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華
摘要:衡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居于主體地位,關鍵是看學生是否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語文。毫無疑間,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態度和參與意識是不會自然形成的,它必須通過教師長期不懈的培養。那么,怎樣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呢?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教學;語文活動
首先,要運用啟發式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是實施語文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向45分鐘要質量,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教師要淡化表演欲,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不斷發現和探索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應包辦,而應注重誘導和啟發,讓學生自己感悟,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答案,逐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孔雀東南飛》一文時,對于焦母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我就采用了步步啟發,逐漸領悟的方法。開始我
問:“焦母是怎樣一個人?”許多同學立即回答:“她狠、她壞,她不理解兒子。”看起來同學們對焦母沒有好印象。為了能讓同學們從本質上理解人物,我進一步啟發大家:“焦母所生活的社會決定她有怎樣的思想?”同學們回答:“封建思想。”這樣再結合具體情節大家得出了焦母是一位獨斷專行,扼殺美好愛情的封建家長的結論。然而,為了讓學生理解焦母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母親,我進一步問焦仲卿是焦母的親生兒子,焦母為什么要這樣對待他呢?難道她不愛自己的兒子嗎?這樣一問,同學們感到疑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趁此機會我進一步問:“你們的母親愛你們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愛!”我說:“焦母也愛自己的兒子,請同學們在書上找一找,考慮一下,哪些地方體現焦母是愛自己的兒子的?很快有同學就找到了“東家有賢女”、“阿母為汝求”、“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焦母趕走蘭芝想為兒子娶個更好的,而且當她聽說兒子要尋短見時痛哭流涕,這些都說明焦母是愛自己的兒子的。但為了讓學生們對焦母這一人物有個正確的評價,分清主次,我又進一步問:“在焦母的身上,封建家長思想和愛護兒子的思想,誰主誰次?”學生們回答,前者主,后者次,因為她造成了蘭芝和仲卿的愛情悲劇。這樣經過七嘴八舌的議論,學生們對焦母這一形象做了一分為二的評價。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提高了學習興趣,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習慣包括堅持預習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書寫規范工整的習慣,讀書看報聽廣播的習慣,勤于練字的習慣,做單元小結的習慣,修改文章和訂正作業的習慣等。好的習慣愈多,抵抗誘惑的力量就愈強。任何良好習慣的養成,都需要一個過程,都有它的艱巨性。語文習慣的養成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通過教師的耐心指導、長期督促、經常訓練,才能逐漸成為學生的自覺訓練,才能逐步成為學生的自覺意識和行動。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去聽、去說、去讀、去寫、去思考,讓他們去感受學習的樂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習慣一且養成,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將起積極作用
我所教的是兩個普通班,學生的基礎比較差,程度也參差不齊,許多人的學習習慣不好,無疑養成教育至關重要。我首先培養他們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求每人每天寫一頁鋼楷,字寫得好的及時表揚,寫得不好的要批評,并要求向好的同學學習,一段時間下來,同學們字寫得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其次,學語文,良好的預習習慣和使用工具書的習慣也顯得非常重要。現在的學生大都沒有預習的習慣,至于工具書更不愿使用,有些學生根本沒有字典,不會的字就不管了,針對這兩種現象,我在講每篇課文之前都要給學生留幾個思考題,讓他們預習,第二天上課之
前檢查預習情況。起初學生不習慣,有的不做,有的想做又做不好,我就要求學生能做多少做多少,經過段時間的努力,同學們有了進步,開始入門,并體會到了預習的好處,現在許多同學已經養成了習慣知道主動預習。至于使用工具書,我要求學生在預習課文時,使用字典掃清文字障礙,課堂上有不會的字及時督促大家酮工具書。有些手懶的學生,不會的字就想問老師。這時,我總是要求他們自己查字典,并對他們講解查閱字典的好處。現在,許多同學都能夠做到經常使用工具書,都能從中得到益處,增
長知識。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使學生眼前受益,也會使他們將來得到好處。
第三,要積極組織各種語文活動,語文活動包括各種聽說讀寫活動和各種參觀訪問活動。語文教師要善于在各種活動中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我對所教的兩個班級從高一入學時就有意識組織、指導學生辦板報嗇報、口頭作文、演講比賽、成立語文學習小組,并鼓學生積極向學校的《天涯文學報》投稿,當有些學上看見自己的作品在校報上發表時,高興得不得了這樣就更加增強了寫作興趣,一年下來,語文素質有引顯提高。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要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主本的觀念,擺正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教師對學生的學既不能包辦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要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性,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這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以學生為本,持之以恒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并根據學生實際,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趣,使之在生活中自覺地學習和運用語文,逐步提高自己的語文素質,即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動起來。
參考文獻
[1]鄒福云.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語文教學[J].思維與智慧,2016(20):39.
[2]鐔麗娜.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6(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