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宇
摘 要:我國現在正處于發展中國家。所以其經濟正在不斷的發展,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而在社會當中,各行各業的工作也逐漸變得精湛細致。為了使各企業順利發展,國家制定了營改增稅收政策。而相應的政策實施與改革必定會對國內的各企業產生影響,特別是對財務會計的處理工作等方面。本文將以施工企業為例,針對營改增稅收政策在其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所造成的影響進行探究。
關鍵詞:營改增 施工企業 財務會計
引言:在當今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大潮流之下,營業稅與增值稅并存已經不適應整體稅收的發展。營改增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在2016年5月1日我國全面實施了營改增稅收政策。此改革措施的實施使得相關財政體制加快了改革速度,使得企業的稅收減輕。有效調動了各企業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各企業的發展以及消費的增加。此文章針對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會計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兩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希望能夠對施工企業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會計的積極影響
(一)減少企業的重復征稅
在營改增制度實施前,企業要交營業稅和增值稅。其營業稅稅率為3%。在企業當中很容易出現重復征稅的情況,而企業面對提高稅率的問題卻束手無策。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假設施工企業的營業收入為100萬,其要交納的營業稅則為3萬。企業的材料采購成本為40萬,進項稅額則為6.8萬。在這過程當中,原材料就要負擔1.2萬的營業稅以及6.8萬的增值稅。這就存在對原材料重復征稅的現象。而營改增政策之后,工程的原材料只能承擔增值稅不,用再承擔營業稅。其重復征收的情況就不會出現。
(二)有利于增加施工企業的流動資金
在施工企業當中,其生產產品所用的周期長并且相關材料與人力成本很高。所以企業在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當中,所需要用到的資金需求量非常大且流出量也比較大。在營改增制度之前,企業所繳納的營業稅和各種資產的只能夠將其計入成本。而在相關營改增制度實施之后,企業所購買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被抵扣。其現金流出量減少,從而增加了施工企業的流動資金運營資金。
二、消極影響
(一)增加了財務會計處理業務的難度
在營改增制度實施之前,企業的營業稅核算只有“營業稅金及附加”一個相關會計科目。但是在其改革之后,企業的增值稅會計科目可能會包括“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以及“進項稅額轉出”等多個相關會計科目,使得財務會計處理業務的難度增加。同時,企業相關的增值稅發票必須要注重管理。對其開具管理、報稅等環節絲毫不能有差池。如若不然,就會導致企業稅負的增加或額度的錯誤。由此可以看出,相關制度改革對財務會計到相關要求也提升了。再加上施工企業具有周期長、瑣事多的特點,在營改增政策實施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也會更多、更復雜。在這個方面也增加了企業財會人員業務處理的難度。
(二)在實際中可能會增加某些施工企業的稅收負擔
在施工企業進行原材料采購或者管理的過程當中,很多時候都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存在無法抵扣的相關成本和進項稅額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在原材料采購的過程當中,很多時候是由業主方直接采購,其發票抬頭即是業主、或者材料采購的供應商是小規模納稅人等多種情況,都會使得企業無法取得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發票。
(三)業主拖欠工程款項時,容易增加施工企業的資金壓力
在實際生活當中,建筑施工行業往往都存在拖欠工程款項以及原材料款項的問題。在新制度當中指出,即使業主拖欠了相關款項而施工企業也應當按照規定全額計算增值稅。這使得施工企業的資金壓力增大。同時,在供應商沒有收到貨款時也不會向施工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造成相關進項稅額無法抵扣的情況。兩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都使得施工企業不得不承受高額的資金壓力,甚至有可能面臨破產的問題。
三、施工企業對營改增制度的應對措施
(一)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
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應該按照嚴格的標準選擇合格的供應商,以保證其進項稅額能夠抵扣。因為在原材料的采購過程當中,其成本可以占到工程總成本的60%,其抵扣問題對企業的征稅問題影響非常大。施工企業可以在營改增制度實施的情況下,將供應商是否具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和可抵扣稅率作為選擇標準,進而選擇合格的供應商。同時,在與相關業主簽訂建設合同時,應當對相關增值稅發票以及發票抬頭、建設款項等方面進行完善,避免上文當中所提到的問題重復或大量發生。
(二)提高財會人員的專業素質
在營改增制度實施的背景之下,應當對相應的財會人員要求提升。在企業當中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培訓與提高;在進行招聘時選擇高素質高水平的財會人員;在進行考核時,要對其進行嚴格的規范化考核。使得財會人員在進行核算、計量與報告時,為施工企業建立起更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并且,讓財會人員在相應的業務處理過程當中能夠不出一點差錯,使得企業的經營成果趨于完美地展現出來。
(三)在新的稅收政策之下進行納稅籌劃
由于營改增制度的實施,使得營業稅消失。而增值稅又比營業稅更具有納稅籌劃的空間。對此,施工企業可以在保證會計信息可靠且正確、完整的前提之下,對相關的稅收信息進行分析與總結,制定出一套納稅籌劃的方案。例如在采購方面,要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小型企業進行材料采購,以保證增值稅專用發票順利取得;將企業的相關付款制度體系制定得更加完善,使得相關經濟業務能夠更加詳細且精準的記錄。
(四)積極與相關政府機構進行探討與交流
自2016年營改增制度實施以來,其相關制度在實際運行的過程當中對施工企業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企業應當將其存在的問題向相關的政府機構進行反映,并與其展開積極的探討與交流。從而實現對信息的反饋,促進國家對營改增制度體系的完善與發展。以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為主要目標,對相關的營改增制度實施進行一定的建議。
結束語
營改增政策是一項非常復雜且系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對于施工企業的財務會計來說。既是一項挑戰也是一項不可多得的機會。對此,施工企業的財會人員應當正確意識到其政策帶來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從各個方面展開一定的應對措施。才能夠保證在營改增制度實施的背景之下,使得企業長久穩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安.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和會計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4.
[2]喬恒鑫. “營改增”對建筑業稅負影響分析及對策[D].沈陽大學,2016.
[3]高藝銘. 營改增對A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7.
[4]陳健. 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影響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