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冉
摘 要: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創新成為現代化企業標簽之一,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力爭上游的重要手段。本文淺析如何加強企業管理創新推動企業管理向國際化發展。
關鍵詞:管理創新;人才管理;國際化
隨著全球化趨勢不斷加深,我國已經全面對外開放,中國制造流入世界市場,出口到各個國家,全球化帶來的巨大市場進一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本文立足于企業管理國際化發展,探討企業管理創新,可以從企業人才管理創新、企業管理制度創新、企業技術創新等幾個方面闡述。
一、加強企業管理創新重要意義
(一)創新是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市場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上升,我國企業向國際化發展的同時,跨國企業、發達公司現代化公司也在不斷發展,他們擁有先進的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以及不斷積累的管理經驗,我國企業想要與之競爭就必須加強企業自身建設,力求創新,革新企業管理推動企業管理向國際化發展。
(二)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
互聯網技術運用帶來的變化日新月異,國家一直強調創新經濟創新發展,創新成為推動國家未來發展的利刃,創新也成為每個行業增強創造力、培養核心競爭力的可靠保證[1]。企業經營良好發展很大部分取決于企業管理,企業管理創新能力能夠保障企業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不會脫離時代變化,永葆企業生命活力。因此,企業管理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強企業管理創新,與先進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接軌,推動企業的國際化發展。
(三)企業管理不斷創新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
企業管理創新歸根到底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在創新過程中,創新成果不見得都是喜聞樂見的,要允許失敗存在,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尋求適合自身企業現狀的創新方法,不斷的實踐、反復磨礪,最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企業創新過程也許不盡如人意,但最終成果所取得的成績卻是不可估量。部分企業著眼于眼前利益,不愿意在創新實踐上投入時間、財力,管理者目光短淺,長此以往只能被時代所淘汰。曾經手機行業的龍頭諾基亞,在手機發展史占據重要地位,只因沒有跟上智能時代步伐,就慘遭淘汰,最后仍是消失于無形。企業管理創新也不是盲目創新,要根據企業定位、生產經營狀況、發展階段等來制定創新戰略,將管理與創新結合起來,讓創新帶動企業管理發展,但又不至于太超前,如此才能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二、加強企業管理創新推動企業管理向國際化發展
(一)企業人才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企業管理涉及到人才管理、產品管理、戰略制定、企業文化等方面。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創新首當其沖的就是人才管理創新,人對知識的掌握和駕馭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內驅力[2]。相比于工業時代需要大量勞動力從事簡單重復的操作流程,知識經濟時代的勞動力顯然更重視腦力的運用,現代化企業也非常重視人在經濟活動的地位和作用,大腦的創新力幫助企業在激烈競爭中激流勇進,充滿生機。因此,如何科學合理的開發人力資源,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管理分配人力資源成為企業人力管理的重要使命。
知識經濟時代,每個企業對于高素質人才都是求賢若渴,尤其是對知識掌握和運用相當成熟的知識型工作者。這類工作者對自身要求較高,有著較高層次的需求,他們渴望有所建樹,渴望實現個人價值,希望得到社會的尊重與認可,且不滿足于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3]。但這類工作者往往具有流動性較大的特點,因為,他們渴望在工作環境中創造價值,如果企業職位或者企業未來發展不能滿足其發揮自身的能力,就可能讓知識型人才流失到其他企業,針對人才流失現象,企業必須要創新人才管理,樹立真正的人才觀,尊重人才的主觀能動性,讓各類人才可以服從于企業價值,并為企業創造價值。
(二)創新人才管理的方法
首先,創新人才管理,建立人才培養機制。企業單純通過高薪聘請高素質人才解決不了企業對人才的渴求,因此,企業人才儲備的方向應該面向全國各級人才培養院校,通過與大學、高等職業學校建立實踐合作項目以及人才傳輸鏈接,讓學生在大學期間就能接觸到企業的部分工作,企業也可以從中對有潛力的、符合企業發展標準的人才進行篩選,在其畢業后可以順利到企業就職。通過這樣的方式,企業在各大高校建立了穩定的高素質后備人才資源體系,并且,經這樣篩選出來的儲備人才對企業的認同度較高,與企業能夠形成一定的粘度,一定程度上減少人才流失的情況。這是一種超前的人才管理創新,打破了地域限制,廣泛招納高素質人才,人才獲取不應該受到地域及國籍限制,這是企業管理走向國際化的必然要求。
其次,創造條件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傳統企業管理的激勵機制,大多是通過薪資待遇等方面刺激員工向企業制定的目標努力,員工大多數是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沒有完全將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為企業創造的價值也相當有限。這樣的人才激勵機制已經不適用于現代化企業的發展了,創建新的人才激勵機制是人才管理的新任務。結合企業的需求與發展,充分發揮人才的價值,企業可以通過給員工提供完成項目所需的條件來實現,讓員工提交感興趣的項目,自由組合團隊,共同完成項目。企業則負責監察項目的可行性以及為員工提供必要的時間、經費等方面支持,這樣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還能培訓團結協作的能力,更能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自主完成項目給員工的心理滿足,是更為有效的激勵手段,更能激發員工工作的激情。
最后,將人員放在與企業平等的地位,鼓勵員工參與企業的決策與監督。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很多信息壁壘變得公開透明,減少了很多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企業員工對同行業甚至整個市場了解得更多,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企業很難再通過文化及價值觀的灌輸讓員工對企業忠誠。創新人才管理應該重視此變化,增強企業的民主性,讓員工能夠加入到企業的監督和決策中,以合作的形式建立員工做企業的關系,加強員工對企業的信任度與忠誠度。這樣的非物質紐帶更能夠留住人才,促進企業的蓬勃發展。
(三)企業管理制度創新
企業管理制度創新主要涉及到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基礎制度的改革。企業要建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需要具備其他企業不可復制的能力,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傳統上下級嚴明的管理機制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訴求了,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將在未來成為企業管理制度的主流。采用扁平化管理方式,盡可能輕減公司職位,減少管理層的設置,所有崗位競聘上崗,能者居之,打破上下級領導關系,建立信息共享中心,讓企業運營相對公開透明化。改善薪酬分配制度,以為企業創造的價值衡量薪資待遇,建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企業內部各類員工有合理的收入差距。正常經營的企業在保證員工收入與能力匹配的前期下,可適當增加員工的經濟收入。
(四)企業文化創新
自阿里巴巴馬云提出“996”工作制概念,阿里巴巴就掛上了996工作制的標簽,成為外界對其企業的印象之一,本文由此引出企業文化的概念。企業文化是企業軟管理的表現,體現出企業傳遞給員工及社會的價值取向、文化精神等等。企業文化的建設不僅有利于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讓其與企業形成共同目標感、方向感以及使命感;更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威望,因此,企業文化的建設非常重要。企業文化創新更多是以現代化企業要求為方向,通過了解新一代人才的任職訴求來創新,以道德為標準,倡導民主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讓員工參與到公司制度制定及事務決策,通過人員的自我價值實現體現企業的價值,讓企業文化無形中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而不是將企業文化強加于人,員工被動的接納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文化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層次,企業文化也是企業軟實力的表現。企業管理想要通過創新向國際化管理前進,就必須形成自身特有的企業文化,且看國際上知名的大公司,其企業文化的塑造都是相當成功的,在外界看來都極具吸引力,如谷歌公司、樂高公司;還有國內一些新興互聯網公司,bilibili視頻網站等等。
(五)技術管理創新
技術創新不僅僅是企業研發部的工作職責,更是企業管理的工作職責,技術創新代表企業產品創新,產品從構思、研發、生產、營銷等一系列流程都需要創新意識。通過創新技術管理,可以減少技術創新中資源配置帶來的阻礙,提高投入技術創新中的資源配置效率。技術創新與企業管理創新具有相互促進相互配合的關系。企業能夠保持技術創新,說明企業眼光長遠,不會著眼于前期的利益,愿意在技術方面投入資金、精力。而企業管理模式有助于技術創新的成功,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果顯著則可以表明企業在技術創新的管理模式上下足功夫。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技術管理創新也有與時俱進,充分了解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創新消費者滿足的產品。其生產決定以滿足顧客需求為目標,這是現代化企業經營的重要標準。企業管理創新向國際化發展,就必須充分了解國際消費趨勢和消費習慣以及技術創新發展的趨勢。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創新推動企業向國際化發展是可行的,管理創新本就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立足,就必須根據企業自身情況、身處大環境以及企業未來發展規劃作出創新性戰略,以創新為武器,綜合企業管理模式,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讓企業實現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梁燮凡.淺析如何加強企業管理創新推動企業管理向國際化發展[J].中外企業家,2019(32):9.
[2]原生芾,侯振堂,鄭志輝,王軍.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管理創新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0):80-81.
[3]尹臣.新時期下企業管理的創新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0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