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石紅
摘 要:中職教育中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占據很大比重,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隨之帶來的是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優化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本文以網絡設備配置優化、服務器配置優化、綜合布線優化三個方面為出現點,對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相關教學的優化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探索提高教師教學的策略并以目前市場對于IT行業人才的需求情況為導向,實現與教學與實際應用的接軌。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
一、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不好之處
(一)學生的學習熱情低且無明確目標
就近些年的情況來看,來中職學校報名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很多都是平日里沉迷于網絡和游戲中,且貪玩厭學,他們甚至對任何專業都不感興趣,每天上課僅為能玩一會兒就玩一會兒,對未來沒有明確的理想目標。并因學習成績一直不好,長期受到家長和之前學校的放任不管的影響,更是缺少學習意識,心里深深埋下了得過且過的念頭,導致了學生在上課時出現“玩多于學”的情況。
(二)計算機專業相關軟硬件更新換代緩慢
目前,計算機專業的課目設置缺乏與時俱進的時代特色,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內容也跟不上社會、行業和企業相關技術發展的速度。主要是學校對專業認識停滯不前,專業教師所儲備的專業知識不能及時更新,使得一些過時淘汰的課程,老師還在繼續講授;一些配套的專業設備,以及功能和版本已經落后了的專業軟件,因為教師個人能力、教學硬件更新速度慢或其他原因而延用至今,使得教學內容過時滯后,無法滿足新時代專業人才教育的需求。
(三)所教專業知識不適應社會人才需求
一些中等職業學校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設置上,課程內容形式單一。普遍存在著“為了你好”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過于簡單,造成學生主動思維能力弱,更談不上激發興趣、被動學習使他們的把學習專業知識當成了一種壓力和負擔。課堂上基礎簡單的內容讓學生或覺無味、或學不到東西,有難度的內容學生或難以理解、或吸收不了,更有學生都不知道學這些知識“有啥用”。
(四)師資力量更新緩慢
同計算機技術日的迅猛發展速度相比,中職學校的師資力量更新換代的速度確是捉襟見肘。有些中職學校因受教師招考名額的限制,多年來只有教師退休而沒有招考年輕教師。這樣沒有新鮮血液注入的教學環境,使得教學理念過于陳舊,教學方法簡單,技術手段落后。而在職教師也因較少有機會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相關專業技術培訓或企業實踐,導致其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內容過時,甚至淘汰,教學手段單一乏味,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提高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水平的策略研究
(一)加強對學生專業學習的正確引導
對于前面分析的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存在的問題,我們中職教師應更多的考慮學生主體的各種因素,逐步加強本專業學生對職業認同感的培養,充分利用學生入學教育和班級主題班會等時機,適時開展德育教育,并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指導,增強他們對不良生活模式的思想免疫力和參與學習的自律能力。
(二)增強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能力
談及教學方法,就目前中職學校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直觀演示法、參觀教學法、自主學習法、現場教學法、讀書指導法等等。其實,教學方法的運用得當與否,更多的還是要依靠我們深入分析所在學校的學情、教師選用的教材內容、專業特點等方面因素,依據不斷變化的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因材施教,因需設教,盡師所能,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濃厚興趣。而教師的教學觀念要從“我是為你們好”變為“我知道你們需要什么”,這也是我們確立新的教學觀念和模式時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三)服務器配置優化
服務器配置方面的教學優化筆者根據學校的具體要求設定了校企合作的教學方式,因為在服務器配置方面的教學,配置的主體要結合企業或者主要使用者的具體要求才能配制出更適合的服務器配置。筆者在開展教學中首先對本班內的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以此針對學生的就業意愿進行專項化的教學,由筆者為學生們設定和推薦適合學生就業意愿的模擬教學。如同學甲希望能夠到創業公司中任職,而創業型公司對服務器的配置相對來說要求較低,而偏向于實用性的配置,則筆者會讓該學生模擬相關的配置,另一方面筆者也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該方向的問題。這種做法最直觀的價值就是能夠在教學的同時深化學生的就業意愿,為學生提供就業保障。
(四)學校應加大對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相關知識和能力的培養
首先學校要重視對計算機專業教師在相關的知識技能方面的培訓和提高。一方面要鼓勵專業教師善于自主學習,擴大知識視野,促進教師在教學能力上的自我更新和提高。另一方面學校應千方百計地為計算機專業教師,尋找和提供相關專業領域的知識培訓、企業實踐的機會,讓教師能夠更全面地掌握主流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理念、設備手段、企業和社會的需要變化等內容,這也更為有利于帶動和推進學校在計算機專業上的教學改革。
(五)改善計算機專業的實訓室建設
學校在計算機專業實訓室建設上,應轉變目前因“計算機專業已非主流、報名學生逐年減少、資金不足”等思想認識造成的“少投入或不投入”的局面。在計算機實訓室建設上,首先應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多方面了解和學習各地區優質中職學校在計算機專業實訓環境的建設經驗,對照本校實際,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確立本專業長期發展的方案和目標,科學合理地增加和調整建設資金的投入,努力為學生創造置身于實際的工作場景,如同把企業的生產操作崗位搬到了學校。這有既利于增強教師貼近實際地教學演示,也有利于學生提高專業學習和實踐操作的興趣。
綜合所述,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的教學優化需要教師針對不同的知識點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中職院校實際情況,合理地利用相關教學資源,最大化地為學生提供就業保障。目前企業更高的計算機人才需求,給予了中職計算機的教學更多的要求和壓力,我們要在逐步改善實訓教學硬件環境的同時,注重專業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的嘗試、摸索和創新,加強對本專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掌握到一手過硬的專業技,使他們能更好的適應未來企業的需要,立足專業崗位,成為綜合能力過硬、社會建設和發展中不可或缺技術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薛梅英.“互聯網+”背景下創新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9).
[2]吳江蓉.中職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8(22).
[3]馬銀濤.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8(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