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平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鉗工實訓課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理論與實踐“學做合一”的目標。本文闡述在實訓教學中專任教師提高鉗工教學質量的幾點做法,旨在又快又好地培養既有一定文化知識又掌握一定技能的中職鉗工人才。
關鍵詞:中職鉗工質量
《鉗工工藝》是中職理工類學校開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能課,它的內容包括了平面劃線、鉗工、銼削、鋸削、鉆孔、擴孔、鉸孔、攻絲、套絲、刮削及復合作業,以及常用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等。有些學生認為現在是智能自動化時代,智能是將來發展的方向,自己所學的敲敲打打,磨削,鋸鑿已經過時;部分學生感覺鉗工實訓枯燥乏味,機械單調;還有些學生認為鉗工實訓很辛苦,不想繼續學下去。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我作為一名鉗工實訓教師,首先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目前教學際出發,針對實訓內容進行了整合。通過一個學期實施以來,效果顯著,改變了某些學生原來胡消極態度,變成積極參與實訓,為將來鉗工考工打下扎實基礎。
一、想辦法化鉗工實訓項目的不利因素變為積極因素
影響鉗工實訓質量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就是要考慮鉗工實訓項目本身學科特點的不利因素。所以,鉗工教師要對鉗工實訓項目的本身不利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如:
1、鉗工訓練所用設備和工具比較簡單,如:銼刀、手鋸、鋼尺、錘子等,這些設備和工具對部分中職學生沒有好奇心。但通過對這些工具的展示,特別是教師將一塊或幾塊工件組合成為一種玩具,或通過鋸、鑿三兩下制成一件有意思的工件,告訴學生這些工具雖單一,簡陋,但能制作非凡有意義的工件。還是能引起絕大部分學生的興趣。
2、鉗工訓練勞動強度大。鉗工操作技能的形成必須要通過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所以教師要分配好任務,勞逸結合,復雜耗時的要多步驟,或幾人共同協作,同一技能的鞏固要長短結合,周期鞏固,或變化模式進行訓練。
3、鉗工訓練時聲音大,環境差,易使學生感到心煩意亂。為此,一般將一個班級三四十名學生分成兩批或在兩個實訓車間進行,必要時戴上耳塞。
4、鉗工效率低,進度慢。要銼好一個平面需要多次反復進行,有時一上午也銼不平一個工件。對此,教師要適當督促,讓優生與差生搭配,相互幫助,循序漸進。
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鉗工實訓質量:
影響鉗工實訓質量提高的因素,另一個就是學生主觀方面的原因,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專業老師針對鉗工課題的特點,認真解決學生思想存在的問題。
1、思想教育——是提高鉗工實訓質量的基礎。教師向學生介紹,現代高端精密的設備,還是通過鉗工組裝的。我們現在運用銼刀,鋸工等都是練習基本功,裝配技術不是一學就會的,而是鉗工經驗慢慢積累的過程。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級鉗工技師胡雙錢;港珠澳大橋沉管鉗工管延安;中國載人潛水器的精密組裝鉗工顧秋亮,都成為我國著名工匠大師。讓學生懂只要掌握技術,就不怕失業。一份根云一分收獲。教育學生在實訓中不怕苦、不怕累,勤學苦練,扎扎實實地掌握操作技能,為提高實訓教學質量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在訓練操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實操態度不端正的個別學生,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和引導,認真做好思想工作,防止拖后腿。在教學實踐中把思想教育貫穿于實操教學的全過程,增強了學生實操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中明顯地出現了“三多三少”的局面,即感到鉗工實操時間短的多了,刻苦訓練的多了,精益求精的多了;思想重視不夠的少了,請假的少了,應付的少了。
2、教學方法有趣---吸引學生學習。在鉗工實習教學中,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教學,讓學生學中做,做中“玩”,“玩”中學。學中做就是學生按照課上老師講解的內容,通過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動腦,做出符合要求的工件來。做中玩,即在鉗工訓練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到輕松,像玩一樣愉悅。但注意,這里的“玩”不是指孩子那樣嘻戲,隨意。教師既要保證學生像他們平時玩那樣輕松,又要認真負責地做,在玩的過程學到技能。因此,對于中職生教學,實訓老師要有高超的管理技巧和教學水平,不僅掌握直觀教學、多媒體教學、參與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還要結合當堂課來選擇一種為主或幾種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教學語言要簡練,講解要生動,風趣幽默。另外,教師還要要有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你,聽你的話。這樣的實訓教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其鉗工水平再差也不會差到哪里。
3、科學訓練——是提高鉗工實訓教學質量的保證。常說,苦練不如巧練。訓練效果與訓練時間有關系,但并不絕對與時間成正比。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果,是實訓教學中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學生體能普遍不足的情況下,科學合理安排訓練尤為重要。如:我在“鏨削”課題練習中,穿插“游標卡尺使用”這一課題;在“銼削”課題練習中,穿插“劃線”課題練習;在“鋸削”課題練習中,穿插“鏨子的刃磨”練習。主要出發點為:變整天單調、枯燥的基本技能訓練為穿插訓練。這樣學生得到了休息,體能得到了恢復。有時,特殊原因,鉗工實訓安排兩節課,一般學生對此很反感,但此時,教師在第二節前來個幽默或笑話,學生就能愉快接受。如,下節課我們依舊請“大龍蝦來干我們的活”意思是繼續上鉗工課,學生開懷大笑,就能愉悅地接受第二節課的訓練。最重要的是注重穿插教學,很容易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學生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習,在實習中去體會理論,檢查理論,以實現學生較快的掌握鉗工基本技能及鉗工工藝學理論。
4、分層教學——提高鉗工實訓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學生素質有差別,體制有強弱,接受能力也有快有慢,因此,要區分層次,根據學生的體能、素質的不同,制訂不同的訓練考核標準,實施分層次教學,既讓體力充沛、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又讓體力不足、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吃得了”,調動和維護好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比如對體能較差的學生可以在教學大綱規定的范圍內適當降低標準要求;要求體能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加大鉗工量、提高鉗工精度等。
總之,提高鉗工實訓質量對于提高中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有重要的意義,鉗工專業教師只要肯花時間、善動腦,全心投入,像陶行知先生所說:“人生為一大事而來,做一大事而去。”我堅信學生鉗工是一定能學好的。
參考文獻
[1]梁耀華,淺談中職學校鉗工教學,[J],中國學術期刊網,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