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群
目前,新媒體環境下,特教學校學生思想出現多元化發展傾向,制約了特教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特教學校要基于新媒體環境給特教德育管理帶來的巨大沖擊,趨利規弊,化挑戰為機遇,不斷創新特教德育管理新路徑,全面提升特教德育管理有效性。
一、新媒體給特教德育帶來的機遇
(一)豐富德育內容,提高德育鮮活性
新媒體時代,信息資源以爆炸的態勢增長,不僅如此,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加快速,能夠實現即時傳播,信息覆蓋面更加豐富。這無疑將有效豐富德育內容,使德育突破傳統教材的束縛,能夠借助具有時代氣息的德育資源,實施有效的德育,提高德育的鮮活性,使德育貼近時代,貼近學生生活,從而在內容上實現德育的落地生根。
(二)拓展德育平臺,實現路徑多樣化
傳統德育模式下,特教學校實施德育的主要平臺是課堂,課堂往往受時間、空間限制,不能實現立體化、全覆蓋的德育模式。新媒體時代,特教德育將突破傳統德育空間、時間的限制,借助互聯網、智能移動終端等,進一步拓展德育平臺,從而拓展德育路徑,構建多樣化、立體化的德育模式。
(三)優化德育方法,體現德育個性化
德育方法直接關系著德育的有效性,傳統德育主要以說教為主,盡管德育方法不斷創新,能夠有機結合德育活動得以實現,但是德育活動開展常常受時間、空間限制,活動開展的頻率不高,學生之間的德育互動不夠,單一化的德育方法制約了特教德育的進一步提升,也削弱了特教德育的有效性。
二、新媒體視域下特教學校德育管理新路徑
(一)構建新型環境,提升德育干部素質
新媒體重構了特教德育管理環境,使特教德育管理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情況。特教德育管理干部作為德育管理的直接實施者,他們的管理思想、理念、方法等,直接影響著特教德育管理的有效性。這就需要我們基于新媒體構建新型德育環境,不斷提高德育干部綜合素質。
1.轉變特教德育管理干部理念。新時期,德育管理干部要重新審視新媒體時代下德育工作,充分把握新媒體環境下德育管理工作的新特點、新形勢、新要求等,確立新媒體工作思路,不斷提升自身信息化素養,將媒體意識有機滲透在德育管理實踐中,基于新媒體德育環境,樹立媒體化德育思想,對既有的德育模式進行重構;2.善于借助新媒體提高管理能力。新時期,特教德育管理面臨著新的環境,這無疑對德育工作者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德育工作者能夠基于新媒體德育環境,提高自身媒體素養,不斷學習、掌握新媒體技術,從而利用新媒體資源與技術優勢,不斷提高自身媒體素養、管理素養等,勝任新媒體時代特教德育工作需求。
(二)拓展德育渠道,構建雙線德育平臺
1.拓寬傳統德育平臺。特教學校要充分利用長期德育管理實踐中積淀的管理理論、方法、經驗等,拓寬傳統德育平臺,夯實線下德育平臺。除了傳統的課堂德育外,我們要充分利用活動在特教德育中的影響力,深入開展主題德育活動、德育評比活動等,并且強化德育“活動+”意識,能夠將德育活動與其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例如與校園藝術節活動、社團活動等有機結合,改變單調枯燥的說教式德育工作方法;2.構建雙線德育平臺。在傳統德育基礎上,我們要善于運用新媒體構架線上德育平臺,例如利用微信、QQ、微課等,構建特教德育微課堂、微社區,使特教德育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從而擴大特教德育效應,提高特教德育影響力與滲透力。線上德育平臺建設要與線下德育活動保持高度一致性,與線下德育活動進行聯動,例如德育之星評比活動,我們可以借助新媒體開展事跡宣傳,并開展網絡投票活動,擴大德育影響力。
(三)加強媒體監管,營造健康德育氛圍
新媒體是一面雙刃劍,它在給特教德育管理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又使特教德育面臨著新的調整,加大了媒體監管的難度。這就需要我們強化媒體監管意識,優化媒體監管方法,營造健康的德育氛圍。
1.優化媒體監管方法。新媒體環境下,學生主要依靠校園網和智能手機獲取信息,校園網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智能手機則管理難度相對較大。這就需要我們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積極采取技術處理與網絡教育雙重方法。一方面,通過技術處理,加強對媒體信息的篩查,盡量將不良的信息進行屏蔽;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媒體優勢開展媒體宣傳,借助微信、QQ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網絡秩序、網絡知識、網絡道德等宣傳教育活動,強化學生媒體道德意識,不斷提高媒體素養,從而加強學生自律;第三,要發揮學生互相監督作用,聘請學生“網警”,從而讓學生學會互相監督、自我管理;2.完善媒體監管機制。特教學校要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網絡德育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完善媒體監管機制,針對微信、QQ、微博等新型媒體環境下,學生存在的典型德育問題,制定相應的監管機制,確立誰建誰監管的思想,從媒體源頭著手,使信息源的傳播者能夠強化自我管理意識。不僅如此,還要基于網絡德育完善德育評價機制,將學生網絡德育參與和網絡道德素養納入到學生綜合評價中,并占據一定的權重,從而以評價促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從而發揮新媒體平臺在德育管理中的應有價值,營造健康的德育氛圍。
(四)創新德育方法,強化學生德育體驗
新媒體引發了人們認知變革,這就需要我們基于新媒體環境,進一步創新德育管理方法,提高德育管理的靈活性、科學性與有效性,強化學生德育體驗,從而提高德育有效性。
1.推動德育微互動。新媒體環境下,我們要善于利用微媒體優勢,發揮微媒體零碎化的德育優勢,打破傳統德育互動方法,推動德育微互動。例如,基于微媒體開展主題德育交流活動、跟帖活動,開展微評比、點贊等活動。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學生零碎的時間,而且豐富學生德育體驗,提高德育效應;2.構建德育微版塊。為了進一步擴大德育效應,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我們要善于利用新媒體構建德育微版塊,例如基于線下的德育評比活動,開辟“德育星空”,借助微板塊發布先進德育人物、德育事跡,利用微媒體的傳播優勢,用身邊的典型人物、事件影響人和塑造人,從而優化特教德育管理方法,使線下德育和線上德育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并且將點上的德育和面上的德育進行有機結合。
(五)豐富德育內容,彰顯德育與時俱進
新媒體給特教德育帶來的一個顯著變化是豐富的德育資源,教師、學生可以便捷地通過網絡獲取德育資源。新媒體環境下,我們要善于利用媒體資源優勢,豐富德育內容,使特教德育做到與時俱進。
1.深入挖掘網絡德育資源。新媒體環境下,德育從資源貧乏時代進入資源爆炸時代,我們要進一步強化德育資源意識,廣泛地運用網絡德育資源,并對網絡德育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形成適合特教德育的網絡德育資源體系。條件成熟的,可以基于網絡德育資源開發德育校本課程,用鮮活的案例作為德育素材,彌補教材德育內容的滯后性,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德育的實際價值;2.捕捉富有影響力德育信息。目前,學生獲取德育信息的渠道不斷拓展,這就需要我們基于新媒體環境,及時捕捉富有影響力的德育信息資源,利用學生感興趣、社會關注率高的事件、容易引發學生關注的事件等,將這些事件轉變為德育案例,開展深入的德育研討、交流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并無形地實施德育,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新媒體,新環境,新要求。我們要基于新媒體環境構建全新的德育管理模式,順應新媒體時代德育需求,創新特教德育管理新路徑,確立德育媒體化思維,全面提升特教德育管理有效性。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