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芳
[摘 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產品的產量和消耗,都處在世界的前列,而且,我國的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數的三分之二,這是一個巨大的占比。一直以來,我國的農業建設發展都以傳統方式為主,生產力明顯不足,導致農業和農村建設的發展都極為緩慢,對我國的整體建設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新農村的建設成為我國整體建設的重要部分,強化基礎建設,可以推動我國整體建設的穩步發展,因此,解決好新農村建設與工業產業發展的相關問題至關重要。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農業產業 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1 文獻標志碼:A
農業產業的發展,是我國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新農村建設能夠在推動農業產業更加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全面強化農村建設,對農村人口的素質提升、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以及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文章將對農業產業發展背景下新農村建設與農業產業發展的關系與影響進行深入分析。
一、我國農業產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關聯現狀
近年來農業科技的廣泛應用和推廣,對農業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教育和科技的發展,逐步引導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
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而新農村的建設,能夠極大地帶動工業產業的科技和精力的投入,對農業產業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農業
農業,是我國農村建設發展的主要產業,在農村產業的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自古以來,所說的“農民是靠天吃飯的”一直都是農業產業的真實寫照。隨著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的推廣,和農村土地承包制的發展,我國的糧食產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近年來,農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農業產業的種類,也更加豐富,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幾種糧食作物[1]。當前農民種植煙草、水果、蔬菜、草藥等多種農作物,這些經濟作物,能夠為農民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能夠極大地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這種改變傳統農作物的種植形式,在我國的南方地區農業產業中較為明顯。我國的南方地區,氣候溫暖潮濕,能夠為大部分的水果和蔬菜,提供非常良好的生長環境,而且,結合我國電商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很多南方農業產業,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農業發展體系,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2]。當前,水果的銷售,在我國農業經濟體系中,占有極大的比重,而且,水果的種植,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土地遭到破壞,降低糧食和蔬菜等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對化肥和農藥等化學產品的使用,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對農業產業的發展和新農村的建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
在農業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也對農業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帶動,水果罐頭、果汁、酒等多種農業產業衍生物,極大地提升了農業產業的競爭力,提升了農產品的銷售數量。近年來,我國對農業產業的建設發展,也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使很多地區的農產品,從生產到加工和銷售,形成了一整套的完善體系,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產業的發展。
(二)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是我國農村發展的重要政策。隨著近年來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斷地增大,旨在不斷地提高農村人們的生活質量,推動農業產業的經濟發展。
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農村的整體經濟情況,都有了極大的改觀。首先,在農村的住房條件上,傳統的土坯房幾乎完全變成了磚瓦房,住房條件在抗寒能力、光照、溫度等多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升,甚至部分地區已經建起了小型樓房或別墅[4]。
農村的道路問題,一直是制約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村已經基本完成了水泥路改建工程,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的道路情況,對農業產業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推動。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農村的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傳統的農村文化活動,只有一些簡單的鄉村戲曲等,缺少專業性和系統化的支持,農閑時,無所事事,成為農民的生活常態,而如今,農村的文化活動有了極大的改觀,多種形式的農村文化活動,給農民帶了更多的選擇空間,極大地豐富了農村居民的精神世界。

二、新農村建設與農業產業的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地區農業產業發展不足
新農村的建設發展,需要很多重要的先決條件,而我國當前的很多農村地區,其本身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使新農村的建設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例如:產業規模不均衡,很多農業產業的發展,受到農村本身的因素影響較為嚴重,農作物的種植環境和相關硬性條件,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致使農業產業很難穩定地開展。例如:甜櫻桃,是我國山東和遼寧兩省重要的農業的產業項目,而與遼寧省相鄰的吉林省,甜櫻桃的種植,卻由于溫度問題,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從種植成本投入,到甜櫻桃的產量,都有極大的差異。而且,相關政府單位的支持力度也有極大的差異,對農業產業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二)新農村建設存在不足
新農村的建設,應該對農村進行全面的建設,這樣才能有效地保障農民的生活質量,才能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但在當前的農業產業發展中,由于農業產業鏈發展不平衡,不同的產業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導致農業產業發展出現了明顯的畸形態勢,對新農村的建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甚至導致新農村建設不進反退。
在新農村建設的生產條件中,由于農業產業的發展中,需要很多外部資源,和當地資源支撐,而不同地區的資源情況極大的不同,無法保障新農村的全面發展。例如:兩個村子都依山而建,但用水的情況卻有極大的差異,導致在農業產業的發展中,農作物得到的水質和水量都有明顯的差異,致使經濟效益出現明顯的差異。
在新農村的建設中,由于我國對于新農村建設的研究仍有很大的不足,導致在建設過程中,所制定的規劃計劃實用性并不高,甚至已經脫離了當地的實際發展狀況,對農民造成過多的負擔,對農業產業的發展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
新農村的建設,對于當地的資源需求較大。而在很多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相應的農業產業發展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過大,導致新農村的建設與農業產業的發展,無法契合。
三、新農村建設與農業產業發展的建議
(一)認真分析新農村建設與農業產業發展的關系
新農村建設與農業產業的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二者之間,不僅是相互依存,還能夠相互促進。通過強化農業產業的建設發展,來保障新農村建設的基礎,而新農村建設,能夠更好地引進技術、投資等,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因此,必須真正認識到二者的關系,才能更好地推動它們共同發展。
(二)將新農村建設分層
由于很多農村的農業產業發展狀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新農村的建設,不能同步推行,應該按發展階段進行區分。然后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相應的建設計劃,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農村的建設質量,推動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
四、結語
近年來,我國對于新農村建設的投入正在逐漸加大,新農村的建設與農業產業的發展,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通過強化農業產業的發展,做好新農村建設的基礎發展;同時新農村的建設,能夠更好地引導和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因此,在新農村建設與農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促進二者協調發展,保障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產業全面和穩定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庚.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產業化分析[J].現代化農業, 2019,474(1):55- 56.
[2]李雪芬.四川新農村建設與農業多功能發展路徑探究[J].南方農業,2018(3):93- 94.
[3]薛琳,陳建婷,謝鳳杰.產業振興背景下科技特派團助推縣域農業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以遼寧省阜蒙縣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 29(24):150- 152.
[4]吳騫,王一飛,高文龍.從“新”到“興”:我國西部新農村建設的研究評述與展望[A].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共享與品質——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8鄉村規劃)[C].北京: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