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平芳
摘 要:針對目前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學生德育教育,借鑒儒家德育思想對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著非常重要作用,從儒家“知行合一”思想,解決中學生“知行脫節”“道德意識淡薄”等問題,從儒家“明人倫”“立德樹人”的思想出發解決學校德育問題。
關鍵詞:中學生;德育教育;儒家思想價值
目前,在中學生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一是學校德育教育方面的問題,一是社會環境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有各自的成因,從中學生自身方面考查,則是由于德育教育中“知行”分離、道德意識不強、價值觀功利化等因素造成的;從學校德育方面考查,則是學校德育與現實生活脫離、德育教材枯燥、方法僵化造成的;從社會環境方面考慮,則是經濟的發展、信息的多元化、多種價值觀誤導學生的選擇造成的。針對這些問題,須從根本上探求解決中學生德育教育的策略,因此,在中學生德育教育中借鑒儒家德育思想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一、中學生德育教育的根本宗旨——“明人倫”思想。
儒家“人倫”德育觀的核心思想是“明人倫”,孔子最早提出了“仁、禮”思想,并推及社會的各個方面,后來孟子綜合發揚了孔子的這種儒家思想,并把“明人倫”規定為學校德育教育的根本宗旨,他說“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這里講的意思是,學校教育應該向學生講明五倫思想,規范學生的道德行為,讓他們遵守社會的禮儀制度,懂得做人的根本道理。
古人就把“明人倫”思想作為儒家教育的根本,同樣這種教育觀念適用于現代的德育教育。立足新時代,運用儒家的這種“明人倫”德育思想來指導學校的德育建設,作為中學生德育教育的根本宗旨,則更有助于中學生德育教育的新發展。《禮記·大學》作為古代教育的總綱,對“明人倫”做出了如下解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善。”這里“明明德”指的就是“修己”,即是“明人倫”,要求學生必須按照儒家的禮儀規范來行事,在生活中要依照“人倫”思想提高自身的修養,古人正是用“明人倫”的思想來規范、引導學生,讓其在生活中逐漸完善自身的修養。
因此,新時期的學校德育教育借鑒儒家的“明人倫”思想,并將其作為中學生德育教育的根本宗旨,一方面是繼承了我國儒家文化的德育教育思想的根本,另一方面也為當前的德育教育提供了范本,古為今用,讓我國的學校德育教學在實踐中尋找到適合我國德育教育的新模式。
二、中學生德育教育的出發點——“立德樹人”思想。
孔子儒家思想中“仁愛”的傳承和具體化就是“立德樹人”,它是儒家優秀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對一個人的自身教育非常重視,其中的“立德樹人”即是儒家德育思想,分為“立德”和“樹人”兩方面。“立德”顧名思義就是樹立品德,《左傳》中講過,“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所謂人生三不朽就是要“立德”“立功”“立言”,這“三立”是儒家德育思想的最高境界,包含著深刻的為人處事的道理。“樹人”講的是成才之意,要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一般來講,“立德”是“樹人”的基礎,只有基礎堅實了,人才的培養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成長為國家有用的杰出人才。
中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借鑒儒家“立德樹人”的德育觀作為中學生德育教育的出發點,能夠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有利于遠大理想的確定。
“立德樹人”的德育思想重點在于能夠促進中學生品德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在新時期的學校德育教育中,就應該運用“立德樹人”的思想,把德育教育融合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中去。
三、中學生德育教育的主原則——“知行合一”。
儒家思想一貫強調踐行,也就是“知行合一”,因為儒家思想中的“修身治國”的思想都要在實際行動中來實現,所以非常重視“知行合一”的理念。孔子主張“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要將學得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左傳》中說“非知之實堅,將在行之”,意思是外在的實踐是建立在認知之上的,“知”和“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認為君子應該做到“知”“行”統一,能夠將認識、思想、行動三者結合一起,因此,儒家思想中的“知行合一”注重了德育教育的實踐性特征。
在當前,以儒家思想中的“知行合一”作為中學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原則,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當今的中學生雖然在道德認知上有許多見解,然而在實踐中卻是難以付諸行動的,所以在學校德育教育中重點要將學生的“知”和“行”統一起來,不但讓學生認識到自身修養的重要性,更要將所學的知識致用到生活中去,以此來促進自身的修養。現在的中學生很難做好“知行合一”,究其原因,是大多數學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學習知識方面,沒有精力顧及實踐活動,所以在學校中進行德育教育時,一定要重視起學生的德育教育實踐,不斷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
綜上所述,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積聚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更是我們民族的靈魂,也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精華,在當前中學生德育教育中,一定要借鑒這些精華思想,發揮儒家教育思想的巨大價值,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當前學校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陳會昌.道德發展心理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2]石中英.教育學的文化性格[M].太原:陜西教育出版社,2010.
[3]鄭金洲.教育文化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