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艷
摘 要:中學是學生思維能力訓練的時段,而語文學科是其中重要的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著不可比擬的地位。在閱讀中培養批判性思維,擴展思維廣度和深度,這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準則。以批判性思維開展教學,能夠最大化的構建起學生的思維體系,凸顯出其思維特點。本文將詳細的分析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
一、引言
中學生的思維正處于一個交匯時期,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建議,為學生提供一個正確的思維模式路線。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應用批判性思維來考慮問題。傳統的教育結構并沒有把批判性思維教學納入其中,學生的評判機會的比較缺失。“批判”這個詞匯是思維科學的一個旁支,是在原先的基礎上衍生而來。這種思維的特點是具有辨別性、多樣性、不穩定性等,是一個全新的思維體系。中學生的語文閱讀思維是一個生長期,學生大多充滿好奇性、探索性,所以,在這個時期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二、教師正確指引思考方向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要自主把握閱讀的方向、深度,在教師的輔導下進行正確的思考和想象。由于每個學生的語文素養,基礎知識不同,思維方式層面也存在著差異。例如在中學人教版課本中“赤壁”、“冰心詩四首”、“刻舟求劍和鄭人買履”等,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時,需要教師的指導和解釋。學生在課文理解之后,可以對于內容做出客觀評價,概述課文所宣揚的思想內容和主旨。讓學生用發散性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并提出相對的批判意見。與此同時,學生還要再閱讀中反思斟酌。通過語文閱讀,可以提高了學生的知識內涵和文化素養,也培育了其高雅的審美情趣和批判思維能力。所以,在這個階段中,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正確的思考問題,為閱讀奠基思維框架。
在課文教學之前,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課文預習,了解課文內容的背景和主要思想。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從旁指導,當學生遇到疑慮時,教師要及時為學生講解,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批判的提出意見,科學的接受汲取,這也是一種合理的教學方法。課后,教師要讓學生自行思考,詢問自己掌握了那些知識,通過自我發問的形式,讓學生懂得思考,這也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方式。
閱讀和抄寫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樣式,把兩者結合共同更進。例如在中學人教版課本中,《安塞腰鼓》《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土地的誓言》這些篇章都是精華所在。特別是在《安塞腰鼓》的內容“一群茂騰騰的后生,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們樸實的就像那高粱............”在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先朗讀和抄寫,之后學生談談對課文內容的感觸,想象內容情景續寫課文,以讀寫結合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可以更好的增強其思維運轉能力。
三、進行多向培養
思維體系是一個綜合多線的非物質形態,其分類多種多樣,在中學階段批判性思維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批判性思維是對未知事物進行探索和求知,獲得相應的結果和真理。學生的思想是一個充滿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結構,尤其是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好奇性和實踐性是最強的。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多向培養。
比如,組織學生開展朗誦比賽或者是歌詠比賽,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朗讀課文的方式,讓學生深刻的理解課文含義。中學人教版課文《背影》就是一篇具有內涵的課文選讀,定期組建學生進行晨讀,促使學生用批判性思維看待問題。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學生的求真意識,積極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發問思考,教師循序漸進的為其講解和梳理,學生也可以自主的發表看法和意見。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敢于挑戰權威的態度,使學生形成自主獨立的思考模式。
四、精心設計語文習題
課堂作業是學生思維訓練的途徑,教師科學設計語文習題,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知識,同時建立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體系。要想成功的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得依靠課堂練習和強度思維訓練。簡單的來說,就是讓學生有良好的語文基礎。教師在課堂和課后都得布置相應的習題,讓學生開始作業練習。比如,古詩翻譯、課文概括、背景介紹、歸納段落大意等等,教師設計符合學生基礎的習題,讓學生積極的思考和探索,并完成作業任務。事后,教師統一收集批改,對學生提出問題和意見。學生通過作業自主反思,加深批判性思維的印象,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五、增強學生的批判意識
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加強其看待事物深度的能力。同時,語文教師要積極開設批判性思維課程,下發實踐活動手冊,固定的讓學生完成實踐任務,從而激發起學生批判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教師可以適當的讓學生之間交換作業,同學之間自行批改。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較好的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也要部分引導學生,強化學生思維的開放性,這些都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總結:現代社會各種信息繁雜混亂,學生的認知也受到一定的阻礙。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各學科的學習,也為其奠定一定的思維基礎。學校教師應該積極完善思維教育系統和章程,規范學生思維方式。所以,通過以上的具體闡述,真正了解了批判性思維對于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有效的判別事物,認清其物質形態,做出正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潘海生.淺談如何提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8).
[2]余緒富.激活資源·品讀感悟·高效閱讀——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淺談.成功(教育),2012(6):74-74.
[3]任曉冰.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策略探究與實踐.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