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飛


摘 要:花樣跳繩是由傳統跳繩發展而來又融合眾多現代元素,是一項集健身、娛樂、趣味、觀賞和競技于一身的新興運動項目。目前該項目主要以社團活動的形式活躍在校園中。本文以小學花樣跳繩社團活動走向課程化為研究對象,結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學生學情以及花樣跳繩動作內容,初步探索,提出:1.設置合理的課程目標;2.選擇符合學情的課程內容;3.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4.建立學習評價體系四點策略,幫助花樣跳繩社團活動走向課程化。
關鍵詞:小學;花樣跳繩;課程;策略
花樣跳繩是由傳統跳繩運動發展而來的一種休閑運動形式,其具有簡單易行、花樣繁多、休閑性以及觀賞性強等優勢。在筆者學校,花樣跳繩作為校園特色活動已有3-4年時間,它的主要展現形式為社團活動。社團課程化是當前校本課程改革的熱點,而隨著花樣跳繩的普及和推廣,筆者也有意將這一社團活動走向課程化,為此做出探討及研究策略。
1 背景及現狀
1.1 研究背景
隨著國家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依據學校自身性質、特點及條件開發利用的校本課程成為改革的熱門,跳繩項目在作為我國的傳統體育項目,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花樣跳繩運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對學生要求的起點低,花樣多,難度可大可小,學生易上手,學習興趣高且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在校園中具有極高的推廣和應用價值[1]。
1.2 課程構建
在課程構建上,由班級花樣跳繩課、社團花樣跳繩課以及校花樣跳繩隊訓練課構成。每一學年第一學期,安排冬鍛跳繩比賽以及花樣跳繩規定套路比賽,比賽內容與課程內容相掛鉤。
(1)班級花樣跳繩課。安排每個年級段每周一次的花樣跳繩課,同一年級段由同一個老師負責,同時特地安排體育館作為花樣跳繩課的專用場地。(2)花樣跳繩社團課。每周三下午兩節課的社團課,由專業的跳繩教師負責,幫助社團學生學習更多的花樣跳繩動作。(3)校花樣跳繩對訓練課。每周的訓練兩課時,學習和創編花樣跳繩表演內容,負責我校花樣跳繩比賽和表演任務,宣傳和推廣花樣跳繩項目。
2 小學花樣跳繩社團活動課程化策略初探
2.1 設置合理的課程目標
以“繩彩飛揚,多彩童年”為總目標,通過花樣跳繩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花樣跳繩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增強體能;學會學習和鍛煉,發展花樣跳繩實踐和創新能力;體驗花樣跳繩的樂趣和成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合作與交往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發展情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各學段花樣跳繩課程的課程目標。設置各學段花樣跳繩課程目標如下:
2.2 選擇符合學情的課程內容
花樣跳繩動作根據其技術特點和動作結構分為以下幾類:
(1)個人繩花樣(圖一)。指一名跳繩者運用一根個人繩,按照跳繩運動的基本規律,合理運用身體姿勢的變化或人繩之間的配合,做出各種各樣花樣動作。(2)朋友跳(圖二)。指兩人以任何方式協同跳一根繩子,又叫做兩人一繩花樣跳。(3)車輪跳(圖三)。它是一種兩人或兩人以上相互配合輪流進行跳繩的跳繩方法。(4)交互繩(圖四)。兩名搖繩者分別握住兩根繩子的末端,兩個繩子向相反方向依次打地,同時跳繩者在繩子中做出各種技巧,跳繩者和搖繩者可以相互轉化的一種跳繩方法。(5)長繩類(圖5)。是花樣跳繩中所需繩具及人數最多的項目,是集體項目。經過前期收集資料與教學實踐中,根據各類花樣的不同種類,選擇符合學生學情和學生能力的花樣動作,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將不同的花樣跳繩種類編排入不同年級的花樣跳繩課中。其在各個年級段的內容安排如表2:
2.3 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花樣跳繩課程的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幫助花樣跳繩課程化的有效手段。我們摸索出適合花樣跳繩的基礎的教學方法有示范法、講解法、完整與分解法、徒手練習法、比賽法、自主創編法、游戲法。
水平一的學生,運動能力較弱,協調性較差,注意力易分散,適合示范法和游戲法的教學方法。例如在二年級的花樣跳繩課上,學習開并跳時,先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完整動作的動作方法,區別于平時的教師示范,能夠觀看一體機上本校學姐們拍攝的動作示范,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會更大,更仔細,學習的會更認真。而在練習中,當學生的注意力分散時,適時進行一個跳繩游戲,能夠馬上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會課堂,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跳繩動作。
水平二學段則適合競爭合作模式的教學,教師采用比賽法、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花樣跳繩。學習長繩花樣集體跳時,分組進行小組比賽,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提高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和練習氛圍,收獲意想不到的好成績。例如在某次3年級的花樣跳繩課上,男生組在練習過程中玩性大,多以玩鬧的心態進行練習,但當老師提出要和女生對進行一分鐘長繩數量PK時,他們瞬間緊張興奮起來,排好隊伍進行練習,甚至主動輔導跳的不熟練的同伴,以提高整組的速度。最終男生雖然斷的次數多,但因動作速度快,次數多獲勝,個人的技術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團隊默契提升。
水平三學段首選自主合作探究式。更高難度的花樣跳繩動作因為需要更多時間去反復練習,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這時,采用自由合作創編法,讓學生在已經學過的動作中,組合創編一套表演展示套路在班級或者學校各類活動上進行表演和比賽,可以刺激學生合作探究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學,主動練。例如規定好音樂和表演的時間后,給學生們1-2節課進行創編,再用1-2節課對他們的創編進行點評和改進,學生們的練習積極性增強很多,即使是最簡單的動作,也練得津津有味。展示和表演等活動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團隊合作能力也能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和組織能力,對高段的學生來說非常適宜。
2.4 建立學習評價體系
學習評價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程度,判斷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不足,查找原因,幫助教師改進教學的重要手段,在花樣跳繩課程中,倡導以多元的內容,多樣的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構成花樣跳繩課程的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包括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定量考核是在一分鐘內對學生并腳跳進行計數。一分鐘跳繩是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必測項目,它既可以了解學生的跳繩速度,又可以觀察學生的跳繩姿勢是否穩定,還可以了解學生的速度耐力和心肺耐力。定性考核是對學生本學期已學的花樣跳繩動作進行考核,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聽節奏完成動作。
3 成效初見
經過3-4年的探索,筆者學校現已初步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花樣跳繩課程。有自主編寫的教材《花樣跳繩動作等級》,共有個人繩花樣8級,車輪繩花樣2級,朋友跳花樣2級,交互繩花樣2級,每一級有8個動作,動作有簡到難。花樣跳繩課程的開設同時為我校的校級花樣跳繩隊的梯隊建設提供了保證。我校花樣跳繩隊面向2-4年級招收預備隊員,目前共有35名隊員,面向5-6年級招收精英隊員,目前共有20名隊員。同時她們代表我校參加的各類表演和比賽共計20余次,斬獲各類獎狀和榮譽。
總之,在小學階段,花樣跳繩社團活動課程化既必要又可行。設置合理的課程目標,選擇符合學情的課程內容,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建立學習評價體系,使學生學的有目標,教師教的有方法,使花樣跳繩課程豐滿立體具有可操作性。而課程評價體系的建立,既能檢驗學生的技能掌握水平,也能夠促進課程目標的完成。
參考文獻:
[1] 張治.實施社團課程化的探索.上海教 育.2004年8月.
[2] 董翠香.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1(01);79-81.
[3] 呂迎春.基于通識教育的高校社團活動課程探索[J]. 浙 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21124.
[4] 劉德章.開發校本課程資源拓展學生運動空間——學校體育學科校本課程“跳繩”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教育科學,2011(8):156-157.
[5] 喬彩玲.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 開發與實踐 [J]. 求知導刊,2016(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