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平
[摘要]目的:討論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實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將實行人性化護理的患者作為實驗組,將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結果:對照組的護理滿意率小于實驗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小于實驗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大于實驗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結論:在實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中使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護理滿意率,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改善生活質量評分,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手術室;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5-0154-01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的提高,傳統的護理不能滿足患者以及醫生的需要。特別在手術室中需要搶救危重癥患者,護理工作非常繁瑣,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一旦出現差錯,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手術室中使用人性化護理,以患者為中心,減少患者手術應激反應,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率。本文中選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實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100例我院實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將實行人性化護理的患者作為實驗組,將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實驗組患者有女性50例,平均年齡為35.9歲。對照組患者有女性50例,平均年齡為36.1歲。
1.2方法:在實驗組中使用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巡查,并講解手術注意事項,疾病的相關知識等,增加患者對疾病以及手術的認知,緩解患者的應激反應。在手術中,護理人員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并安撫患者的情緒,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實行溫馨護理。在手術后,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回病房,需要檢測患者的血壓,血氧飽和度,脈搏,心率等生命體征。護理人員在進行查房時,需要態度和藹,使用規范用語,關心患者的情況,讓患者感受到關懷。在對照組中使用常規護理干預,在此不做贅述。
1.3觀察標準: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生活質量評分的情況。
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統計本文中出現的數據,其中生活質量評分為計量資料,實行T檢驗;護理滿意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為計數資料,實行卡方進行檢測。在P<0.05,差別較大。
2結果
2.1兩組的護理滿意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的情況:對照組的護理滿意率小于實驗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大于實驗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
2.2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的情況:對照組的軀體功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情感功能評分,角色功能評分分別為(61.54±1.36)(62.55±1.43)(60.34±1.55)(63.43±1.44)(64.28±1.73)。實驗組的軀體功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情感功能評分,角色功能評分分別為(80.22±1.58)(81.73±1.53)(82.46±1.85)(85.88±1.73)(84.26±1.63)。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小于實驗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
3討論
手術室是醫院中的特殊的科室,在手術室護理中需要高度集中精力,防止出現差錯,預防護理風險發生。在手術室中醫療糾紛發生率比較高,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在手術室護理中使用人性化護理,以患者為中心,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法律意識等。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全面,系統,貼心的護理服務,促進患者康復,減少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
根據研究發現,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小于實行人性化護理的患者,比較差別較大(P<0.05)。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小于實行人性化護理的患者,比較差別較大(P<0.05)。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大于實行人性化護理的患者,比較差別較大(P<0.05)。楊永梅等研究的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中結果與本文相似。
綜上,在實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中使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護理滿意率,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改善生活質量評分,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