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但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中,還存在重智育、輕游戲的傾向。家長也更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往往認為游戲就是“玩”,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多大用處。兒童游戲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孤獨。另外,集市游戲面臨失傳。那些曾經給我們帶來無限快樂的集市小游戲已不再為孩子們所熟悉。其實,集市游戲趣味性強,材料方便,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潛在發展空間,正適合我們鄉鎮的幼兒園,我們不妨集市游戲介紹給孩子們,讓他們也體驗傳統游戲的快樂,讓集市游戲走進班級區域。讓它在幼兒幼兒園教育中發揮巨大作用,讓孩子們體會游戲的樂趣,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集市游戲;幼兒園;趣味教學
課程生活化、游戲化是全面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需要。創造班級有特色的集市環境,尊重兒童游戲發展的行為表現,為兒童提供必要的條件幫助其成長。同時在豐富多彩的集市游戲活動實踐中,獲得更科學研究兒童、觀察兒童的技巧,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創造潛質,為兒童一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結合我園民間游戲特色,我們班級創設了集市游戲“民間小劇場”特色表演區,小劇場里設置有“皮影戲”“手偶小劇場”等區域游戲環境,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游戲材料。將民間傳統藝術融入幼兒表演區域游戲活動之中,有效地促進幼兒表演能力及創造能力的發展。
一、環境方面:利用有限空間,優化區域游戲環境
皮影游戲可以鍛煉幼兒手指及頭腦的靈活性,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表現力,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通過集市皮影區域游戲來開展活動,讓幼兒在交往合作等具體實踐活動參與到課程游戲化中。在集市游戲中充分體驗想象和創造的樂趣,使幼兒從生活中延續到學習中,使其成為幼兒學習靈感的來源。
案例一:皮影區的表演小意外
走廊特色區域游戲《民間小劇場》開始表演了,教室外的一條小走廊容納了兩個游戲區域:皮影游戲區、手偶游戲區,皮影劇場里正上演《唐僧騎馬咚拉個咚》,敏琦和小涵一個扮演孫悟空,一個扮演豬八戒,演著演著突然吵了起來:“你先別動,你一動,我都被擠走了!”敏琦大聲地說。小涵委屈地說:“輪到我動了,我是豬八戒!”他們兩個一吵,邊上唐僧的扮演者小潔立馬把唐僧皮影拿開說:“我讓你們,唐僧不用動。”敏琦嘴巴委屈地說:“可是我是孫悟空,我得翻跟頭,豬八戒老是擠著我,我不能動。”小涵聽了默默放下豬八戒皮影,走到了一邊……一場原本熱鬧的表演孩子們頓時沒有了興致,對于這樣的局面,我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走廊區域游戲結束后,我組織孩子們進行了一場小小的討論會,關于走廊區域游戲的空間擺放及布置問題,孩子們通過討論、畫畫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討論結果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走廊區域游戲的調整。
(一)充分利用走廊墻面,促進幼兒自主游戲
1.凸顯教育性。
《指南》藝術領域目標中指出“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如何讓幼兒理解并欣賞這種中國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呢?我們通過讓幼兒觀看皮影戲視頻,與幼兒一起交流討論,把幼兒感興趣的皮影戲劇中的人物皮影裝飾在走廊皮影區域的墻面,孩子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讓幼兒對皮影不再陌生。
2.培養合作性。
在空間有限的走廊環境中,我們除了充分利用墻面環境,在環境創設中還注重幼兒的合作性培養。幼兒可以和同伴商量合作制定表演區游戲規則,如:安靜看表演,按票入座,排隊買票等規則,幼兒討論合作設計區域卡:剪出黑色小人作為游戲卡,教師和幼兒合作商量出設置出區域卡取放區,以懸掛的方式呈現,節約空間的同時,幼兒拿取也比較方便。在手偶表演區域墻面張貼有幼兒合作游戲的照片及游戲圖片,對墻面進行最大程度的利用。
3.體現趣味性。
在設置區域游戲環境過程中,以幼兒興趣為主,體現趣味性。無論是皮影表演游戲還是手偶表演游戲都是幼兒自主選擇,充分調動他們游戲的興趣。幼兒進入游戲區前可以自主選擇游戲角色,區域游戲卡上貼有紅、黃、藍三種顏色標志,不同顏色的區域游戲卡表示不同的角色:紅色表示小演員,黃色表示工作人員如售票員,藍色表示制作人員。
表演的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游戲時想要表演的劇目,看表演的幼兒可以通過售票處購買自己喜歡的皮影戲票或手偶戲票。這些都是事先由幼兒自主討論決定。我們發現只有幼兒充分自主,游戲的趣味性才得以體現。
(二)利用樓梯口空間及架子、走廊空間,創設特色區域游戲氛圍
我們的教室走廊在樓梯拐彎處有一小塊平臺,于是我們充分利用樓梯口空間,用KT板制作成三面屏風,黑色大屏風上面張貼皮影的介紹及由來,另外兩面屏風上除了用來張貼孩子們設置的區域游戲規則,兩面小屏風在幼兒游戲時還可以起到空間隔斷的作用。
二、材料投放方面:堅持特色原則,創新材料投放
區域活動中尤為重要的是區域游戲的材料的投放,皮影的制作需要透明塑封紙、水粉、畫筆等豐富的材料,如何讓這些材料適當合宜地投放到區域環境創設中,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皮影游戲材料的不同、制作不同材質的皮影體驗不一樣的感受,領略民間藝術的博大精深。
案例二:做皮影
環境的充分利用,皮影劇場空間變大了,對于孩子們來說操縱難度也更大了,但是他們對與皮影的興趣度有增無減,他們還是很喜歡玩唐僧師徒四人,剛開始,孩子們還只是在模仿孫悟空、唐僧、豬八戒的對話,如唐僧說:“悟空,你去化一些齋飯。”悟空打妖怪的時候說:“妖精,哪里跑!”過后,孩子們開始對動來動去靈活的皮影人很感興趣,研究起如何制作皮影。這是怎么做的?我們來試試,試試就試試,他們決定把西游記里的妖怪們給制作出來,孩子們有了想法就有了動手的念頭,可是材料在哪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只得求助教師。
(一)按幼兒興趣需要投放材料
材料是支撐幼兒游戲的基礎。根據游戲內容有計劃、有目的、有選擇地投放游戲材料。如在“皮影戲”的表演區操作材料柜中,孩子們都非常喜歡《三打白骨精》這個皮影表演游戲。我們找來熟料透明膜、彩筆、顏料、欽鈕等材料投放在皮影制作區,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出《西游記》里的主要人物,孩子們演得像模像樣。
(二)提供層次性與多樣性活動材料,滿足不同幼兒發展需要
在皮影戲制作區我們放置了各種皮影制作材料:熟料薄膜、打孔機、欽鈕、顏料、畫筆等材料,在手偶制作區投放有一次性紙杯、包裝袋、吸管等材料,吸引幼兒主動探索。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不同難易程度的材料進行制作。表演區放置了小播放器,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不同的故事背景音樂,使幼兒都能在適宜的環境中獲得發展。
(三)注意投放材料的安全性
注意收集材料的安全衛生。收集的材料大部分源于廢舊材料和孩子收集,教師經過仔細篩選和實踐后進行投放。注意幼兒的衛生、安全,把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以免意外事故發生。
陳鶴琴先生說過這樣兩句話:“兒童教育要取得最大的效益,必須優化環境。”說明環境是幼兒游戲學習是重要資源,另一句話是“小孩子玩,很少空著手玩的。必須有許多玩具的東西來幫助才能玩得起來,才能滿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為重要。”這說明材料與幼兒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提供豐富的物質材料,是開展表演游戲的重要條件。集市區域游戲雖小,趣味大,如何讓區域游戲更有特色,更具趣味,還需要我們繼續創新的思考和不斷實踐。
注: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自籌課題“‘鄉土集市’模擬環境下幼兒游戲活動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B-b/2016/02/210)。
(責編? 孟 飛)
參考文獻:
[1]朱家雄著.幼兒園課程[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施燕,韓春紅.學前兒童行為觀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