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虎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對小學德育形式、內容以及方法造成了巨大沖擊,使校園教育呈現出智慧發展趨勢。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德育過程中能夠借助現信息技術,增強教學的時效性、感官性以及教學體驗感,拓展德育教學內容。本文將從“全面宣傳,芝蘭之室”“立體教學,情境構建”“家校共聯,信息咨詢”三個方面研究小學德育策略,以推動智慧校園與小學德育結合。
關鍵詞:德育;智慧校園;小學生
一、全面宣傳,芝蘭之室
“久入芝蘭之室則不問其香”,讓學生深處德育氛圍之內,學生自然受其熏陶,內化德育知識。尤其對于小學生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高頻率的信息宣傳可以幫助學生內化德育知識。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會發現,如果對學生反復進行德育說教,并不會起到此效果,反而會助長其德育叛逆心理。出現如此現象,其主要原因是說教有著強烈德育目的滲透,批評態度占據了主要成分,容易激發學生不良情緒。另外師生關系遠近也會對說教作用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智慧校園中的信息宣傳作用為學生構建芝蘭之室,讓學生目中所及之處、耳中所聽之聲都與德育相關,滲透德育觀念,全面進行德育宣傳。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選用的德育宣傳視頻內容不可與教師說教模式雷同,應該結合視頻動畫、活動宣傳等多種方式營造潛移默化的德育環境。
二、立體教學,情境構建
小學生學習直接獲取知識掌握程度要高于間接知識掌握程度,這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習慣等多個方面有關,也是小學中理論教學效果弱于實踐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德育中,所有的德育知識均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并需要借助情境才能夠發揮其作用。小學德育過程中,應該就此構建科學的德育模式,通過情境幫助學生感知德育內容,并讓其了解德育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方式。基于智慧校園下,小學德育教師更是要借助多媒體情境構建、信息展示的全面性開展德育。教師構建情境時選擇的內容務必要“接地氣”,契合學生的生活。例如:教師在講解誠實守信這一問題時,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借東西不還、考試作弊、隨意許諾等動態視頻。學生在觀看此類情境時,由于選用的德育素材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情境,甚至發生在某些學生自身,學生在觀看時會產生強烈的代入心理。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并適當進行德育點撥,讓學生判斷情境中學生的表現行為是否正確。最后,教師讓學生發表遇到同類情境的看法,助其遷移、內化德育知識。
三、家校共聯,信息咨詢
在校期間,學生的德育水平與學校、家庭關聯作用最大,因此開展家校共聯德育必不可少,只有兩者合力才能夠發揮德育之效。但在傳統德育中,學校德育與家庭德育之間割裂關系嚴重,德育信息交流不強,無法充分發揮德育合力作用。隨著智慧校園的構建,為學校與家庭交流提供了信息交流平臺,學校可以通過平臺記錄學校德育活動開展情況,指導學生開展德育工作,能夠起到傳送校園教育信息作用,家長也可以通過微信等多種即時交流模式與教師溝通信息。例如:學校開展“愛國愛家”活動時,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信息收集任務,讓學生選擇自己最為敬佩的一位現代愛國英雄以及相應的反面實例,做一個簡短演講報告,由家長做其第一位聽眾,并談談自己的看法。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與家長通過微信交流“愛國愛家”活動開展情況,解答家長在活動中的一些問題,吸納家長意見,優化活動內容。
四、結語
智慧校園下的小學德育,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其信息傳播優勢,為學生營造德育環境,優化德育課堂,提升家校德育合作效果,從而真正提升學生德育水平,落實國家“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沈英雪.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小學智慧德育的變革與實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