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對中職教育越來越重視,中職學校學生的培養目標由“規模型”向“內涵型”方向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特別是專業教師的技能水平。但是,中職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人數偏少、能力偏低,這嚴重影響著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在“雙師”教學改革的背景下,中職學校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土木工程專業開展雙師全程共導教學活動。
關鍵詞:中職;土木工程;雙師;全程共導
當前,中職學校“雙師”教學處于起步階段,教師隊伍建設成為了影響學生職業技能發展的重要方面。中職學校在土木工程專業開展雙師全程共導教學活動,擴大專業課教學范圍,開展針對性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從而完成中職教育階段的教學目標。下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土木工程專業雙師全程共導活動進行探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中職雙師型教學特色
自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建立以來,一直是我校的王牌專業,自成立以來堅持采用“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模式,鼓勵專業教師開展自我深造活動,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在我校,“雙師型”專業教學有以下特色:(1)采取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運用直觀化教學方式,用動態、直觀、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剖析案例,為學生講解教材理論內容,此外,還會引入校外建筑工地的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到現場親身感受建筑施工過程,這種形象化地教學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2)開放式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傳統式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教學過程,采取啟發式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雙師型教師在教學中的應用
1.與建筑行業專業進行有機對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建筑企業的需求,與他們積極聯系,充分發揮校企在育人方面的特長,實現專業理論與企業崗位技能的相互銜接、優勢互補。學校建立專業指導委員會,“雙師型”教師制定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標準、采集教學素材開發教學資源,及時了解行業當前最新動態,把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引入到當前教學過程之中,同時,“雙師型”教師不妨把建筑工程中的崗位資格證標準直接納入到日常教學之中,這樣符合企業的需求,有效發展班級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雙證書”型人才。
在日常教學中,“雙師型”教師在授課方面要以專業課內容為主要方向,向他們接受不同的職位所需性格特點、專業能力及就業潛力,從而幫助班級學生在職業規劃方面找到方向。從專業課程角度,學生要根據教師意愿來選擇專業方向,如,選擇造價方向學生,除了參加專業課學習外,教師還可以指導他們來學習相關企業用軟件,引導他們進行深入學習來通過造價師證,在實習期間選擇與自己就業相符的造價公司,從而為后續的發展做好鋪墊,培養出符合國家需求的專業人才。
2.注重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其自主學習興趣,挖掘潛在的能力。在專業教學中,啟發式教學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如,探討對土木工程材料有何認識,教師可以利用探究的形式來引導學生思考和探討混凝土的形狀、特征,在此基礎上探討如何控制混凝土的裂紋。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在課堂學習中搜集資料、討論和發言,在專業討論的氛圍中體會到學習知識的快樂感和成就感,有效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下為學生布置一些小論文或讀書筆記,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分配與實際施工工程相關的任務來引導其結合專業課學習來展開研究,培養班級整體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研究水平,促進師生間的感情。
3.加強教學資源建設
人才培養離不開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完善的實訓內容,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廣大教師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尋找教學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雙師型”教師要組成課程研發隊伍,對教材內容進行再編排,重復體現當今最新施工技術,引入行業新標準、新工藝來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企業工作,實現與企業的“無縫”銜接。此外,從實際情況看,中職院校的實訓條件和狀況不盡如人意,無法滿足學生對企業真實流程的了解。在此背景下,“雙師型”教師要努力改善教學條件,著力把企業生產工藝引入到中職院校制造,營造與實際施工相符的教學氛圍,開展校內實訓。此外,“雙師型”教師要努力開辟校外實訓基地來滿足學生的需求,實現頂崗實習,確保學生在實習期間能夠學到真本領,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
總之,中職學生對本專業知識有著強烈的需求,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技能,推動中職教育的深入改革,有效發展課堂教學質量,促進中職學生自身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為企業培養出“來之即用”的人才,為學校樹立良好的口碑。
參考文獻:
[1] 張子勇.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D].魯東大學,2017(12).
[2] 林丹鳳.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職業教育,2017(09).
作者簡介:羅宏,四川瀘州市,四川省瀘縣建筑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