合教育難以開展的癥結所在,故不僅學校要構建良好的支持體系,而且還應該有充足的政策保障以及經費支持,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自閉癥兒童等這樣的特殊群體的融合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進展。
基金項目:2018年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甘肅省隴南地區殘疾兒童融合教育的實施困境與發展策略,項目號:GS[2018]GHBGZ078
參考文獻
[1] 高健.孤獨癥兒童在普通小學現狀的探究[J].現代特殊教育,2005.
[2] 華國棟.特殊需要兒童的心理和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3] 徐美貞,楊希潔.資源教室在隨班就讀中的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3(4).
[4] 李春梅,林利,劉穎.自閉癥兒童的融合教育[J].醫學綜述,2009(16).
[5] 侯旭.自閉癥兒童隨班就讀中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及其策略[J].文教資料,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