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基良
【摘 要】基于智力障礙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特點,在語文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十分必要。教師要以游戲教育為契機,利用分層教學,找到適合每一個智障兒童的游戲方式,也是智障兒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特殊的補償教育手段。
【關鍵詞】智力障礙學生;語文;游戲教學
智力障礙學生的行為主要表現有:語言障礙、紀律性不強、注意力不集中、記憶系統不健全、多動癥、生活自理能力不強、社會交際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不強等。而游戲呢,不僅給大人或者正常孩子帶來幸福和快樂,更給智力障礙學生帶來愉快和滿足,以及輕松、愉悅的心情 ,又保證了智力障礙學生身體的健康。
游戲可營造愉悅的娛樂氛圍,一切以教育為目的的游戲都是建立在娛樂基礎上的,在語文個別化教學中滲透游戲教學,使孩子在自然而愉悅的狀態下學習,有益于開發智力障礙學生的智力;充分挖掘智力障礙學生的潛能;盡可能地補償智力障礙學生的身心缺陷,自卑心理,促使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充滿渴望、充滿期待、充滿真愛。
一、游戲促進智力障礙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濃厚興趣
游戲使智力障礙學生直接接觸各種玩具,通過自己的肌肉運動感覺和認知活動,了解玩具的性質、特征、用途等,認知玩具之間的聯系和規律,以及動作與玩具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因果關系,并形成相應的初步概念。我在教學語文第六冊33頁語言訓練二《我最心愛的玩具》時就體會到了通過游戲形式教學智力障礙學生認識玩具的性質、特征、用途,并讓他們從中選擇自己最心愛的一件玩具仔細觀察玩具的樣子和顏色,然后通過玩一玩讓孩子加深對玩具的認識,使得他們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
二、游戲培養智力障礙學生說話能力
智力障礙學生在游戲中,培養著自己的口頭語言。智力障礙學生與同伴在游戲的交流中可見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的鍛煉過程。如在教學《接待客人》語言訓練中,也是用游戲的形式來表達,老師先找個別孩子合作示范,要求孩子:語言得體有禮、動作大方協調到位;然后再讓孩子模仿剛才老師的做法練習,并理解和運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請原諒等文明用語);最后教育孩子要有禮貌。游戲的教學不僅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還從中教育孩子文明禮貌以及怎樣做人。另外,通過書面語來建構智力障礙學生的智力同樣也顯示在游戲中。如“拼音游戲、表演游戲”等。
三、游戲走進語文課堂既可以補償智力障礙學生的缺陷更能有效的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許多智力障礙學生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導致肢體不靈活甚至殘疾,低年級的智力障礙學生指揮肌肉群的神經系統機能尚未成熟,動作能力較差,使智力障礙學生在學習上的產生了極大的障礙。我們只有在課堂上滲透恰當的游戲教學來補償智力障礙學生缺陷。
如進行第六冊看圖學詞教學“課間活動”時,老師帶領孩子們到操場進行教學,跑到指定地點告訴孩子這是爬竿、這是跳繩、這是打乒乓球、這是打氣排球等活動,并示范給孩子們看,讓他們首先認識這些特于運動的名稱、特點、基本做法,然后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玩耍,老師巡邏指導看誰對自己喜歡的項目掌握得又快又好,最后表揚做得好的孩子,這樣讓孩子們都動起來,一方面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另一方面讓他們從運動中掌握活動的名稱和要領,更好地訓練他們的手眼腳的協調能力等。孩子們在歡樂的活動中度過了一節課,到了第二節課抽查認讀“爬竿、跳繩、打乒乓球、打氣排球等體育名稱,大部分孩子都會讀了,并領會了動作要領。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體育游戲教育,有利于訓練孩子記憶能力、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大肌肉群能力等,使智力障礙學生的缺陷和障礙得到不同程度的補償和矯正,并使孩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康復和知識的掌握。
四、利用游戲教學擴大孩子的視野,展示自我
如教學語言訓練“公園“時,我精心設計“到公園欣賞桃花并照相”這一情景,在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要求孩子擺出各種姿勢,讓學生分角色扮演人物,并想象都會說什么。在給孩子們欣賞桃花下襯托的美照時,讓孩子們說說桃花的顏色、形狀、桃花美不美、誰照的最漂亮等,為什么?這樣的實踐游戲使孩子加深了印象,學會欣賞和展示自我,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說話能力、自我欣賞能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五、在語言學習和訓練中滲進游戲
智力障礙學生不善于與人溝通交流,影響了師生交流和教育教學效果.可從課堂教學主陣地、日常生活主基地、課外活動主渠道著手,及時發現溝通交流的契機,有效開展訓練。如:教學讓孩子辨別動物的聲音的時候,可以通過先放動物叫聲的錄音,讓孩子聽聲音(動物的聲音),然后再放,讓孩子聽了不但要說出是什么動物的聲音,還要模仿動物的叫聲,別的孩子當評委,看誰學得最像,這樣的學習不僅訓練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助于孩子們對動物的加深認識,激發孩子們對事物的興趣。
做為一名特殊教師,在教育智力障礙學生的語文教學中,只有運用豐富多彩的游戲教學,才能把智力障礙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提高了課堂有效力。游戲給予智力障礙學生以活力,有益于智力障礙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了他們參與意識,發揮了他們的潛能,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更進一步提高了師生之間的情感。
參考文獻:
[1]《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年4月13日.
[2]鐘心微《現代特殊教育》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