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碩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國外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然后以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材料為例,結合國外有效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細致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閱讀;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淺議國外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
1.心理學層面
加里·D·鮑里奇在其第四版《有效教學方法》中從心理學角度深入闡述了有效教學的七個要素,包括創建流暢的課堂、創設溫暖的學習氛圍、有明確的任務導向、促進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及創建單元知識結構。流暢的教學課堂能保證閱讀思路不受干擾,溫暖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放下心理防備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明確的任務導向有利于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而終有所獲,促進孩子積極投入學習能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以達成閱讀預期、提升其成就感可以培養閱讀興趣,多樣化教學方法可以應對小學生無法長時間注意力集中而降低學習效率狀況,單元知識結構則有利于小學生將復雜閱讀內容分解以助于吸收消化。由此可見,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研究是從心理層面切入,這引發了研究人員的思考。閱讀是閱讀文字,并將文字轉化成思想,最終影響讀者的意識形態,如果閱讀教學不考慮學生心理特點,則很難達成閱讀目標。
2.實踐性層面
肯尼斯·摩爾在有效教學方面編著了《有效的教學策略:從理論到實踐》一書,闡述了兩個重要觀點,即重視心理學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和結合國情來制定閱讀教學策略。閱讀理論模式大致分為三種,“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以及“相互作用”,分別是由高夫、古德曼和魯磨哈特提出的。三種閱讀理論模式都運用了認知心理學知識以及信息加工方法。閱讀策略則要根據實際教學環境來制定,國情不同,文化差異較大,所以閱讀策略不能同一而論,但是各個國家都有相固定的閱讀教學方法,日本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采用“課文角度的三讀法”,美國則采用“診斷——處方”的教學方法。由此可見,有效閱讀實踐性層面要重視心理學在教學中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采取可行性的教學方法。
二、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對策
1.教學方法符合兒童心理
教學方法符合兒童心理要把握兩個要點。一是通過創設情景來提升閱讀教學效率,二是教學過程中要因勢利導不要頻繁對孩子的想法進行匡正。
例如,在《飛吧,海鷗》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向學生們展示海鷗飛翔的視頻和圖片,還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播放海浪聲和海鷗的叫聲。這樣就可以通過視頻和音頻以及影像來帶動小孩子的情緒,將其思想延伸到教室之外,將其腦海與大海相連。創設情景教學方法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有利于發掘孩子的多種感官來深入閱讀材料,有利于彌補孩子的認知缺失。在海邊生長的孩子知道海鷗為何物,可以更好的體會閱讀材料中的內容,內陸的孩子則對海鷗缺乏直觀認識,不利于孩子理解文中信息。因此,創設情景教學方法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是有效閱讀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再如,《飛吧,海鷗》的解讀中,對小海鷗經歷了什么、它為什么會飛回來、友人為什么會說小海鷗屬于大海等問題的討論要具有開放性。當選為閱讀素材的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意義,但是孩子的閱讀心里路程更加寶貴。在就閱讀材料中的問題進行討論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向著文章主題去思考,但是老師一定要避免頻繁匡正孩子的想法。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養成暢所欲言的好習慣,培養孩子對閱讀材料進行思考的能力。為了輔助孩子更好地完成閱讀,老師可以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面對困難要有斗志等思想進行提前鋪墊。
總之,有效閱讀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借助多媒體資源來豐富課堂以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思考。然后,通過大量的閱讀練習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教學設計要具有可行性
教學設計具有可行性要把握兩個要點。一是引導孩子應用閱讀材料中的要素來聯系自己的經歷,從而有所感悟;二是讓孩子參與到閱讀教學活動的準備工作中,培養其信息資源收集和整合能力,進而更好的掌握閱讀技巧。
例如,《小小的船》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先放一段輕音樂,讓孩子們都閉上眼睛,然后老師念出課文,讓孩子們放飛想象。然后,老師將課文內容展示在PPT上,“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接著,展示一幅畫,畫面是深藍色的天空和黃色的彎彎的月亮和點點繁星。這時孩子們會發現,畫面的內容和自己腦海的內容不一樣。這就容易引發孩子對自己的好奇心,老師則趁熱打鐵,讓孩子們自己為這首小詩配一幅畫。老師可以更換背景音樂,并且學生科普一些簡單的天文學知識。這樣就可以將語文閱讀與美術以及天文學關聯起來,賦予一首小詩更多的意義,讓學生在參與閱讀過程中引發更多的閱讀興趣和渴望。當孩子在閱讀中發現了一個快樂的自己和一個更加熱愛閱讀的自己,才能夠養成閱讀聯系自己而有所感悟的習慣。
再如,《趙州橋》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布置學生研究性學習任務,讓學生就趙州橋的地理位置、建造時間、歷史背景、外觀形貌、相關的文學藝術作品等收集出來。這種研究性工作看似困難,實際是信息的整合分類。在這個信息整合過程中,孩子的查讀能力會得到提升,同時也了解了研究工作的一般套路,有利于孩子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總之,有效閱讀要具有可行性,可以將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將閱讀教學和信息整合分類等語文綜合能力結合起來以提升其閱讀水平。我國歷史文化悠久,語文教學方法在不斷優化,從私塾的死記硬背向著培養學生想象力發展,基于我國的語文教學特點,要結合孩子接受教學的特點和教學目標來制定可行性的教學設計。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小學語文教研工作者要縱向深入語文教學改革進展,橫向了解國外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現狀,然后結合我國語文教學特點和孩子心理發展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與外國的文化交流增加,只有語文教學方法國際化,才能培養出祖國需要的人才,所以語文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教學研討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偉.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 2017(S1).
[2] 楊家俊.探究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