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倩
一、中職語文教育中的職業化內涵及特征
(一)中職語文教育的職業化內涵
中職語文教學主要通過教師的引領和指導使中職學生能夠明確地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加強學生在語文實踐方面的應用能力,也能夠為中職學生在職業能力方面的形成和進步打好基礎。在一定程度來說,中職語文教育的職業化就是以為學生培養職業能力為目的進行相關學科內容的學習,以便提升中職學生的語文素養,最終目標是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
中職學生在學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在其畢業后就需要踏上工作崗位,所以在學校學習的內容更多是以技能型和實踐應用型為主,所以語文這一基礎學科就需要基于語文基礎知識與學科專業知識進行結合的目的構建教學內容,使中職學生在語文教育方面能夠多方面地具備職業化特征,讓課程教學內容立足于中等職業教育背景下,引領中職語文教學朝著利于學生的專業技能方面的發展進行培養和提升,突出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特點,提升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中職語文教育的職業化傾向特征
首先在語文基礎知識能力方面,中職語文教育更加傾向于提升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應對中職學生這一特定的教學對象,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變革,在中職學生相對較為薄弱的語文能力方面進行以應用為目的的基礎增強,使學生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能夠獲得與之匹配的語文基礎能力,從而將中職語文等學科知識與各個專業知識技能手段互相銜接,讓語文教學帶上更為濃厚的專業性色彩,使學生能夠學有所用。從這一方面來說,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教育職業化傾向主要體現在有限的時間中進行符合中職學生未來社會需求的語文能力的構建,為中職學生的畢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使中職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能夠通過所學的語文基礎知識完成工作任務。
其次是中職語文教學本身的職業化傾向。因為中職語文本身是為了對中職學生在聽說讀寫、人生發展、道德教育乃至于審美熏陶等多個方面進行融合性的學科,所以中職語文教育的職業化傾向在這一方面就體現出了一種鮮明的針對性傾向特征。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在現有基礎知識和文化素養的基礎上,探究基礎知識與專業內容的連接點,以職業生涯規劃為發展目的激發中職學生在語文能力培養方面的主動性,借助語文這一學科本身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優勢,為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起遠大的職業理想。
最后,中職語文教育的另一職業化傾向特征表現在中職語文教師的服務意識方面。對于當前的中職語文教育來說,中職院校需要摒棄舊有觀念,適應時代需求提升中職院校的教育服務質量,而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師需要具有更多的服務意識,在對中職學生的授課過程中,需要轉變原有的學科本位思想,樹立職業教育理念,將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作為教學基礎,將學生培養為專業的技術人才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教育服務思想,為教育消費者——學生提供相應的服務專業內容。
二、中職語文教育中的職業化傾向現狀
當前我國的中職語文教育不斷將能力培養與教學過程融入更多的職業化特征,因為職業教育的職業化主要是為學生掌握未來工作發展所需要的技能進行教育,使學生獲得相應的技能,而在中職語文教育的職業化方面則是通過語文教學使學生獲得日后工作所需要的語文能力,借助學生未來工作的職業需求引領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并且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目前的中職語文教育已經逐步將語文能力和教學過程進行職業化融合,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以便學生適應未來的工作發展,而且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中職語文教育目標開始與職業化教育目標進行協同發展,在傳統語文知識內容中融入職業化知識,從而為中職學生建立起具有職業化特點的學習思維。而基于專業崗位進行中職語文教學也能夠讓中職學生在職業素養方面得到提升。而且目前我國的中職語文教師已經突破了過去過度重視理論教學的觀念,轉化為對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 逐步完善現有的中職語文教學職業化教育,從而為社會所需人才的培養目標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礎。
三、中職語文教育中的職業化發展實現途徑
(一)合理規劃教學目標發展
在中職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需要基于中職學生的未來就業需求進行制定。即使中職學校在語文教學方面采用統一的語文教材,但是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依然需要根據不同專業的發展特點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將教學任務進行分層設計,重點提升學生在未來專業技能學習過程中的職業能力內容的語文學習,應對未來就業所需的職業能力發展層次進行合理化教學。
(二)完善現有的教學方法
在中職語文課程教學現有的方式中,中職語文教師需要依據專業的差異選擇不同層次的教學模式,從而通過所選的教學手段對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適應,從而實現語文教學與技能教學的融合。在不同職業發展學生對同一課程的需求差異背景下,對不同職業發展學生進行不同的課程目標管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并且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學生專業信息,建立具有實踐價值的活動情境,從而讓學生在教學情境過程中提升語文實際應用能力。
(三) 提升語文學習積極性
在中職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中職教師需要為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使學生正確認知自己的就業內容,在工作中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所以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學生職業意識,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為未來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讓中職語文課堂成為培養專業化人才的培育基地,實現學生的積極就業。
四、結語
近年來,中職教育不斷成為一些渴望就業的初中生的最佳選擇,中職院校的學習環境不僅輕松,也為中職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就業平臺,正因為這樣過于便利的條件,使一些學生對于文化課的學習不再重視,而且在中職教學過程中,一些教材內容并沒有與專業知識進行結合,也就無法突出中職語文教育的職業特性,也就不能培養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教學效率會隨之降低。對中職語文教育的職業化傾向進行分析,有利于在我國中職學生的未來發展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中職院校教學氛圍,使中職學生樂于學習,提升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就業競爭力的發展。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