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英
摘 要:減負增效是教改的重要理念,注重為學生減少學習的負擔以提升效率,小學語文課的教改中,教師要積極對減負增效進行落實,將減負增效融入到語文授課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可以在“減負增效”的情況下,掌握自學的能力,提升對語文課的興趣,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本文分析如何在小學語文課上貫徹減負增效,改進授課的策略,希望對提升語文授課的實際效果是有幫助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減負增效”
前言:應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國內教育事業現有的成績,但是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將考綱作為主導,讓教學變得非常機械化,鍛煉出學生應試的能力,但是對學生的思維以及探究能力是一種壓抑,無法讓學生的能力實現全面性地提升,在教學中貫徹減負增效的思想,讓學生在減負增效的情況下,各方面潛能得到激發,能力得到全面性提升,才是更加符合新課改要求的。
一、對教學模式的改革
小學語文課上對減負增效的貫徹,是為了改變應試思想下教學模式的諸多弊端,在語文課上,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的訓練以及成績的提升,教師布置大量的習題,要求學生重復性記憶和聯系。這樣學生無法體現出主體性,學習效率也是非常低的[1]。
教師要對語文課的授課模式展開適當革新,對減負增效進行貫徹,將學生主體性激發出來。
比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這節課的時候,教師組織學生展開對課文的自主閱讀,學生在借助詞典對課文的字詞展開解讀,然后在此基礎上,將文章轉變為白話文,對其中的中心思想展開探索,在這個基礎上,教師為學生布置明確的任務,并指出學習的目標,讓學生在對課文展開主動探究的基礎上,實現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讓學生探討,課文中的兩個小孩所表述的是否都是有道理的。然后讓學生對孔子進行模仿,對兩個小孩的觀點展開評價[2]。
在這個模式中,學生需要對課文展開獨立閱讀以及理解,要對自身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整合,然后對自身能力展開充分利用,教師沒有直接對課文進行講述,而是以學生探究為主,讓學生總結自己遇到的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鍛煉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二、對教學方法的改革
現代教育不斷深化,教師開始意識到教學方法不是單調和機械的,而是多樣化的,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要對教學手段展開適當革新以及組合,并提升語文課的活力,促進授課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先讓學生對課文展開自主閱讀,不僅要對其中的字詞進行積累,更是要對其中的人物形象展開分析,在這個基礎上,總結出課文要表達的精神以及內涵。其次是教師要在學生對課文有一定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依據課文的內容以及角色,展開一定程度上的角色扮演,將故事進行還原。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展開小組探討,對自己在文中的收獲進行相互交流,提出自己在文本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教師可以運用自主探索的模式,將學生主體性充分激發出來,讓學生對在阿自主探索中,完成對自身知識體系的自主建構。另外教師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的情景。讓學生可以在真實的情景中,提升自身的感知[3]。深入到文章中,讓學生對文本中透露出來的精神以及思想進行體會,從而讓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效率有一定提升。最后教師還組織學生展開小組探討,小組合作中學生的思維得到相互交流和碰撞,對文本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并讓學生思維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
以上證明,要想讓減負增效得到落實,教師要對教學手段展開適當革新,改變以往語文課的氛圍以及節奏,借助多樣化方式,讓語文課授課變得更加充滿靈性,增加語文課的活力,學生可以從大量枯燥的習題中解脫出來,擺脫沉重的壓力,但是學習效率會有明顯的提升。
三、對課后作業的改革
除了課上對減負增效的貫徹,課后作業也是很大一方面。如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沉重的壓力主要是來自于課后數量眾多的作業,作業的數量以及質量是進行改革的關鍵,也是能否實現減負增效的決定性因素,讓學生負擔真正意義上得到降低。
教師可以對課后作業的數量進行適當精簡,從而讓學生的負擔得到降低,具體來說,教師不要憑借課后練習的數量,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而是要注重對課堂內容以及結果的科學評價,找到學生真正的薄弱點,然后對學生展開針對性地作業設計,讓學生實現能力上的提升,以及對新課知識的及時鞏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展開作業設計,是對學生本身不足的一種補充,也是在能力上的一種提升,讓語文教學更加具備高質量。
此外是在小學語文課后,教師要改變作業的形式以及內容,要注重興趣激發。比如在學習《高的是麥子,矮的是豆莢》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展開預習,將課后作業轉變為預習的模式,在正式上課的時候,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思考性的問題,這是對翻轉課堂的一種實踐應用,讓課后成為自學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強化能力的平臺。
結論:總之,減負增效是當下教改的核心,也是諸多教師需要重視起來的一項任務,在語文授課中落實減負增效,就要注重教學模式以及手段的革新,結合學生負擔的主要來源,在教學方面做出突破,減負增效是為了讓學生在減負的基礎上,讓學習更加高效,促進學生能力的均衡發展,讓應試教育下諸多的教學弊端得到改善,教師要意識到減負增效的實際價值,然后對減負增效嚴格落實,促進語文教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鳳華.返璞歸真的小學語文課堂——參加濱州市《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暨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的幾點體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5):132.
[2]朱寧,徐紅彩,沈玉將.面向農村教學點優秀在線課堂的師生互動研究——以小學語文《鄉村四月》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08):10-15.
[3]郭建新.向著目標推進的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和“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實踐[J].江西教育,2019(0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