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巧英
摘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有越來越多的先進教學技術被應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成了教師實施教學計劃、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工具,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教學中,先進、高效的信息技術成功幫助地理教師對教學內容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做出了形象生動的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調動起了高中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了高中生的探究意識。但是,縱觀我國當前高中學校地理課程中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其在融合與應用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亟待得到有效解決與完善。本文就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整合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信息技術;融合探究
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早已滲透到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現代人的行為方式和價值理念。在當前教育教學領域,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是提高現代教育創新和改革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徑之一。以高中地理課程為例,高中階段地理課程所涉及的內容非常之廣,知識點也非常多,需要學生具備清晰的學習思路,構建起完善的知識結構與脈絡。將信息技術融入地理課程教學,地理教師便可以有效完成知識面的拓展,為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畫面性展示,進而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與理解程度。以下是筆者結合多年高中地理課程教學實踐經驗,就如何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教學的融合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一、關于在高中地理課程中融入信息技術的意義分析
1.有助于提高地理課程的教學效率
地理課程所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廣,但如何將這些抽象的知識點詮釋出來,讓學生真正認識和理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沒有應用信息技術之前,地理教師更多的是通過口頭描述為學生提供一種想象的空間,而在應用信息技術之后,地理教師可以通過聲音、圖像、畫面等多種信息將抽象的知識點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不僅可以觀其境,更能夠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舉例說明:地理教師在講到地球運動時,便可以應用動畫的方式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展示出來,這樣學生便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理解地球運動的內容。學生對地球自轉和公轉產生了具體的畫面,必然有助于理解地球運動的意義。
2.提高高中生的探究能力
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為高中生的學習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網絡資源,信息技術不僅包括理解型的教學內容,也包括練習型的習題。學生在課下或者其他空余時間都可以在網上自主搜尋學習資源,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學習資料,不需要再被動地等待教師的教學,這就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他們在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會產生更加深刻的思考,會針對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也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
3.創新和完善地理課程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只能通過語言表達或圖畫展示來完成教學內容,學生也只能按照教師的引導想象教師所描繪的畫面。但在應用信息技術之后,地理教師可以將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識直觀地展示出來,并能為學生創設各種不同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新鮮感。
舉例說明:在高中地理課程中,有一章重難點知識,即時區問題,但很少有地理教師能夠單純依靠口頭表達描述清楚天體運動產生的時間差距。但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之下,地理教師可以提前在網絡上搜索到相關的視頻供學生們觀看,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同時體會和學習天體運動和時區的轉換,進而更好地學習到不同時區之間的差異性。
二、高中地理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1.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是將動畫、圖像、聲音和文字集為一體的先進教學方式,這對高中生非常具有吸引力,高中生對這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非常感興趣,因此,地理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起信息技術的這一強大優勢,為學生創設各種教學情境。
舉例說明:高中地理課程中會講到地球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地理教師在講授這一節內容時可以先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我國南部、北部、西部、東部不同區域的景觀視頻,讓學生先觀看再感受我國各地區的景觀差異,通過這種方式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只要學生有了興趣,后續內容的教學就會變得更加輕松。這種課堂導入的方式比較適合當代高中生的學習需求,良好的課堂導入效果是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
2.健全和完善信息技術教學平臺
在地理課程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識。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大對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視力度,要進一步加大對高中學校信息技術設施方面的經費投入,確保地理課程教學設備配置的完善性和先進性。如果高中學校的信息技術設備相對齊全,就應該積極著手地理教學信息系統的建設,提高地理課程教學資源利用的效率,深入研究地理教學內容和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特點,通過對二者的研究與探索,討論出一種最適合信息技術輔助地理課程教學的設計原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地理課程的教學內容,為地理教師提供更廣闊的教學空間和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引導地理教師完成對教學內容的信息化設計,讓信息技術真正融入地理教學。
3.打破傳統教學手段的局限性,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涵蓋了非常廣的內容,不僅包括地理知識,還會涉及文化、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因此很多重難點知識很難單純依靠板書、口頭教授、模型或其他傳統教學方式完成,這也是地理教學中必須要積極應用信息技術的重要原因。先進的信息技術憑借其自身獨特的優勢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問題和弊端,能使地理教學更具動態性、趣味性、直觀性和立體性,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舉例說明:大家很熟悉的地理原理之一叫做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關于這一地理原理,地理教師便可應用FLASH動畫完成教學,應用生動形象的動畫方式演示底層因為地殼運動而產生的彎曲變形,這樣一來,學生便可很清楚地看到背斜的頂部因為受到張力作用受到擠壓而不容易被侵蝕的全過程。此外,地理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更深一步地進行相關演示,再搭配口頭講授,這樣學生便很容易理解到這一地理原理所包含的內容,也能加深對這一地理原理的記憶。
4.利用信息技術還原真實生活
地理知識是我們真實生活的升華與凝練。地理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還原真實的生活,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再一次感受到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
舉例說明:我們每天都在關注天氣預報,天氣預報中會有衛星云圖,偶爾還能看到臺風的旋轉等各種天氣變化。地理教師便可借助信息技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學生還原各種天氣現象,將一些固定的問題和圖像轉變為動態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不同天氣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它們之間又存在什么樣的聯系,學生一目了然,學習難度也自然會變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教師必須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適時適當地利用好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梅.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的整合[J].名師在線,2018年.
[2]高立華.分析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調查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