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從軍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銜接;教學
從小學六年級到初中,是學生成長的一個重要時期。學生要經歷身體發展的變化,心理發展逐漸走向成熟。數學學習也由注重生活經驗的學習轉向理性思維的思考。所以,做好數學的初小銜接,對于學生將來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的進行初小銜接呢?
一、挖掘教材,從教材中找到銜接點
小學北師大版教材照顧到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較弱,而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教師必須了解小學教材中有哪些知識點是初中將要學習和加深的,用字母代替數、數的擴展、代數式的運算、方程與不等式的運算、平面幾何、概率統計初步等在小學都有基礎性的訓練,到了初中階段會進一步加深學習內容,這就要求老師在小學教學時適度拓展內容,讓學生能對現在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掌握,還要對這些知識進行理性的思考。
如,在教代數式的計算時,到了小學六年級,教師就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加強分數、小數等混合運算的練習,為初中階段有理數和無理數的計算奠定基礎。長期的訓練不斷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能為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學法指導,在過程中找到銜接點
數學學習是講究方法的,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要注重數學學習嚴謹性的訓練,如,掌握驗算的方法,就要從嚴格的運算步驟,到練習的格式,都要養成習慣。而習慣的養成又不是一天能完成的,這就要求師生都要能夠持之以恒,才能養成數學學習的好習慣。
根據學生在小學階段的特點,如果閉門造車、上課滿堂灌,下課題海戰,死記硬背,是很難學好數學的,所以,教師在上課時就要注意多用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把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讓他們覺得數學學習并不難。在生活中積累知識和經驗,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例如,應用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往往最害怕解應用題。教師在進行應用題的指導時,多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并以多種形式進行呈現。不僅僅只是文字表述,還可以讓學生補充條件、根據題意填空等,讓學生學習的知識用多種形式呈現給學生。
三、興趣培養,在培養興趣時找到銜接點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他們的一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做好初小銜接的關鍵在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習的興趣呢?首先,老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找到他們的興趣點。在多彩的數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小數的加減法時,讓學生模擬超市購物,扮演超市收銀員,在購買不同商品時的總價計算、找零等環節,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比枯燥的講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也能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觀察物體“鏡面對稱”時,讓學生站在鏡子面前,通過不同角度的轉動及觀察到不同。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遠比枯燥的講解學生的興趣更高。最后,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手段。在信息化教學已成為常態教學的今天,數學課必須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既能增強數學學習的直觀性,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在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的同時自然而然就銜接到了初中的數學學習了。
四、心理輔導,在輔導的過程中加強銜接
小學階段到初中,學生的心理干擾也是他能否在中學階段發力的關鍵因素,因而,做好初小銜接,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讓他們度過對初中學習緊張的恐慌和畏懼,對于學生成績的提高也是非常關鍵的。
所以,這一時期的數學老師要迅速轉變角色,成為一名心理輔導師。針對六年級孩子的特點,主要是幫助學生克服恐慌和畏懼心理。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孩子,根據他們的不同制定個性化的輔導策略。最有效的方式是和他們談心、交流。給他們講名人克服障礙最終成功的勵志故事,有助于幫助他們克服畏難情緒;當他們遇到不會解的習題或者是想放棄的時候,要加強和他們的溝通和交流。這就要求數學老師必須做個有心人,要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行為舉止,讓不良的情緒在萌芽時就被遏制。還有些孩子因為年紀小,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老師就要不厭其煩地幫助他們,做他們的貼心人,讓他們能親近老師,繼而愛上數學學習。親其師,愛其業。教師加強心理輔導,在輔導的過程中注重銜接,就不顯得生硬了。
數學學習,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基礎性學科。小學到初中階段,又是學生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所以,數學老師要注重初小銜接,讓學生能順利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而不會感到數學難學。從提高興趣,到提升成績就成為水到渠成了。
參考文獻:
[1]王琪瓊. 淺談小初數學教學的銜接[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2):119-119.
[2]錢欽亞. 淺談如何做好“小升初”數學教學銜接問題[J].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中旬),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