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如今社會對于一些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開始有了更高的計算機水平要求,使得計算機水平成為對學生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進行衡量的一項標準,對于相關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來說,其主要的培養目的就是培養一些實踐操作能力強的學生,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在未來的崗位當中可以將技能和知識全部地發揮應用,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文章就計算機基礎教學當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從而提出針對性的發展策略,使得各個中職學校能夠不斷培養出一些實踐型人才,為社會人才儲備做出貢獻。
關鍵詞:教學策略;計算機;實踐型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我國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整體社會信息化程度也開始逐漸增加,因此,很多社會企業開始要求非計算機專業的學業也能夠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能水平,并將該方面內容列為一項對學生素質水平衡量的重要指標。所以,我國很多學校都開始提高對計算機專業課程的重視。而開設計算機課程也是我國各個中職學校進行人才培養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特別是對一些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需要增加自身的計算機應用和實踐能力,并且將其作為重點學習內容,從而增加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就業競爭的能力,因此,在實際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使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能力水平同時,促使學生能夠實現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1、計算機基礎教學面臨的主要困境
1.1 生源水平參次不齊
現階段,很多學校的生源水平非常的參差不齊,一般為參加中考、免試注冊生等,故不同的生源地當中的學生自身的計算機的基礎能力水平有著一定程度的差異性[1]。因此,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因材施教、積累經驗,對于水平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1.2 不同專業缺乏不同側重點
計算機課程作為一項公共課程,所安排的課時以及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但是很多專業不同的學生在畢業之后,所應聘的崗位對于計算機的要求以及相關的特點有著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能夠凸顯出自身專業的重點及特點內容,并將該內容與計算機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對此,教師在進行講授過程當中也需要對這點進行深入考慮,對相關企業的需求進行分析,之后對計算機基礎課程以及其整體的側重點都要進行區分。
1.3 實驗上機課時偏少
按照相關的計算機教學大綱,計算機課程的內容一般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InternetExplorer、PowerPoint、Word、Excel、Windows操作系統等。因此,教師在講授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過程當中除了要對計算機的基本概念以及基礎知識進行講授之外,同時還需要講授一些網絡應用、操作技巧、軟件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從而能夠對學生自身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培養,但是在實際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學校對于計算機課程的課時安排過少,使得很多內容都沒有辦法進行詳細的講解[2]。
2、基于實踐型人才培養目標下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具體策略
2.1 針對生源差異,采用“層次化”教學方式
對于不同生源的學生來說,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也會有所差異,這需要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專業特點,設置相關計算機教學內容,同時教師也要解決一些計算機基礎非常差的學生,為這些學生多多普及一些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另外,對于一些計算機能力非常好的學生,也需要加強對計算機相關技能的學習。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特點來進行分層教學工作。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提前對練習題進行準備,其中一部分是需要學生在課堂當中進行完成的,剩下的則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特點,將其布置給基礎較好、有能力完成的學生。這樣很多學生都有一定的任務,在上課期間也會能夠獲得收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當中也能夠避免出現有的學生跟不上,有的學生沒有學到新知識的情況。
2.2 針對不同專業,采取“基礎模塊+專業模塊”教學方式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師所講解的一些計算機的知識點,主要分為專業模塊和基礎模塊,其中基礎模塊只需要學生能夠掌握一些相關的基礎內容。但是專業的模塊則需要教學結合不同的專業內容來進行一些更加深入的講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要通過“專業模塊+基礎模塊”的相關教學方式進行講授,例如,對于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來說,教師需要利用PPT來展示一些國際知名的服裝設計,并讓學生以此為基礎進行重點編輯練習。而文秘專業的可以著重練習文字錄入速度,財會專業重點練習Excel當中的數據處理,從而根據學生的專業對學生計算機能力進行培養。另外,教師在上課的過程當中可能沒有辦法兼顧所有的學生,因此,教師在進行觀察之后,可以讓一些基礎能力非常好的學生幫助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進而讓學生能夠共同學習,相互幫助,然后發揮出學生主體的作用。
2.3 強化實驗教學
學生自身鉆研和實踐也同樣是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教學內容上與實踐教學相比較理論教學還要更加重要。通過計算機的實踐操作能夠對學生獨立獲取知識以及動手能力進行培養,并且想要增加計算機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首先就需要強化計算機的實踐教學。在進行計算機的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積極的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更加主動地去鉆研和練習計算機,出現一些問題之后,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教訓、以及相關的學習方式,這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計算機知識的掌握能力,還可以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創新性進行培養,促使學生實現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3、結論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使用一些能夠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方法,從而讓課堂教學更具有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的同時,通過鉆研實踐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最終對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進行全面培養,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穎,王巧玲,王春紅,etal.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與實踐[J].科技風,2018(12):60-60.
[2]馮奇.新形勢下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J].數碼世界,2017(10):288-288.
[3]秦忠.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轉型探索與實踐[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