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安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的時代對人才的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培養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質人才成為了我們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政治教師應當形成新的教育觀念,落實對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目標,使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經驗,對此展開一番敘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政治;教學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生在智力方面的發展,一味地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手段,導致學生的思維越來越僵化,難以形成良好的判斷能力和深刻思維,不利于學生長遠的成長與進步。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政治教師應當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去,使學生對所學政治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感受政治文化的意義和價值。
一、使用多樣化的課堂導入方法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對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起著重要的影響。精彩的課堂導入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發展和所學內容的特點,使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良好的氛圍基礎,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學習《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這一節內容時,我使用了歌曲導入的方法,在課堂上利用信息設備給學生播放了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曲《我和你》,利用生動的歌曲引起學生的情感,激活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新課;再比如,在學習《傳統文化的繼承》這一節內容時,我使用了多媒體導入的方式,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傳統技藝“變臉”的表演視頻,然后讓學生猜一猜變臉的師傅是怎么做到這些的?并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的那些傳統技藝,讓學生在班上尋找同好,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又比如,在學習《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這一節內容時,我使用了故事導入的方式,給學生講述了“刻舟求劍”的小故事,在講完故事之后再詢問學生:通過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得到什么道理?這個故事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但是很少有學生去探究過其中的道理,接下來我再引出“發展地看問題”的主題,引起學生的思維,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總之,高中政治教師要善于使用多樣化的課堂導入方法,拉近學生與課堂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二、增強課堂提問的啟發性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最常用形式,啟發性的課堂提問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為了快速向學生灌輸知識,提出的問題往往會比較簡單,如“對不對”“好不好”,并且很少給學生進行思考的時間,導致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嚴重限制的問題。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教師要改變對課堂提問的態度,利用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來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比如,在學習《人的認識從何而來》這一節內容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我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以下的問題:你是怎么知道哪些液體可以有效地去除衣服上的污漬的?又怎么知道哪些液體沒有這個效果?這些現象體現出了什么哲學道理?在霧氣比較大的地方,我們經常會使用防霧眼鏡,但是在這之前人們同樣可以利用洗潔劑等來解決眼鏡不干凈的問題,那為什么還必須要研制出防霧眼鏡?如果你可以通過網絡途徑去獲取各種自己所需的生活知識,如怎樣做飯、如何制作奶茶等,你會將這些知識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嗎?這些問題貼合了學生的實際生活,滿足了學生對未來的好奇心,有助于引起學生的思考;再比如,在學習《傳統文化的繼承》這一節內容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將學生分成了各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探討問題:什么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對我們的今天有什么影響?怎樣才是正確的對待傳統文化?從而引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之后再讓學生分別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討論中升華學生的思維深度。
三、開展多樣化的綜合實踐活動
高中學生正處于思維發達、行動力強的年齡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發展。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地開發有效的活動教學資源,豐富學生政治學習的經歷,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來,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在學習《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這一節內容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場辯論比賽,論題為“社會的文明和諧應該依靠人的自覺維持還是依靠法律維持”,在表明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和主要內容之后,我再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分成兩個小組,一方支持觀點“社會的文明和諧應該依靠人的自覺”,另一方支持“社會的文明和諧應該依靠法律的支持”,然后讓學生利用五分鐘的時間進行小組內的討論,總結自己小組的觀點,之后展開實際的辯論活動。這種帶有競爭性質的課堂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好勝心,從而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再比如,在學習《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這一節內容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小任務,讓學生在課下通過互聯網、電視節目等方式找出一些最新的發明創造,了解它的發明原因、發明進展等細節,制作成調查報告,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這樣,有助于擴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思想境界,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創新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有助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覺悟。
本文針對新課改下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展開了一番敘述。高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已經具備了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辨能力,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的主體性,將教學的主權還給學生,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展開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學會體驗生活、感悟生活,自覺地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振紅.新課改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之我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
[2]楊友梅.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