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杰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教育改革目標愈加明確和具體,越來越多學校致力于教學改革創新。在此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改革逐步深化,通過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現狀,可知其主要存在程序化問題嚴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佳等諸多問題。本文將基于新課改背景,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以期能實現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前言: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領域逐步深化改革,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推動傳統教育理念及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肮噍斒健?、“填鴨式”等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運用廣泛,未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效率相對較低。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推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這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須予以重視的課題。
一、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現狀
(一)教學模式程序化問題嚴重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領域逐步深化改革,該任務具有長期性和困難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難以在一朝一夕之間全面落實,必須將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落到實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受主客觀因素的雙重影響,有些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時,只是做表面工作,徒有虛名,未能徹底將新課改的要求落到實處,本質上仍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有些數學教師未能明確新課改的內涵及本質,所運用的教學模式存在形式主義,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盡相同
受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認知能力及理解能力相對較弱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習數學學科時存在畏難和排斥心理。數學學科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對學生的抽象思維具有一定要求,不少小學生的在學習時存在困難,不愿意學習數學學科。隨著新課改的推廣,教學活動屬于“教”和“學”的雙重環節,若學生未能積極配合老師的要求,則難以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則會讓整體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推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將改革創新落到實處,不能浮于形式。為讓學生專注到數學學科學習中,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辨析能力,已然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
二、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課題教學模式創新對策
(一)秉承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推進教學模式創新
在新課改推廣的背景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普及,小學數學教師在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要將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融入其中,有效展現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角色,讓學生擁有學習主動權,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及心態,在教學內容的指導下,構建對應的教學情境,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明確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人民幣這一知識點時,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認識人民幣的學習任務。人民幣分為不同面額,每個面額的圖案、大小等存在差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會接觸人民幣,但真正能夠熟練辨別人民幣面額的學生卻較少。為此,通過將教學內容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利于增進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理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明確自己方為學習的主人,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帶領學生擊破各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做好準備工作。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要考慮到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能力等要素,將角色扮演法、合作學習法等科學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在因材施教原則的指導下,構建具有針對性科學適宜的教學情境,開展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教學活動。在帶領學生認識角的相應知識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有關角的相應知識后,為增進學生對相應知識的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預留適當的時間,讓學生自主繪制角,并依據學生的繪圖情況,給予學生具有針對性的指導。
(二)科學運用現代化教學資源,推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在信息時代下,多種現代化技術被運用到教育領域。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將現代化教學技術合理運用其中,讓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得到科學利用,從而切實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在教學活動中,多媒體設施屬于運用頗為普遍的教學設施,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運用,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能夠將視頻、音頻、圖片等科學運用到教學活動中,讓復雜抽象的知識點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有利于拓展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方式,讓整個教學活動更加形象生動。為此,在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時,要將現代化教學設備、教育資源合理運用其中,落實新課改的相應要求。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能夠給學生營造身臨其境、惟妙惟肖的教學情境,有效調動學生的感官,有助于提升整體教學質量,讓新課改的要求得以落實。
(三)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拓展活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時,要科學運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拓展活動,此舉能夠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由于每節課的教學時長有限,有時候教學任務都難以順利完成,若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知識拓展活動,往往缺乏足夠的時間。另外,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天性活潑好動,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拓展活動,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此舉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合理規劃和運用課外時間,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協作,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貫徹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相應知識點,讓學生明確數學源于生活,帶領學生發現數學和日常生活之間的關聯,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科的價值,從而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此,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確保相應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總結:在新課改的廣泛推廣和落實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尤為必要,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該任務具有艱巨性和長期性特點,將現代化教育理念及教學方式科學運用到教學活動中,以新課改的要求為指導,融入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致力于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為學生下一階段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明星.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名師在線,2019(13):83-84.
[2]姜愛萍.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策略[A]. .教育理論研究(第八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
[3]沈錫東.基于網絡教室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學周刊,2019(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