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林
摘 要:隨著各種技能大賽的普及,對中職學校的師資有了新的要求,同時對中職學生提出了新的希望。職業技能大賽,具有行業引領作用,推動職業教育將課程與實際工作技能相結合,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職業技能大賽不僅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也促進著職業教育的進步和社會的認可。
關鍵詞:職業教育;技能大賽
一、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教師能力的提高
技能大賽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是教師。筆者所參加職業技能大賽項目是電子技術項目,該項目主要考察電子技術行業的職業標準、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等幾個方面。為了保證大賽的取得好的成績,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水平。
利用校企合作的機會,多與企業工作人員接觸,了解電子技術的各項職業標準;并且要查閱相關技術文件,充分理解國家制定的相關標準,做到有理有據。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夠很好的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而不是停留在只知空喊6S卻不知6S為何物的尷尬狀態。
多數教師都是離開校園就進入到教師工作崗位之中,缺乏相關的實踐經歷,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也非常表面,這樣的老師根本沒法培養出好的學生。優秀的專業教師需要有大量的動手實踐經驗,在實踐中結合專業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對專業理論知識再理解再沉淀,只有這樣才能對專業知識理解的更透徹。教師就在反反復復的動手實踐與思考沉淀中讓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升華。
電子技術發展迅猛,職業技能大賽也與行業技術緊密相連,這樣對教師的知識更新能力和掌握新技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能夠更好的應對這種挑戰,教師要多關注行業動態,多參與企業的生產。在了解到行業所需哪些專業技術后,便開始逛論壇查資料進行自學,同時結合實踐操作,盡快掌握新的專業技能。教師也就在無形之中使得自己的專業技能更上一步。
二、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學生的成長
大賽選手在經過技能大賽的洗禮后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成長。成長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專業技能、工作態度、學習熱情。
在整個大賽的訓練過程中,教師會傳授學生各種專業技能,然后不斷安排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在做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會去執行職業標準,將專業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同時可以不斷強化專業技能(焊接、測量、軟件操作等)。在經過大量的訓練后,學生的專業技能能夠到達一定的高度,相比普通學生有很明顯的進步。
所謂的工匠精神指的不是具有多高的技能,而是能把細節之處做到完美。技能大賽也正是秉持這種工匠精神,要求具備高水平技能的同時也能將細節之處做到很好。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求學生注意細節,長此以往,促使學生養成一種仔細且嚴謹的工作態度,這對其今后的工作是有百利而無害的。
三、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教學內容的改變
中職電子技術的教學內容多年不變,EDA技術及單片機技術等課近八年未換課本。
EDA技術所學的畫圖軟件為DXP2004版,從軟件名稱就可以知道所學內容是多么陳舊。現在電子相關企業的工程人員進行PCB的繪制使用的軟件版本為Altium Designer Summer,職業技能大賽所要求使用的PCB繪制軟件也是該版本。
另外,單片機技術所學的內容依舊是51系列的8位單片機,雖然這是基礎課程,但是在實際應用的已經非常少,現在主流芯片多為32位的ARM,在最新一屆的世界技能大賽中,也把ARM的使用納入了考核范圍。
大賽促進學校緊跟時代的步伐,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技能,我們就開設相關課程,只有不斷去適應社會變化,才能成為真正的職業教育,才能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職業人。
四、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教學設備的更新
在未開展職業技能大賽之前,各中職學校的教學設備相當落后。連電子技術最常使用的工具都是指針式萬用表、模擬示波器、十元一把的普通烙鐵。這些工具都是八九十年代所使用的落伍產品,但是有些學校沿用至今。現在社會上企業流行使用的都是高精度數字式萬用表、高采樣速率高帶寬數字式示波器、恒溫焊臺等智能設備。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根本無法對設備進行操作。
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環境就是模擬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在操作臺上配備了高精度數字式萬用表、高采樣速率高帶寬數字示波器、數字式函數信號發生器、可調直流電源等設備。各職業院校也因為職業技能大賽的普及,陸陸續續的將老舊設備淘汰,更新成更符合企業需求的技能大賽操作平臺,相關教學內容也圍繞新的設備進行修改。
五、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
職業技能大賽的考核方式是按職業崗位評價方式對參賽選手的競賽成績進行評定,并按工作任務中的各知識與技能評價點制定評分細則,這促進了我們對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深刻反思。這就要求中職的專業課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注意將基礎理論教學與專業技能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突出實訓教學環節,強化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引領職業教育“以項目為載體、工作任務為引領、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改革理念,形成了“在做中學、在做中教、教學做合一”的共識。通過職業技能大賽,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提倡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做、學、教一體化”教學方法,在教室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由被動學改為主動學,由灌輸式教育改為過程中掌握知識并轉化為能力。教學中教師由主導者轉變為輔導者,學生變成學習的主角,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等方面的能力。
六、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等都是現代職業教育的新思路,但它們共同的難點是如何吸引企業參與學校的學生培養,由于追求利潤是企業第一需求,要想實現像德國一樣企業和學校一體化教學是不現實的,技能大賽可以作為雙方合作的媒介。從近幾年全國大賽來看,許多企業為了推廣品牌,宣傳自己的產品,只要有相關的大賽,他們就會主動參與,有些還會承辦比賽,比如“亞龍杯”“維眾杯”等有企業冠名的電子技術比賽。有些還會成為贊助商,比如廣州三向等。他們可以提供比賽設備,參與命題、裁判。企業積極參與并提供給大力支持,實現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