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瑩
【摘? 要】興趣是學生對知識保持探究動力的重要促進因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新課標要求,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探究趣味教學模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對他們的思維進行引導,讓他們在趣味學習中發揮創造性,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使課堂教學在他們的高效學習中有效推進,彰顯數學學科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教學;小組競賽;多媒體情境
小學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強的特點,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面對抽象復雜的知識很難提高探究興趣。教師針對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趣味教學形式開展教學,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趣味環節結合起來,有利于彰顯數學魅力,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激發思維活躍性,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積極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究中,進而發揮他們的數學潛力,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趣味教學。
一、運用游戲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導入環節在課中占據重要地位。導入環節對學生來說充滿趣味性,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主動探索教材中的知識,進而推動教學的高效進行。針對導入環節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要精心設計導入內容,把游戲活動和導入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推進學習活動的有效深入。例如,在教學“可能性”時,教師可以設計拋硬幣的游戲:將硬幣拋起,如果正面朝上算學生贏,可以獲取相應獎勵;反之算老師贏,并提出問題:拋硬幣之前你能確定誰會贏嗎?在趣味性的游戲吸引下,學生對所學知識充滿了好奇心,他們認真分析了教材內容,結合游戲活動初步體驗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二、進行小組競賽,激發思維活躍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要重視合作學習在學習中起到的作用。在開展合作學習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小組競賽活動,根據學習內容設計競賽方式,規定競賽要求,讓小組成員在競賽的激勵下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使課堂教學在活躍的氛圍中進行,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讓他們在合作交流中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例如,在教學“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先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不含括號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通過交流討論,他們理解和掌握了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三步混合運算的計算。這時教師可以給他們出一些不含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題目,并規定時間看哪個小組完成的速度最快,正確率最高。在競賽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深刻認識,并且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數學題目,提高了他們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準確性。
三、設計多媒體情境,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教師在對教學形式進行創新時離不開多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把小學數學與多媒體教學融合到一起,利用多媒體中生動、直觀的素材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展示出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習難度,讓他們在趣味情境下進行數學知識探索,引導他們進行深入思考,在觀看直觀的圖片、動態演示中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在趣味的多媒體情境下,學生能快速、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使他們在數學探索活動中獲得更多成功感受,讓他們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在充分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知識的魅力,提升他們的學習內動力,推動教學的高效進行。
四、設計操作活動,獲得成功體驗
操作活動是借助學生的觀察、操作等意識行為來促進思維發展的探究學習方式。在操作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操作能力,通過操作掌握數學知識,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計操作活動可以改變枯燥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發現知識,體會到操作活動的樂趣。在操作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操作時間,讓他們通過分析教材內容確定操作步驟和操作過程,通過操作來驗證對知識的理解。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操作過程,在他們遇到疑問時進行及時啟發,讓他們順利完成操作活動,通過操作完成數學知識的探索,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借助直觀的操作活動,學生能夠掌握抽象數學知識的本質,充分發揮他們的思維靈活性。
五、設計趣味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練習環節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組成部分。通過練習,學生可以深入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了解自己還有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在練習時能針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強化練習。在傳統的小學數學練習環節,教師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練習題,在枯燥的計算過程中,學生很難靜下心來分析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對數學練習缺乏足夠的興趣。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在設計數學練習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趣味性的練習環節,利用新穎的練習環節吸引學生的探究興趣,使他們勇敢地向數學練習題目發起挑戰。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小小登山員”的練習,數學題目呈階梯性,難度也逐層遞增,完成所有的練習題目后,學生可以在山頂插上“紅旗”,成為勝利的“登山員”。在具有挑戰性的練習中,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每解決一個練習題,都能增強他們的探究內動力,使學到的數學知識得到鞏固。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構建趣味課堂時,教師不僅要追求教學的趣味性,還要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分析和思考,不斷優化趣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趣味教學模式真正發揮對學生的激趣作用和對教學的促進作用,使數學課堂彰顯魅力,構建高效的數學趣味教學。
參考文獻:
[1]李太山.試論如何打造趣味化的小學數學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7(9).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