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斌
摘 要:現今社會,在人們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融入了很多信息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等。公共圖書館資料管理模式也隨之逐步改變,網絡化、智能化已成為現代圖書館資料管理的新要求和新趨勢。調查發現,過去傳統的圖書數據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已然無法適應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趨勢。新的信息生態改變了內容形式、通信手段和信息資源的利用,同時改變了圖書館圖書資源服務的技術手段,從根本上重塑圖書館的資源服務模式,傳統的圖書館資源服務模式難以滿足讀者的圖書服務需求,因此,圖書管理的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
關鍵詞:互聯網+;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的飛速發展,圖書館發展規模日益擴大,館藏資源逐漸增加,圖書資源類型日益多元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如果依然采取傳統圖書館館藏管理模式,不但導致大量人力財力物力浪費,而且效率較為低下,同時很容易出現各種失誤問題,圖書管理過程當中就應當加強互聯網技術的充分應用,要將圖書館資料管理工作和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實現相互的融合,促使圖書館資料管理工作日益規范化、現代化以及科學化,從而彌補傳統管理模式不足之處,提升圖書資料管理質量以及管理效率,進而為當前讀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
1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中的問題
1.1文獻檢索較為繁瑣
現階段,很多公共圖書館得不到強大的技術支持,導致公共圖書館內部數據庫的建設存在著諸多的不足,讀者在文獻檢索的過程中,需要在不同數據庫中應用不同的搜索引擎,這種文獻檢索的操作方式較為繁瑣,且檢索的效率較低,不僅打消了讀者閱讀的積極性,而且也影響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瀏覽量。
1.2紙質圖書利用率有待提高
公共圖書館在傳統紙質圖書資源管理中通常按照文獻載體來分類,同時劃分出若干不同區域。使得讀者在閱讀不同類型圖書時需要到多個不同的分區尋找所需圖書。再者,部分圖書存在缺損或不在館內的問題,這也影響了讀者的閱讀體驗,同時也降低了圖書的利用率。
1.3文獻獲取途徑缺乏多樣性
現如今,我國的很多公共圖書館獲取文獻資源的途徑缺乏多樣性,讀者需要親自前往指定的閱覽室方可閱覽圖書,甚至一些數字資源必須要使用固定的IP地址才能瀏覽和獲取,該問題影響了讀者的閱讀體驗。
2“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的圖書資料管理措施
2.1建立圖書資料共享管理機制
互聯網技術以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意味著社會個體之間溝通聯系的空間和時間被無限縮短。為此,單位之間、單位與圖書館之間可以建立圖書資料共享管理機制,建立互助共享管理平臺。所謂共享管理,即某一單位對將圖書資料的相關信息錄入到圖書資料管理數據庫后,其他單位或者圖書館也能夠看到圖書資料的相關信息,并能夠指引讀者到該圖書館進行圖書借閱。通過實時更新圖書資料信息的方式,不僅能夠減少單位購置圖書資料的成本,推動圖書資料管理工作走向開放化,而且能夠提升圖書資料管理的利用效率,保證單位的高質量服務。
2.2加強數據庫建設
圖書館信息化管理過程當中,應當加強文獻數據庫建設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圖書館管理工作實現現代化與數字化,圖書館資料管理過程之中,需要工作人員構建標準化與通用化數據庫,通過數據庫促使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另外,針對圖書文獻數據庫進行整合過程之中,還需要相關人員遵循規范及標準對數據庫進行整合和完善,除此之外,還應當促使數據庫兼容性以及共享性得到增強。另外,圖書館信息資料管理過程當中,還應當針對紙質資源進行管理,要創造條件實現由紙質文獻逐步轉變成為電子文獻資料。另外,圖書館之中存在部分紙質文獻資料較為珍貴,同時具備較大收藏價值,為了實現對資料妥善保管就應當通過文字識別、文字掃描等方式將紙質文獻資料轉變成為數字文獻資源,可以將其儲存到硬盤或者光盤當中,進而提升資料管理水平。
2.3優化圖書資料信息管理網絡環境
網絡技術在圖書資料管理中通常具有雙面性。一方面網絡技術能夠促進圖書資料管理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網絡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圖書資料信息暴露在公開的網絡環境中,相關信息受到剽竊、破壞的幾率增加。面對這種情況,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同時規避網絡信息技術帶來的弊端,促進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當前形勢下,圖書資料管理員應逐步優化圖書資料管理環境,促進現代化管理的發展和提升,構建網絡“防火墻”、電子身份認證等,確保網絡系統的安全,為圖書信息的存儲、傳輸和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2.4構建智能化圖書管理模式,加強“以讀者為中心”
可以嘗試突破時空的局限,更加關注如何將讀者與資源和空間聯系起來。以讀者為中心,基于資源、技術的管理服務的實施將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為了實現以讀者為中心的圖書館資源管理之間的聯系,加強與讀者的互動是圖書館的必然選擇。在智慧圖書館的背景下,圖書館致力于為讀者實現全面的信息采集和需求挖掘,以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
2.5融入先進技術以及引入設備
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中應當融入更多先進科學技術,要引進前沿設備等等,進而促使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以及人性化服務,圖書管理過程當中要求工作人員針對于網絡進行更新和完善,進而促使新書可以處于置頂位置,只有這樣讀者才能夠更快檢索到資料,促使讀者體驗得到大幅提升,進而得到讀者好評和認可。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進步,但是其也對圖書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圖書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積極轉變管理思路,正確認識互聯網+背景下的圖書資料管理工作,合理應用先進的技術,從而不斷提高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質量,促進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帥.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J].科技展望,2016(17):244+246.
[2]王曉東.“互聯網+”思維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圖書館學刊,2016(4):90-92.
[3]張幸格.論“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