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麗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德育工作為五育之首,決定著教育的方向,培養什么樣的人,新時代在新課標下怎樣實施德育教育,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教育工作者的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本人就自己的教育實踐談幾點休會。
一、要有“亦師亦友”新師生關系
新時代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根據學生的身心發的特點,俯下身子,交心交友,真誠對待!以好朋友的語言溝通交流,學生會感到自身的人格價值,享受到他的應有的權利和尊聲,學生就能自由充分發現自已,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真正體驗到自己作為學生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從而心悅誠服接受教育,自我教育,相互教育。
為達到這一目的,我因勢利導給學生課上課下學習活動方方面面充分發揮機會,“我能行!”,“我真棒!”……實施民主管理,責任承包制,責任到人,人人有責。
二、要有“師恩無私”的愛心情懷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
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這樣才能公平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的關心,班級的溫暖,從而健康快樂的成長。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學,學有所得,因材施教。教學中設計預案,分出層次,指導教育。
對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讓他們在新課標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完成課堂的任務之上,增加難度,擴大視野,充分利用他他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行創新式學習,自我做主,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總結出自我高效學習方式方法。對于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主動幫助,從談心溝通開始,查找問題原因,是底子差,還是上課分神,或是意志力不強等,逐一診斷,對癥下藥。個別輔導,結成幫扶對子,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興趣,增強解決問題的自信心、耐心和決心。對待平時違紀的學生,從不放棄嫌棄,給予寬嚴有度愛,從不大聲訓斥,也不叫到辦公室教育,更不能向家長告狀或找其來校批評,保護其自尊心,而是促膝談心,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真心悔過,關心熱愛班集體,對照中學生日常規范,文明公約約來自己,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更要“行己知職”,“至于至善”的境界。
只要教師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學生身上,用欣賞增話不生自信心,用信任村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要有靈活多變的教育方式方法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面對教育的對像不同而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也不一樣。德育教育應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
比如,微笑教育,賞識教育,體驗教育,誠信教育等,對不同的問題生,教師也要動腦筋,想辦法,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取得意外收獲。
就拿賞識者教育來說不只是不吝嗇贊美之辭,它要能點完學生內心的火花,所以實施賞識教育要求老師知多了解學生,到學生中去,隨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同時,對學生要進行連續性的觀察、了解、幫助,認真發現他的每一次進步。另外,還要得到家長的配合,以達到家長、老師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在實施賞識教育過程中,也要讓學生發現自已的不足,正確對待成績和不足。
新時代下的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教育新知,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教師要有思想自信,實踐自覺,用良好的道德情操,去影響學生,用學識和能力一去感召學生。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不斷提高道德修弄,提升人格品質,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
但是,賞識不是濫用,針對那些性格內的,膽小怕事,不善言詞的學生,多肯定,鼓勵,其它外向性格適當適度的賞識,多提新求,克服不良不習慣。在教育過程中提高學生觀能動性,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方法。
四、要有人格魅力感召學生的品德
教師如果具有內在的人格魅力,就會擁有熱情奔放、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等優秀的質,就能優化師生關系,從而起到榜樣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為此,我認真鉆研教材,熟悉課程標準,控掘教材中的德育成分,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從而使教學過程充滿了情趣和活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的的文化知治增多了,也培養了他們的嚴謹治學的優良品質。
總之,只要建立和諧的師生系,真誠孫待學生,嚴謹治學,只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準,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只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就能使他們的思想品德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