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剛
摘要:體育課程改革已在我市進行近幾年時間,其進程如何呢?很明顯體育課程改革給我市體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體育教學目標的確定,體 育教學內容的選擇,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體育教學方法與模式的創新探究,所有的這些都有力地推動著我市體育課程的進程。師生關系的情況如何,會直接影響著我們體育課程改革的進程,制約著體育課程標準的貫徹實施。
關鍵詞:體育課程改革;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和諧對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和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將產生直接的影響,作為體育教師在課堂中應積極創造和諧關系。體育是一門以運動實踐為主要內容的課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一起訓練、運動、游戲、競賽,課堂教學實質上就是師生同歡樂、共患難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和諧師生關系,不僅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如何來設計一節體育課才能使學生所接受、所喜歡,就看體育教師的能力水平如何,所以實際從表面上來講,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親 和程度,教師與學生關系比較密切,就說師生關系好;教師與學生關系比較疏遠,就說師生關系差,而進一步來講,也就是從本質上講,師生關系的關鍵就在于教師的“德”與“才”,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是體育課程改革的需要。
1.1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需要
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手段,體育課堂教學是體育課程改革的陣地,是實施體育課程標準的主要途徑,在教學中如果出現冷漠、緊張、對立的師生關系,教師能很好地進行教學,學生能很好地學習嗎?由此可見只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學生就會從內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可愛,就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你的體育課,這樣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研究新課標,就留有較大的空間。
1.2 良好有師生關系是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的需要
體育新課程標準要求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弘揚學生 的主體精神,這樣在體育教學中就必須培養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學習與鍛煉的好習慣,師生關 系好,學生在課堂中就表現得積極主動,為了贏得教師的認可和贊賞,就會自覺地去學習鍛煉,反之,如果在體育課堂中氣氛嚴肅、沉悶、壓抑,學生就會表現得緊張、呆板、被動,根本上不可能生動活潑,也不可能主動去進行體育學習與鍛煉,教師只有和藹可親,寬容豁達,學生才有可能生動活潑起來。
1.3 良好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需要
在體育課程改革中,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創新,就要打破常規,創新,就要獨出心裁;創新,就必須要有創新的激情。所以應讓學生在一個寬松、活潑的環境中來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關在籠子里的鳥,即使再聰明,關了一段時間后也會變傻。所以教師要創設情境努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和創造思維,師生共探討。
1.4 良好師生是對學生嚴格要求的需要
嚴格要求是實施一切計劃的保證,也是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但由于我們往往對嚴格要求理解不徹底,就會出現了體罰與變向體罰學生的現象出現,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即有的教師認為這個同學上課調皮搗蛋,而換成另外一位教師上課,卻覺得這位同學還是挺認真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很大程度就是對嚴格要求的曲解及師生間的關系。
2.1 要敬業愛生
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學生是對一個教師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創建民主、平等、和諧、信任師生關系的基礎,一個教師如果只熱愛自己的職業而不熱愛自己的學生,那是當不了好教師的;一個教師如果只熱愛自己的學生而不熱愛自己的職業,那是教不好學生的,做為一個體育教師,既應熱愛自己的職業,又應熱愛自己的學生,用自己的技能,用自己的人品 ,用自己的智慧,去關愛自己的學生,學生將會知恩圖報。
2.2 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發展的主體,學習與發展是學生的權利,強調課程要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才能得到發揮,體育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以學生為主體就是在體育教學中,在課程改革中要用不同的目標,不同的規格,不同的要求區別對待學生,教育學生。因此正確認識,重新評價,積極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創造師生關系的關鍵。
2.3 真誠對待學生和尊重理解學生
人本主義教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卡爾·羅杰斯認為:真誠、尊重、理解是和諧人際關系的三大要素,體育教師在教學前、中、后,對待學生都應以誠相待,應盡量尊重學生的選擇,理解學生復雜的心理變化,在課堂中有時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情緒都應努力去才幫助他,理解他,特別是對體育差生的理解。這樣學生也才會尊重教師,而不應挖苦、諷刺、打擊學生,這樣只會使師生間的矛盾激烈化,理解是溝通關系的橋梁。
2.4 因材施教 區別對待 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體育課程改革中,要充分注意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差異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以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否則,學生就不會喜歡體育課,也就不會主動參與體育活動。教學在保證目標實現的條件下,一切圍繞學生,體育教師應虛心、謙遜地聽取、接受、采納同學的意見,然后分析綜合,這樣不但會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又可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受益。
愛因斯坦就過:“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首先是學做人,其次是學本領,如果學生對教師的為人和學識產生懷疑,那是師生關系中的最大不幸,所以教師必須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淵博的學識來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 "以學生發展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這種新理念越來越被貫穿于體育教學中。新理念要求教師教學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寓教于樂,學有所長。我們運用優勢視角,發現學生的體育優勢,將他們的自身發展特點與體育教學相融合起來,安排針對性強的適宜的教學方式,達到體育教學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目標。體育教師應該有科學、人文、敬業的精神態度與高尚情懷,每位體育教師應有偉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服務獻身精神,把自己的智慧無私地奉獻給學生,爭做體育課程改革的先鋒。
參考文獻:
[1]初中體育教學創新探析[N]. 李進森. 發展導報. 2018-11-30 (020)
[2]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傷害事故的防范策略[N]. 吳玉霞. 發展導報. 2018-12-04 (019)
[3]新課程初中體育教學芻議[N]. 李舉軍. 山西青年報. 2018-09-29 (003) [4]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整合的價值研究[N]. 孔娥. 發展導報. 2017-04-28 (027)
[5]淺談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作用[N]. 李榮和. 發展導報. 2017-04-28 (029)
[6]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初探[N]. 陳勇. 貴州民族報. 2017-07-26 (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