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教師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革命老區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是我們革命的中堅力量,然而在后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革命老區的經濟地位逐漸下滑,由于文化底蘊、思想認識、經濟發展等因素,教育發展相對滯后。為改變這一現狀,加快革命老區教育的發展,我們提出了“紅色+專業”的卓越教師培養目標。以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論等內容為基礎,在高校教師培養中,結合社會、學科和學生的需求,構建出符合國家標準和地方特色的“紅色+專業”卓越教師培養模式。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來談一談融合、構建這種“紅色+專業”卓越教師培養模式的一些收獲。
關鍵詞:革命老區;紅色教育;卓越教師培養
引言:近年來,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將改革的觸角觸及到更廣闊的范圍,這其中就包括了革命老區。在改革開放以后,由于一系列原因的影響,革命老區在經濟發展中逐漸落后,教育發展相對滯后,但是革命老區的光榮革命傳統是十分寶貴且值得發揚的。在今天的教育改革過程中,我們應該進一步利用和發揚老區的這些價值,讓原來的革命傳統來指導今天的教學實踐,構建起紅色教育的良好教學模型,幫助我們對未來教師的教學實現指導思想和教學思路上的全面升級。
一、當前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對教學工作的目的講解比較模糊
在當下的教學體系當中,高校教育與中小學基礎教育有著明顯的分別,在專業的設置上,各個專業內部的課程有著顯著的差異,這也使得當前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一些價值觀上的問題無法統一步調。事實上,我國高校的專業教學在目的上一直是有著明確的指向性的,而對于高校專業課的內容設置,我們也有著一定的要求。對于紅色革命老區的學生來說,高校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專業化的教育,更是一個提升自我價值觀、塑造價值取向的過程,對于這一方面的學習目的和學習任務,我們在過往的教學過程中一直未向學生明確強調,導致了在專業建設、課程內容設置和具體的教學選擇當中存在很多的問題。
(二)教學與紅色之間的關聯不夠緊密
教學工作與紅色精神之間的關聯不夠緊密,最主要原因就是當前的教學工作還沒有真正明白高校教育與紅色精神之間的真正聯系。所謂紅色精神,就是產生于反封建反殖民地、拯救民族危亡期間革命先烈們在老區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前仆后繼、以弱勝強的可貴精神,是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而努力奮斗的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的指導,任何困難都能夠克服和解決,任何知識都可以因地制宜!
我們今天發展高等教育,要讓專業課程的內容能夠與現下革命老區所存在的問題聯系起來,讓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知識的傳授,與學生一起尋找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切入點,幫助革命老區真正從根本上脫離困境,發展出屬于自己的時代的新篇章。
二、構建“紅色+專業”卓越教師的培養模式的策略的思考
(一)結合社會、學校和學生的需求,制定相關標準
今天我們所要討論的是卓越教師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此所有的策略仍然要從教師的自我建設以及外部的幫助來談起。根據上文所提到的問題,我們首先要讓學生理解“紅色+專業”的指向是什么。
當前革命老區的教師教育未能夠很好地將紅色精神與教學相連接的主要問題在于:教師教育進入老區以后,并未將當地社會、學校自身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很好地結合起來。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對于實際情況有著密切的關注。比如說,學生應該在最初接觸專業時多了解老區當地的社會發展狀況,了解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在當地的就業情況、當地相關崗位對于人才的具體需求等,這樣才能夠制定更為詳細的教學策略。將這種方法推廣開來,讓所有學生形成以此相適應的學習習慣,并制定出相關標準,我們才能夠初步構建起這種教師人才培養模型。
(二)將紅色傳統融入教學當中
在初步制定了相關的紅色教師培養策略以后,教師還應具備將紅色傳統和紅色精神融入到教學當中的能力。
根據上文提出的問題,很多時候學生沒能將紅色精神很好地傳承,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在學習過程當中,沒有真正認識到知識與革命老區發展之間的聯系。通過上文所述的策略,當學生對于當地的發展以及自身所處的教育環境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后,還應該將自己所理解的紅色精神與人才的要求及自身要學習的專業內容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獲取對于自己和當地社會都有用的知識。學校方面,我們也應對學生進行定期的培訓,為未來培養出更優秀教師,并將典型經驗推廣開來,形成常態。
(三)在教學當中加入紅色實踐的相關內容
除了在課堂當中讓學生了解相關內容以外,教師還應通過實踐教學幫助學生感知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紅色精神之間的聯系。在這一階段的工作中,教師本身要先擁有實踐的經驗,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一同學習。同時在實踐過程中,鼓勵不同專業教師共同協作各展所長,開發出更適合所授課程的實踐內容及模式,幫助教師更好地引領教學活動。
綜上所述,在今天的革命老區高等院校教師教育工作中,我們要綜合更多的各種資源給予教育專業學生以支持,讓他們對所處教學環境有深入的了解,鼓勵他們將教學內容與紅色精神相融合,同時還要有組織地為他們進行專業實踐活動提供便利。通過各個方面的努力,真正讓革命老區教育專業學生了解當地的紅色教育資源和背景,在教學中獲得充足的實踐機會,使他們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成為真正的卓越教師。
參考文獻
[1] 賴宏,劉浩林.論紅色文化建設[J].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66-69
[2] 汪立夏.紅色文化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以江西省高校紅色文化教育進校園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54-57
基金項目:1.百色學院2018年度校級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革命老區本科院?!凹t色+專業”卓越教師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2018JG05);2.2018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革命老區本科院校“紅色+專業”卓越教師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2018JGA267)
作者簡介:左朝富,男,漢族,廣西百色人,出生于1967年5月,副高級職稱,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