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文強
本文簡要闡述了“問題導學”這一教學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內容,剖析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與弊端,強調了“問題導學”模式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對基于“問題導學”模式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提供了理論借鑒。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數學這一門學科所蘊含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與影響。小學階段是每個人人生中重要的啟蒙階段,如何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成為許多小學數學教師思考和研究的課題,“問題導學”模式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方式,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有效思路。
一、問題導學
“問題導學”是一種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的教學模式,“問題導學”模式要求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歸納出重點、難點與疑點,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具體學習情況,在進行教學時,不斷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對問題進行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答案。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模式,不斷地向學生提出問題,可以持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問題導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的過程中,進行邏輯思維的鍛煉,提高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充分掌握課堂知識,鞏固知識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
因此,“問題導學”這一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作用。
二、小學數學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重要的啟蒙階段,小學生在這個階段學好小學課程,有利于為小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互聯網時代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要求人們要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一定的數學知識,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精神,從而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水平,促進自身未來的健康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奉獻。數學這一門課程,在小學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成為許多小學數學教師追求的教學目標與艱巨任務。在小學學習階段,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數學學習的有效性,不僅能夠掌握數學知識,而且能夠養成良好的數學習慣,這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優良素質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因此,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前期,充分地研究教材,然后提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讓學小學數學的教學能夠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活力。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弊端
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仍存在著諸多問題與弊端。
(一)教學方法過時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往往采用板書展示、知識灌輸等傳統的教學方法,給學生講授數學知識,這不僅忽視了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數學教師也不了解小學生的知識學習情況,不知道小學生具體掌握了哪些知識,欠缺哪些知識。除此之外,單向的知識灌輸的傳統教學模式,也難以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小學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分散注意力,從而制約了教學效果的提高。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打好學習基礎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呈現單向無反饋的教學模式,枯燥的學習課堂很難讓學生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狀態。因此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模式,盡可能選擇多種途徑方式、多種教學方法來提升課堂效率,比如教育游戲,這種游戲式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興趣,感受到學習中的趣味性,從而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二)教學模式落后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受傳統的教學模式理念的影響,仍有不少小學數學教師采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具體體現在,在完成了課堂教學后,小學教師就直接給小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或者直接讓小學生進行下一輪的預習。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大多單向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反饋較少,學生不能夠有效的參與到課堂之中,這種枯燥的學習氛圍,并不利于學生的高效學習。教師要注意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積極的學習環境,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能夠變得具體形象,從而在多彩的教學環境中開展教學。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較為分散,所以教師要能夠通過加強對于課堂的控制促進學生的注意力集中。
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小學生往往會生搬硬套所學的案例知識,套例子來完成課后作業,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而在考試和實際生活中,小學生難以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制約了小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也不利于小學生思考能力的鍛煉與增強。
而小學數學教師直接給小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小學生并不清楚下一輪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往往陷入盲目預習的狀態,只會把教學內容簡單過一遍,不僅降低了預習效果,也不利于小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融入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之中,繼而,學生的注意力就能夠在教師的引導過程中投入內容學習上,通過寬松的學習氛圍,能夠促進學生開動腦筋,促進問題思考,這將能夠有效保障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四、基于“問題導學”模式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做好自主預習工作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具體學習情況,結合要進行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制定好課堂提問的教案。并且小學數學教師要準備與設計好問題,讓小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預習。并且搜集好小學生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產生疑惑與問題,在課堂上引導小學生對自己提出的疑惑與問題進行探究。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加減方程的教學時,先讓小學生對課本里的加減方程案例進行自主預習,并提出與案例相關的問題,讓小學生進行自主思考。
如課本案例中,在跳高比賽中,獲得第三名的小剛說道:“我的跳高成績是1.39米,比第一名小軍少0.06米。”求解小軍的跳高成績。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提問小學生:如何設置方程的未知數?未知數用什么字母表示?如何用含有未知數的方程表示小軍的跳高成績?如何求解案例問題的答案?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自主預習,讓小學生對即將要進行學習的數學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為更好地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打下基礎,讓“問題導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課前起到前瞻性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學會獨立地思考、解決問題。
(二)“問題導學”在課堂中的應用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基于“問題導學”模式,利用問題幫助小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提高小學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與信息》的課堂教學時,可以先問小學生一些生活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急救、火警、消費者投訴的電話號碼分別是多少嗎?”小學教師通過對生活常見的數學現象進行提問,不僅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也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向,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基于“問題導學”模式,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延伸,進行新知識的教學與學習。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圓臺的數學知識教學時,可以先問學生一個關于圓的問題:“圓跟三角形、正方形相比,有什么特征呢?畫一個圓需要知道圓的什么數據呢?”并且利用教學工具,用粉筆在黑板上點出一個點,圍繞著這個點均勻旋轉一圈,畫出一個圓,從而引導小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
在小學生回答出“圓的特點是沒有邊,要知道圓的半徑和圓心才能畫出一個圓”的答案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圓臺,繼續向小學生提問:“我們可以把這個圓臺看成是幾個圓相疊加呢?圓臺的上圓和下圓的半徑和圓心有什么關系?我們怎么用圓畫出一個圓臺呢?”小學數學教師利用圓的知識,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回顧與溫習,并且順著學生的思路,向小學生講授圓臺的幾何特征與相關的數學知識,不僅有利于幫助小學生總結數學知識規律,在考試中能夠熟練地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題,也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思考與探究能力。
(三)鼓勵學生提問,能夠對知識產生質疑精神
我們都知道牛頓被蘋果砸中,發現了萬有引力的故事。質疑,是一種新的問題學習的開端。俗話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提問,通過引導他們提出各種問題進而激發他燜雞一步的探索思考,這是培養創新意識的起點。在數學的學習中,我們會經常使用情境創設的方法,這將會促使更多的學生提問產生,“為什么規定四年一閏?”“為什么2月只有二十八天?”“為什么有的一年366天?”這些問題在教學中都有可能被問到,教師要能夠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問題導向”盡可能幫助學生解答,但是出現的一些擾亂課堂秩序或者影響課堂進度的提問,教師可以和學生商定在課下處理。由此,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能夠讓思維始終處于一種活躍的狀態,這將會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
(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積極進行問題思考
在小學時期,是學生思維養成的關鍵時期,通過對數學思維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從宏觀上看待數學問題,并且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夠多角度多層面地進行思考。
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比如教師在講授“方向與位置”一節內容中,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可以采用“問題導向”激發學生思維方式,促進學生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在這一章節中典型的特點就是文字表達過于繁瑣,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文字換成圖像,這種方式可以更加直觀地展現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畫圖的方式讓學生對位置和方向能更好地辨別理解,這種方式也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這種方法同樣也可以用在數學的問題應用題解題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應用題的題干問題,可以先引導學生對題目已知條件進行梳理,對提干中的條件通過用已知求未知的方式或者通過反向推導的方式得到想要得到的結果。也可以使用從整體看部分的方式,在整體中將各個要素進行割裂和對比,也可以用這種思路來解決數學中的應用問題,這種“問題導向”的方式在幫助我們進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在進行積極思考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五)基于“問題導學”模式進行課后總結
小學數學教師在完成一節課堂教學后,可以向學生提問:“在這節課中,你們學到了什么?”鼓勵小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這節課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這不僅能讓小學數學教師了解到小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從而在下次教學中幫助小學生掌握所欠缺的知識,解決小學生知識短板問題,從而幫助小學生完善數學知識體系,鞏固數學知識基礎,從而提高數學學習成績,增強邏輯思考能力。
五、結語
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問題導學”模式的基本概念與內容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小學生做好自主預習工作,在課堂上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在課后基于“問題導學”模式進行課后總結,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幫助小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與思考能力,促進小學生未來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