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范緯世
摘 要: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作為一門基礎性實驗課程,在教學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論文結合教學實踐、介紹了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進行的改革性嘗試,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構建一個研究性學習的平臺。
關鍵詞: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創新能力
1 前言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是以教學實驗為主線,不僅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還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在教學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論文結合教學實踐、介紹了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進行的改革性嘗試。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構建一個研究性學習的平臺。
2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大學物理實驗在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方面具有其他實踐性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但因受傳統的教學方法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難實現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目前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1]。
2.1教學內容設置方面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多年不變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與當今的前沿科學嚴重脫節,而沒有體現出時代的進步。一方面,大學物理實驗項目中的基礎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偏多,教學內容和實驗設備較為陳舊,教學方法落后,與現代實驗技術和方法脫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熱情。另一方面,陳舊的教學大綱也無法對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2.2教學方法方面
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和實驗方法,而實驗步驟的制定和儀器設備的組織、準備等都由實驗教師提前完成[2]。學生始終處于從屬的位置,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與教師之間缺乏交流與互動,從而導致學生學習目的不清楚。
實驗課往往是一個班的學生在同一時間做同一個實驗,這樣就出現應付、蒙混過關的心理,導致了拼湊、抄襲、編造實驗數據的惡劣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科學思維方式的建立和形成,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
3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嘗試
3.1調整教學內容
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科學實驗素養、提高學生基本科學實驗技能,以便開出質量較高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我們對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內容進行了重新設置。一方面,根據我院大學物理實驗室目前的條件,適當的減少基礎性實驗課程,相應的增加研究性和綜合性實驗,盡量的使基礎性、研究性和綜合性這三個層次的實驗內容和比例趨于合理。另一方面,我們學校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于實驗室建設,更新老化損壞的教學儀器并新增加了多種比較前沿的教學儀器設備,使近代的科學技術在實驗中有所體現,以滿足分層次教學的需求。
實驗教學大綱是我物理教研室本科實驗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因此我們非常重視。我們做的新版的實驗教學大綱是在舊版實驗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對每次實驗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及教學內容都重新研究和探討,最終定稿。
3.2改進教學方法
現代教學理念認為,教學要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服務者。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多動腦、動手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為了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能力,我們對上課的模式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將“老師講,學生照著做 ”的上課模式改變為“學生課前預習,教師介紹實驗項目,學生分組試驗,課堂討論,提交實驗報告,教師簡評”的方式。課前將上課內容告知學生,便于學生提前預習。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對實驗項目做介紹后,便由學生兩三個人一組去完成實驗,在實驗中遇到問題,同組成員之間先討論,然后各組同學之間相互討論,最后老師給出結果并做分析。我們在各個實驗中也有側重地運用了不同的數據處理方法,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結合具體實驗不斷加深理解和掌握誤差理論和各種數據處理方法。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精神。
這種互動式、開放式教學也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應該具有與本專業相關的多學科知識,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動態[3]。以便在授課中做到深刻而具有啟發性,自如而又游刃有余。因此,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培養的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4]。
4 結論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模式應該是開放式的[5]、由學生參與主導的以及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創新意識等方面的能力,而更高一點的目的則是期望學生能自己設計實驗,用簡單的實驗器材自制實驗儀器。大學物理實驗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對于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改革雖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也得到了學生的肯定,但仍有很多不足之處,還需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做大量的工作去不斷完善,才能使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在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永均.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陳慧敏,石雁祥,張承據.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模式的探討[J].大學物理實驗,2007,4(20):95-99.
[3]林曉瓏,張鳳琴,高春歌.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大學物理實驗,2013,26(6):124-126.
[4]趙宗淑.論大學物理實驗體系建設與教學改革[J].物理與工程,2006,16(3):37-40.
[5]徐燕.大學物理開放實驗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大學物理實驗,2014(2):77-79.
作者簡介:
李玲玲(1983.03—),女,河北省保定市人,保定市蓮池區河北科技學院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專業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