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新課改對我國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新時代小學數學教學的需求,當前較多的是采用合作學習等形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然而,合作學習的方式雖然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水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從實踐經驗來看,合作學習的過程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很多數學課堂沒有發揮好合作學習的功能作用,甚至出現低效率的狀況。
【關鍵詞】大班額環境;小學數學;合作學習
學術界對“大班額”有著諸多的觀點和看法,但大部分學者認為不應當依據學生人數來定義大班額,還應當綜合考慮教學條件及設施等要素。隨著教育界討論與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大班額的概念也有著初步明確的界定,即以班級人數和教育部門的規定為主要依據進行界定。為了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將結合大班額的特點,簡要探討在大班額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些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
一、大班額下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合作學習趨于形式化
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來看,很多教師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號召,以及展示自身教育觀念,會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地融入合作學習的方式,無論遇到什么問題,問題的難易程度如何,就盲目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認為所有的問題都能夠通過討論的形式加以解決,然而沒有考慮到問題是否適宜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解決。這種形勢下,通常會使得學生沒有足夠的探討時間,合作學習效果一般,有些同學會積極思考,部分學生渾水摸魚,導致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難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2.學生分組不夠科學嚴謹
在展開合作學習時,就會導致學生之間的合作對象較為局限,合作小組的劃分大多是按照座位來安排的,很多都是前后排或周圍學生為一組,導致合作學習小組的設置過于固定化,大多不夠科學合理,難以實現理想的合作學習效果。尤其是在一些公開課上,合作小組更是臨時組隊,沒有相應的磨合,很難實現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的合作效果。在這種隨意分組的情況下,很難有效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和功能,合作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3.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參與度失衡
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以及觀察來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開展合作學習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熱情,很多學生愿意投入到合作學習中,積極地開動大腦、發散思維來思考和探究問題的答案,特別是一些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積極性比較高,通常占據合作學習的主導地位。但是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或不愛學習的學生,則更容易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被忽視,其中一些學生難以獲得思考空間和表達機會,而另一部分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選擇渾水摸魚的方式來逃避學習。由于學生參與度的不均衡,也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整體效率與質量。
二、大班額下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策略探究
1.掌握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的核心關鍵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學生自由分成小組,在小組成員之間展開合作,互相幫助,從而發揮小組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進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小學數學教師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真正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自己則是教學的輔助者,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評,才能發揮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吸引學生自主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進行除法運算時,部分小學生難以區分除數和被除數,適當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問題。教師可以講解課堂重難點,然后布置任務,小組合作點評形式,互相檢查。數學教師針對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結合小組實際情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幫助其樹立合作學習的信心,進而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
2.合理設置小組
設置合理的小組,常見的分組有兩種:一種是清晰小組,一種是模糊小組。清晰小組就是學生小組固定、每個學生在小組內擔任的角色及座位也相對固定,模糊小組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考試分數為依據分組。教師可以結合班級情況,兩種分組形式結合,3-5人為一組,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比如,在進行“分數”相關知識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采用清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然后設置階梯式的問題“分數的定義是什么?”有些學生由于基礎較為薄弱,接受能力也差,導致分子、分母分不清,學習效率不強,采用清晰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不同層次的小學生均得到提升。在進行題目“請折出一張紙的三分之二或者是一張紙的十六分之三”的計算時,部分學生理論知識過硬,但動手實踐水平低下,教師可以引導小組成員進行合作學習,理論知識強的帶動基礎薄弱的,動手強的學生可以和理論強的學生結合,帶動小組其他成員共同進步,從而進一步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率。
3.營造濃厚的合作學習精神
在小學數學課堂進行合理分組之后,教師應該委任合適的成員為小組負責人,以輔助教師進行小組數學學習的開展,推動小組成員數學綜合素質的提升。比如,在進行“面積”相關知識點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設置階梯式的問題,引導小組成員進行自主學習,小組負責人根據成員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層次的任務,分工合作。接著小組負責人進行匯總,教師進行適當的點評。然后展開面積計算的學習,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列出相關題目,引導小組成員團結協作,合力解決數學難題。
4.教師及時給予指導與幫助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對于小學生而言,特別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才能夠保障合作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很多教師會認為合作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不需要教師的干涉,從而讓學生放任自流,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應當加強對合作學習的認知與理解,不僅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要充分體現自身作用和職能,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合作探究中遇到的問題和阻礙,避免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向出現錯誤。教師要充當好輔助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并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與狀況,避免學生在合作學習處于混亂與迷茫的狀態,從而有效保障合作學習的效率。
綜上所述,為切實提高大班額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得到更加均衡的發展,倡導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還能幫助他們提升其合作學習的能力。作為大班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與時俱進調整合作學習的授課形式,持續關注學生的需求,及時對癥下藥,才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冠華.基于大班額背景的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有效性探索[J].讀寫算:教研版,2015(06):201.
[2]牛永斌.大班額環境下小學數學實施“有效合作學習”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7):4.
[3]齊廣平.大班額下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