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琨
摘 要:本文以國內體育產業大發展為背景,系統研究了河南省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針對現狀指出河南省體育產業目前存在的三點問題:居民體育意識嚴重落后、體育發展缺乏政府政策支持、體育產業各部門發展落后。最后提出相應建議:首要提升城鄉居民體育消費觀念、加快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擴展省內體育產業新領域、加強各領域合作與開拓創新,提高我省體育競爭力。
關鍵詞:體育產業;河南體育;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80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139-01
1前言
河南,中國的腹地,交通發達,人力資源豐厚,據統計,2017年GDP總量全國排名第五,人均GDP全國排名20,人均收入全國排名24(國家統計局);2016年河南全省體育產業總產出為817.97億元,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0.79%,低于全國0.9%的平均水平。從兩項數據不難看出,河南省經濟水平總體較落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欠佳;與此相對應,該省體育產業萌芽較晚發育遲緩,總產出占全國比例低,人均體育產出水平極微。
2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的困境
2.1居民體育意識嚴重落后
受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人均收入低無疑直接限制了居民在體育方面的開支,居民消費結構明顯多偏向于僅僅滿足溫飽以及生活必需品、社交等。但低收入僅僅是一部分原因,由于長期以來的農業經濟主導,使得城鄉居民總體上的體育意識嚴重落后,相當一部分居民認為個人體質的提升可以零投資或者是僅僅投入時間成本,比如利用晚上時間跑步,有人甚至寧愿等到生病后去醫院看病也不愿意把看病的錢投資在體育保健上,體育意識的落后不是一點半點。
2.2體育發展缺乏政府政策支持
作為中國的農業大省,河南省多年來的主要任務、主要目標放在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上。由于歷史條件、體制機制的制約,省政府工作重心嚴重傾斜,長期以來對第三產業尤其是體育產業的工作投入嚴重缺乏。現在政府部門機構設置的結構不夠科學,沒有適應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部門分工不清、職責不明,在體育發展相關領域沒有有效地合作與融合;體育產業這一潛力巨大的部門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一直被低估,沒有給予充分的政策支持。
2.3體育產業各部門發展落后
目前省內體育產業總體規模相當小,產業的組織結構不合理,分布于各個部門的發展極不成熟,導致部門之間無法形成較為穩固的產業系統。其中,健身行業與東部發達城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俱樂部員工學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場地機械比較單一流于形式;缺乏管理人才,管理模式落后;只注重拉人辦卡,后續服務嚴重缺乏等各種問題有待解決。體育彩票產業與第一名江蘇省年銷量200億元相比差距不小,反映出體彩行業規模相對較小,體育行業影響度低,體育傳媒業發展滯后等問題。
3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的破局策略
3.1首要提升省內城鄉居民體育消費觀念
在全球體育產業蓬勃發展、國內體育產業加速追趕的今天,形成國內體育產業全方面落后于國際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體育消費水平低,人們投資于體育的消費意識低。第三產業將會是未來社會的重要產業,提升人們消費于服務業的意識非常重要。
相比之下,我省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還不夠高,體育服務類消費相對于日常吃穿住行“可有可無”,可見我省居民體育消費觀念落后。省體育局可以結合其他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出臺專門政策,例如可對體育組織免稅,為體育社團提供補助金,加快體育場館設施建設,讓體育真正與居民接觸,走進居民生活之中。此外,優化體育消費結構,引導居民家庭體育消費。
3.2加快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
在體育行業中具備金融、管理、營銷知識及語言等方面能力的綜合型經營管理人才少之又少,人才的嚴重缺乏正是長期以來延緩我國體育產業化發展步伐的枷鎖。省內高校應該加大對體育院校、體育專業的投資和管理,出臺利好政策支持體育專業學科建設,提高招生標準,各重點高校充分利用政策與教育資源。高校可開設對中高級體育經營人才進行培養的學科,在課程設置方面設置體育學科結合工商管理學科的課程,將人才培養方向重點轉移,培養出一批優秀合格的體育行業從業人員。
3.3擴展省內體育產業新領域
首先,要著力把體育文化產業、體育旅游產業和體育彩票業作為重點有的放矢地發展。并著力推進較為成熟的旅游資源與獨具特色、辨識度高的文化產業有機結合,打造出在全國獨一無二的體育、文化、旅游三合一的特色產業集合。如在少林武術之鄉登封建立少林武術特色小鎮,在少林寺景區、少林武校之外發展新型特色產業,充分發掘利用少林資源。此外,焦作太極與溫縣四大懷藥結合,互相促進,捆綁宣傳,彼此促進,打造新國際品牌,攜手走向國際市場。
4結論
在全球經濟復蘇疲軟,全球體育產業依然堅挺,國內體育產業依托整體經濟飛速增長的大環境下,省內體育產業的發展仍然道阻且堅。發展和壯大我省體育產業,求變是重中之重。要依托國家對中原經濟建設的關注與支持,明確任務,切實執行“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推動“體育+”和“+體育”;抓住機遇,開拓“冰雪產業”努力使之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發展和拓展體育產業各相關領域,發揮優勢項目,讓體彩業繼續發光發熱以求帶動和推進其他領域共同進步;繼續挖掘和發展傳統體育文化資源,打造中原核心體育品牌,辦好辦大現有體育賽事,讓特色文化滲透進現代體育,現代體育發揚光大傳統特色文化;有效規劃、管理和吸引投資,吸引外資,把資源配置交給市場,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參考文獻:
[1]張振東,王翔,孫自杰.河南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優先領域[J].管理工程師.2010(03):39-41.
[2]丁建嵐.體育產業概論[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121-129.
[3]董嫚.河南省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整合及協同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7.
[4]宋亞偉.中原城市群體育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