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相較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教學更趨于個性化、自由化的方向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得到了教師的重視并積極的為其創設有利的課堂環境,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成為教學的重點。基于此,本文主要簡單的探討了發展學生個性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幾點促進小學生個性發展的相關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的體育教育人員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個性發展;地位作用;策略
引言:
個性發展是促進校學生全面發展的必備基礎條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個性教育的意義在于能夠充分的挖掘學生的潛能力,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是新時期教學的主要目標,將對學生的個性培養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第一步。
1、小學體育教學在發展學生個性作用和地位分析
1.1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有效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
在小學體育實踐教學當中會涉及到各種各樣的體育項目及游戲活動等,并且學生也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靈活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和游戲活動,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學生在參與各種體育項目、體育訓練和體育游戲活動過程中多是群體合作的形式展開,從而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人際交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以及合作意識等多個方面都能獲得有效的培養和提升,并且在體育活動中也能獲得教師及他人的認可,體會體育學習帶來的快樂及成就感,實現自我價值體現切實增強學生自信心,并讓學生個性在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中獲得有效培養和發展。
1.2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能夠在廣闊的空間中實現個性的培養及發展
對于小學體育學科來講,比對于其他課程教學具有空間上的天然優勢,體育教學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的各種場景當中,而其余課程的教學通常都在室內這就嚴重限制了學生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而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則能夠讓學生在戶外的不同場地展開各種體育活動和游戲項目等,相比其他課程教學更具豐富性、趣味性和探索性,讓學生在廣闊的活動空間中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創造力,切實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能夠依據自身喜好選擇相應的體育和游戲項目,在自由愉快地氛圍中展開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并且在教師的引導及組織下,學生思維更加活躍能夠與身體鍛煉緊密結合,從而讓小學生個性獲得有效培養和發展,為小學生個性化的養成及釋放提供良好條件。
1.3讓學生在體育教學匯總身體素質及思想意志品質獲得有效鍛煉和培養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體育訓練、體育活動和游戲項目等,學生在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及體育技能的同時,身體素質也能夠獲得有效的鍛煉,除此以外,學生在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體育活動中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實現愉悅身心的目的,讓學生能夠在身心愉快地投入到生活和學習當中去,保持心情愉快提高學校效率推動學生積極健康成長。最后,在體育教學中也可向學生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思想道德素養。比如,在引導學生參與足球、籃球等團隊型體育活動時,學生則能夠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切實培養團隊協作意識,懂得與人合作、齊心合力、拼搏進取、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2、推動學生個性化養成及發展的小學體育教學對策探討
2.1在體育教學中重視情境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體育學習需求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體育教學內容和學生體育能力及特點,盡量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體育學習情境,從而有效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化養成及發展。特別對于在體育課堂上表現積極和體育能力較強的學生尤為重要,將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后,體育課堂氛圍也更加活躍,可以有效感染其余學生從而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為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盡量豐富教學內容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收單,注重學生身心方面的動態變化及實際需求,繼而針對性的依據體育教學具體情況設置充滿趣味性的、滿足學生體育個性化學習需求的體育教學內容,同時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更具教學具體需求靈活合理的選擇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到體育教學情境當中來,讓學生在體育情境中愉快的展開體育學習和訓練,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的養成及發展。
2.2充分體現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個性化培養和發展,其首要前提就是應切實體現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展現自我和表達的時間與空間,同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贊揚調動學生積極自主性,使學生在自由愉悅的體育課堂中積極主動的展開學習和探究。并且也應確保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探究性、專業性及知識性,同時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打造良好條件和環境,從而推動學生個性化養成及發展。
2.3應不斷優化各革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
在小學體育實踐教學當中,教師應與時俱進的轉變教學理念,將‘以學生為本’教學理念切實落實到具體教學工作當中去,同時應更具小學體育教學具體學情、教學特點、學生體育能力、興趣愛好特點、心理特征等多個方面不斷優化和革新體育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手段促進小學生個性化的養成和發展。比如,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分組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
結束語:
個性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個人能力,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的個性向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通過體育活動促使學生積極的表現自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實踐中積累培養的經驗,更要通過自身正確的言行影響學生、引導學生。
參考文獻:
[1]王樂業. 試論個性化培養模式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1(7):16-18.
[2]施愛萍. 展個性,促發展——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化培養[J]. 學子:教育新理念, 2014(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