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姣
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 創新能力 培養 策略
一.前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廣大教師應當引起重視的重要課題。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能力,其中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主要針對語文教學中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進行簡要分析。
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1.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
創新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讓學生感悟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和神秘,還能夠讓學生對新事物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創新能夠讓教師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手法,利用更多高新技術進行教學,從而推動語文教學的創新。
2.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在語文教學當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能夠使教學內容得到豐富。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僅僅是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讓學生通過背誦和反復抄寫來達到記憶的目的。而現代語文教學要求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就會從語文教學內容入手,來完善語文教學機制,創新語文教學手法,對學生的學習潛力進行發掘,從而使初中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3.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能夠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是學習能力的來源,很多學生在傳統“填鴨式”教育的壓制下,過分依賴教師和課本,而很少自己進行思考,學習效率也持續低下。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讓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思考,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使學習事半功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綜合素質。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
1.整合資源,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
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是人們工作生活的交際工具,也是傳承人類文化與文明的重要載體。當前教育改革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其中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顯得尤其重要。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跨學科知識的傳授和應用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在強調素質教育的社會環境下,每個教師都應該在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綜合素質上下功夫,自覺加強跨學科知識的教學和應用。如在《蘇州園林》的教學中,除了園林的本身,教師還可以結合講授關于歷史、美學、哲學等有關知識。教師通過學科知識之間的有效遷移,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進而創新性地解決語文課上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傊?,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的。
2.突破課堂教學空間,創設語文實踐天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語文創新教育的培養貫穿于聽、說、讀、寫等實踐活動中,語文教學應變傳統的概念化教學,由只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轉變為實踐性教學。如教學《范進中舉》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將其改編,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積極性,個個都積極地研究教材、把握劇本,都真正成了劇中人,想過把“演員”癮,這樣也就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突破了課堂教學空間,為學生開創了語文實踐天地。同時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3.活化教材,培養創新習慣
在培養提升每位同學創新意識的同時,更要形成良好的創新習慣,作為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也要積極利用好手頭現有的工具材料。首先,應以課本教材為出發點,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結合自身的優勢特點,讓老教材呈現出新面孔,深究語文學科的特點,教出語文學科的個性,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完善優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習慣。其次,依托課程教材,加強與課外閱讀教材的聯系,如在講授初中語文教材主題單元聯系較強的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章節的知識,積極拓展課程教學內容,通過對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效拓展,也為學生進一步化提升創新能力提供了寬闊舞臺,可以促進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創新習慣的培養。其次,現在多媒體工具的廣泛使用,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展思維,如講解《羚羊木雕》一文時,借助多媒體設備既可以向學生展示千姿百態的木雕模型,更可以通過視頻錄像的形式動態呈現羚羊木雕的雕刻過程,借此活躍課堂氛圍,強化學生的發散思維,提升其創新能力。
4.發揮主體作用,給予學生創新的空間
放開手腳,讓學生大膽地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在語文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并且要想說就說,敢于質疑。質疑是創新的前提,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都要給學生留一定的提問時間,不論提出的問題價值大小、有無價值,都要對學生的主動性進行鼓勵。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還要進行很好的解答。另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發展自己的求異思維,要求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而不要拘泥與傳統的正確答案中。例如,學習了《愚公移山》一文后,我要求學生來評價愚公精神。大部分學生都從愚公堅忍不拔、有恒心、有毅力、不怕困難等角度來進行評價,這時就有一個學生提出了問題:“愚公太傻了,愚公精神也不值得提倡,沒有效率。既然在山里居住不便,為什么不搬家呢?那豈不是更方便?效率也更高?”還有的學生提出:“愚公精神就意味著沒有效率。”這種觀點提出后,學生們頓時爭論起來,思維特別活躍,思路也更加開闊,又有好幾個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這樣的課堂就是我們發展素質教育所需要的課堂,學生們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樣的課堂也才可能激發起學生們創新的火花。
5.打破課堂師生界限,活躍課堂氛圍
傳統的語文課堂都比較死氣沉沉。按照一般情況來看,語文本身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且語文是一門最能發散思維的學科。在語文課上我們應該看到是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互相探討問題,互相暢談的場景,而不應該是現在死氣沉沉的情景。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和我們的教學思維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打破課堂的這種不活躍的氛圍,提高學生們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課文講解中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實況演習,大大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調動多種感官,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放松下來,從而更好的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小結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提升。同時,在今后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實際情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采取相應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心群.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4):11.
[2]李曉寶.創新能力培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5).
[3]鄭汝西.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8(8):188.
[4]馬華武.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創新能力[J].神州,2017(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