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普遍使用,有效推進了地理課堂教學,信息技術與地理學科的組合,成了新課程改革必然的選擇。在課堂教學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我們的學生觀、發展觀、知識觀等在課堂確實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作為一線的任課教師,我們的感受應是最直觀、最深刻的。
【關鍵詞】地理課堂;信息技術;教學
一、從學生學習發展的角度來看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
我們面對的是被社會上稱為“00后”的孩子,好奇心強、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他們個性張揚,極力表現出與眾不同的一面。但同時很多孩子學習易焦慮且承受挫折能力弱,幾十個孩子的課堂,每時每刻都可能有故事發生。大多數學生很小就接觸并掌握一些信息技術。在課堂上適當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充分關注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和經驗背景的基礎上,抓住這些孩子的特點,用他們易于接受的、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與學生們一起發現、交流、探討,從而使學生從地理角度提升認識。
二、在備課過程中對信息技術的利用
地理學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和人類相關的地理知識,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因此地理教學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它既有非常感性直觀的知識內容,又有較為抽象難懂的空間關系。我們初中的地理課內容豐富,知識點眾多,研究的又是與學生生活經驗最為緊密聯系的內容。信息化教學為地理網絡課提供了教學條件,在備課中應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完成每堂課教學的任務。在講地球自轉、公轉,氣溫、降水等難理解的內容時,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動態演示,讓學生更直觀地去感受,從而達到掌握的目的。在講地形、人種等特征時,多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景觀圖片、人文圖片,直觀感受到地貌的不同。備課中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搜集大量資料,這樣,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才能向學生提供有用的圖像、數據、圖表、案例等感性材料,幫助學生完成從認知到感知的這一過程。在備課過程中,最好將課堂內容制作成生動實用的課件,為課堂高效的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三、信息技術與地理課堂教學相結合
(一)直觀感受,激發學生興趣
現在使用的新課標教材每單元都有精煉而優美的語言、生動的圖片或有趣的問題,在課堂上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些獨具匠心的設計,再加上教學媒體和圖片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對學生產生視覺聽覺的直接刺激,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信息技術與傳統游戲相結合,化難為易
對于知識點又難又多的章節,我一般采用傳統游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中國政區圖,34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看上去有些繁雜,這時采取游戲形式就比較容易使學生記住。我說全稱,學生對簡稱或省會,反復有規律的練習后,學生們一提到這100多個地理名稱,都會開心地找、說、練、背。要求在圖中點到,而后利用信息技術中各省區圖形狀的拼圖練習反復訓練,從而熟練掌握各省名稱、形狀、位置等,孩子們在快樂中掌握了中國政區圖。
(三)讓學生自己讀圖分析
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圖表,是學習的難點,讓學生自己讀取、分析數據是比較好的辦法。課堂上畫一個樣圖,或直接讀課本插圖,讓同學們試著講,這種方式,既鍛煉了他們的觀察力、注意力,更進一步開啟了學生獨立思考、辨別、判斷及語言表達能力。
(四)關注國內外大事,利用新聞時事
由于地理學科本身的特征,世界各地人們關注的焦點,新聞時事都是我們利用的強有力的手段。在講農業生產、商品糧棉分布區時,我告訴同學們今年收棉難、棉農苦的新聞,有很多孩子很驚奇,也很意外。我讓他們通過信息技術平臺了解并分析棉花的特性——種植地區——棉花的分布——棉花的用途——輕紡工業發展——受困原因……通過質疑、調查、探究的學習,既告訴了學生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又把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
(五)利用好我們的生活經歷
生活經歷是寶貴的活教材。孩子們大都去過很多的地方,他們拍攝的照片、DV錄像片段等,自己親歷過的一些事情,都可以在課堂上和同學討論。在講首都北京這一課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哪些同學到過北京,你最想告訴大家的經歷是什么?”同學們興奮地談論。我接著問:“去北京可以選擇哪幾種出行方式?”學生們思維活躍,好點子層出不窮,有的說乘大巴、有的說坐火車、有的選擇坐飛機、有的還想到沿京杭運河,還有些同學想到乘海輪到天津,再坐城際列車等等,同學們因為有很多生活經歷,又開啟了思維,自然點燃了智慧的火花。
四、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互動交流
1.充分利用網絡,搜集資料完成教學任務。在講《中東沖突》時,充分利用網絡查詢有關中東石油、歷史、現狀、風土人情、風云人物等資料,不僅創設了學習情境,豐富了教學內容,還調節了課堂氣氛,從而高效而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2.利用網絡,進一步深化學習知識。讓學生對于疑難問題,能自主查找;對不明確的問題,進一步去驗證;在生活中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如天氣預報、旅行路線、列車車次等。3.利用校園網及時與學生交流,解惑答疑,信息共享。學生課下通過訪問網站查詢資料、相互交流,從而完成新知識的學習。
綜上所述,地理學習有著無限快樂和生機。對于初中地理課堂上信息技術的應用,我感受更深的是因班而異,靈活、機智,才能使課堂真正地有凝聚力。課堂最大的特點是不可復制,這也正是教育的神奇之處。活躍、和諧、生動是校園的魅力所在,智慧的傳播與碰撞,溝通和交流才是學習的真諦。
參考文獻:
[1]殷凌燕.巧施亮點教學,打造初中地理高校課堂[J].上海地理教學,2018(16).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