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偉
摘要:體育作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合格人才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增強體育理念,開展好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對德育、智育、美育的協調發展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此,本文著重分析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論述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的意義,提出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思路。
關鍵詞:體育理念;高校;體育教學;創新
體育不僅有助于促進增強體質,同時對廣大青年的教育潛力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對人們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模式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當前很多學生對體育興趣不足,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體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應重視創新,以多元化教學方法,為學生開展適合的體育教學活動,進而實現體育教學育人的有效性。
一、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理念是一個精神、意識層面上的哲學概念,是人們經過長期的體育實踐及理性思考而形成的思想觀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學信仰的抽象概括,是一種比較自覺的、系統的、理性的認識,是一種展望和追求。馬克思中明確提出:未來教育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是全面發展人的唯一方法,這一論述也充分說明了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當前大學生的學業、就業等壓力使得體育鍛煉的精力、意識、方法都表現出不盡人意。如何增強大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體質健康和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時候上好體育課就成了一個增強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張伯苓認為,近代民族之病“弱、散、私”均可通過體育來根治。學校體育不僅在技術之專長,尤重在體德之兼進,體與育并重。但目前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思想行為、道德品質、智育水平、健全個性、終生體育意識等方面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所以,應該將教學的目的從傳授體育技術向
二、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的意義
(一)大學體育是衡量大學生是否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毛澤東講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意為強壯健康的身體,是創造文明、改變世界的前提。“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培養政治素質強、道德品質好、拼搏精神足、身體素質好的青年一代對實現偉大中國夢和個人青春夢想至關重要。
(二)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雖然復雜艱巨,但一定要堅持體育理念。首先,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養,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進而提升學生生活質量。其次,通過體育育人,能夠增強學生的法治規矩意識和公平和競爭精神,重點培養學生能夠在規則約束下體面的贏,在拼搏中有尊嚴的輸的素養。最后,通過體育教學,不但能夠強化青年的集體意識和互助精神,增強人際關系交流溝通能力。通過體育教學的改革實施幫助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實現體育理念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價值。
三、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思路
(一)強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如何通過體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如何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并使得同學養成一個良好的鍛煉習慣掌握正確的鍛煉技能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時候上好體育課就成了完成目標的重要手段。所以高校體育教學創新,就應以培育學生思想品質和終身體育理念為導向,創新教學內容的同時,完善過程性評價體系,進而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
(二)創新體育教學內容
在體育理念下,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中,應對體育內容進行創新,使體育內容更好的滿足學生興趣和發展需要。首先,學校應提升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加大資金投入,為學生體育運動營造良好的環境,并且在體育器材中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體育運動中選擇適合的體育器材進行鍛煉。其次,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專業任務等實際,豐富體育運動項目,達到激發興趣和合理增加運動負荷的效果。
(三)重視理論知識教學
在體育理念下,體育理論知識的講解應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進而豐富學生體育理論知識。基于體育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學習起來容易感到枯燥,因此,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授課,將體育理論知識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便于學生理解知識內容,還能夠帶動學生學習動力,進而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例如:在講解籃球知識中,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講解姚明艱苦訓練過程,讓學生為姚明的意志力所感動,增強學生體育運動信念。
(四)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不能只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育,也需要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一同為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在體育理念下,教師應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授課,實現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更好的融入到實踐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將體育教學知識進行整合,運用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知識相融合,制作成教學課件、微課等形式,發送到教育平臺中,供學生課前觀看、學習體育知識,使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全面理解。學生通過觀看圖文并茂的體育理論知識,能夠更好的掌握體育技能與運動要領。另一方面,在課下教師以問題為導向,幫助學生解決預習困惑,等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全面掌握之后,教師為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引領學生進行體育運動,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其中,增強學生體育運動標準性、規范性,進而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將體育理念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不僅實現體育教學的模式創新,實現了青年學生強身健體目的,更重要的是讓體育的精神和學風深入人心,必將對培養德智體美勞合格人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左右。
參考文獻:
[1]韓延歌.終身體育理念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考[J].運動精品,2019,38 (02):7-8.
[2]朱文軍.終身體育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問題的探索與研究[J].才智,2018 (2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