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玲
【摘? 要】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關鍵是要在幼兒的行為認知能力范圍內實現正向的誘導。既要消除學生在行為和心理上的挫敗感、畏懼感;又要讓幼兒獲得成就感和認同感。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幼兒心智成熟、健康向上、茁壯成長。
【關鍵詞】幼兒;自信心;培養策略
一、面對挫折困難,幫助幼兒重拾信心
其實我們在人生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困難。但是對于幼兒來講,他們還沒有這樣的人生閱歷和體會,對于挫折困難會本能地有一種畏懼和逃避的心理。有些幼兒怕黑,有些幼兒怕小動物,有些幼兒不敢跟陌生人說話,這都是具體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幼兒園的活動中,幼兒難免會有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和教師也不必特別心急,不用一個勁兒地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只要能及時地去做心理疏導,幫助孩子重塑信心就好了。幫助孩子重塑信心,我們可以采用游戲法來進行。比如有的孩子特別膽小,不敢站在高處玩滑梯,不敢近距離接觸小動物。教師就用一只玩偶或者一個折紙玩具來代替小動物,然后讓這個幼兒去摸摸它;或者給小玩偶戴帽子或者掛圍巾,用模擬的方式來提高孩子對小動物的親和力。對于恐高不敢玩滑梯的孩子,教師可以模擬孩子玩滑梯的動作,把孩子抱到半米高的位置,然后逐步增加高度,在這個過程中給孩子充分的鼓勵,讓孩子感覺自己正在逐步克服困難,產生信心。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能做不到一步到位,教師需要保持耐心,不可急于求成。
二、持續鼓勵認可,幫助幼兒建立信心
除了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適時地幫助孩子重塑自信之外,在日常活動中我們也應該多創造機會讓幼兒獲得信心,也就是給孩子分配一些他能夠完成、能夠做到的小任務去進行鍛煉。比如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會設置一些非常開放的主題,讓孩子自由地進行活動。這就是一個給孩子樹立信心的好機會。比如以美術繪畫為主題的區域活動中,有的幼兒用碎布料拼貼出一個小動物的形狀;或者有的孩子用太空沙做了小城堡;教師都可以從中找到孩子的閃光點進行認可和鼓勵;我們要給孩子傳遞一個信號,讓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做法是很好的,很不錯的。再比如我們在日常的算術教學或者一些生活常識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兒童的表現進行鼓勵和評價。有的孩子把食物分給其他小朋友吃;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哭鬧就會去哄她開心;有的孩子看到地上有垃圾會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這些都是教師為孩子建立信心的好素材、好機會。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能真正看到孩子在行為、性格、思想等方面的出色表現,適當地給予鼓勵、激勵、稱贊和表揚。這樣的做法既不會脫離事實,又不會讓孩子感覺被冷落,也滿足了孩子做好事想要被稱贊的心理,是塑造孩子自信的有效途徑。
三、家園共育,營造幼兒自信成長的環境
以往的學前教育中,家庭和幼兒園之間是相互脫節的,在學前教育理念以及培養教育方法上的溝通嚴重不足。這使得幼兒在家里和在幼兒園里完全處于兩種狀態,幼兒難免出現認知錯位。故此,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提倡實現家園共育。具體到孩子的自信心塑造方面,幼兒園要及時將孩子在幼兒園里的表現通告給孩子的家長,讓家長能夠充分了解孩子的閃光點,了解孩子的特長。
四、結語
在家園共育的模式下,幼兒園和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是比較容易做好兒童的成長教育引領的。隨著幼兒成長環境整體的改善,孩子的自信心也會逐漸地確立起來,孩子最終能成長為符合教育預期,具備健康心態個性的少年兒童。
參考文獻:
[1]錢瓊.在游戲精神下,幼兒自信成長——談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9).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