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瑩
【摘要】 ?本文例舉了巧設導入、巧設環節、巧構導圖等策略,以提高生物課復習課堂效率。
【關鍵詞】 ?優化 復習方法 初中生物 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119-01
0
初三升學考試是檢查、評估初中階段教學質量和考查初中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的階段性考試,近年來升中考各科題型越來越靈活,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但是,新課題背景下,初中生物學課時很少,一般一周才一節課,而考綱要求的考點較多,要解決這一矛盾就要打造高效復習課堂。教師必須改進復習的方法和藝術,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基礎和復習內容等方面,優化復習策略,讓學生復習起來既省力又有興趣,力求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一、巧設導入——激發學生復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導入語,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教學中大部分老師都會去精心設計導入語,但在復習課中很多老師卻忽略了這一點,往往會直接開門見山,以“這節課我們來復習第幾章的內容”來進入復習,久而久之學生對復習課不斷倦怠,復習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提高復習效率,首先要精心設計導入語,激發學生興趣,才能使學生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例如在復習《消化和吸收》這一節時,首先我問同學們“同學們,你們今天早上吃了什么早餐呢?”,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然后我接著問:“那些食物從我們口中進入,要經過哪些器官,又需要哪些消化液的消化,最后轉變成什么才能最終被吸收呢?”由此引入課題,同學們積極思維,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收到了較好的復習效果。
二、巧設環節——給予復習課堂新鮮感
在傳統的復習課中,大部分老師往往是以“知識點復習—練習鞏固—教師點評”這樣的模式來復習,課堂枯燥無味,復習效率低下。我認為在復習課中,偶爾突破常規,給予學生一點新鮮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復習“反射”這個知識點時,我故意朝一個同學招招手,示意他站起來,這位同學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為啥我讓他站起來,但最終他還是站了起來。他站起來后我什么也沒說又示意他坐下,他忐忑地坐了下去,這時全班同學憋不住哄堂大笑起來。待學生笑完后我一本正經地問:“這位同學的反射屬不屬于反射?”同學們經過剛才的放松,都能集中精力認真去思考,最后他們有的說“是反射”,有的說“不是反射”。這時,我便讓同學們回顧反射的概念,然后再讓學生判斷,學生經過判斷后,最終統一答案:這個同學所做的反應屬于反射。我又趁熱打鐵,接著問“那草履蟲能對外界的有利刺激或有害刺激做出反應,如會游向有肉湯的那一端屬不屬于反射?”同學們很快就能判斷出不屬于反射,而是生物的應激性。通過對比,同學們不但理解了什么是反射,也明白了反射與應激性的區別。所以我們在復習時,偶爾突破常規,既能給予學生新鮮感,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巧構導圖——促進整合,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生物其實就是由一個個不同的概念串聯成一本書的,在復習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重視讓學生去記熟概念,但是怎樣讓學生把核心概念進行梳理,構建出完整的知識體系呢?我認為可以讓學生嘗試繪制思維導圖,方法如下:1.以“章”為單位,梳理本章核心概念;2.以“單元”為單位,構建本單元知識體系;3.跨“單元”之間,將相聯系的知識進行串聯,構建更為清晰和完整的知識體系。比如七年級上冊“生物與環境”這個單元就出現了很多的概念,如:什么叫生物、生態因素、非生物因素、生態系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食物鏈、食物網等等。我通過讓學生把這些相關聯的概念串聯起來,從而在頭腦中對這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形成清晰和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講練結合——深化理解,突破重難點
在生物復習過程中一定要全面,因為從歷年生物中考試題來看,章節知識覆蓋率均在80%以上,但是我們又要找準中考的方向,把近幾年的必考考點及高頻考點聯系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再加強訓練并適當拓展延伸,從而讓學生由識記水平上升到理解水平,提高成績。
如“心臟的結構及血液循環”是初中生物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可以說是每年中考必考考點。對于這個知識點,我主要分五個步驟來復習:首先我在黑板上畫出一個“田”字框,然后讓一個同學上去填寫心臟的四大腔名稱并畫出各腔連接的血管,其他同學則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填畫,完成好后同學們則對照課本一起核對,看自己的及上黑板填畫的同學的是否正確,如有錯則用紅筆糾錯;然后我提出問題:“心臟四大腔的壁有什么不同?心臟四大腔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相連的動脈之間有什么特殊的結構?這些結構有什么作用?”同學們通過觀察及回顧知識點后都能一一回答出來;第三步:讓學生總結心臟內血液的流動方向的規律;第四步:舉出具體例子鞏固心臟內血液的流動方向的規律,如讓學生思考:某人買了一個豬的心臟,把水從肺靜脈灌進去,水會從哪里流出來?把水從左心房灌進去,水又從哪里流出來?通過具體的例子從而讓學生真正掌握心臟內血液的流動方向的規律;第五步是“學以致用”:某人腿部受傷,從手臂靜脈注射消炎藥水,藥水要幾次經過心臟才能到達腿部?路徑是怎樣的?同學們經過由淺入深的復習,很快便能對心臟的結構及血液循環的相關知識掌握并靈活運用。
總之,教無定法,但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在中考考出優異的成績,只要我們求真務實,團結協作,積極備考,就能微笑面對每一次中考。
[ 參 ?考 ?文 ?獻 ]
[1]黃建華.基于生物學核心素養培養的二輪復習—以“抗癌藥物研發的現代生物技術綜合”為例.[J].生物學教學,2017,(6):31-34.
[2]張龍龍.基于核心概念的高中生物學有效復習策略.[J].生物學教學,2017,(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