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珍 李周松
“后進生”,一般是指那些學習成績差但表現尚好或學習差、紀律差、行為習慣差的學生。過去人們把他們叫做差生,現在稱為后進生,即“后來進步”之意。通過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發現造成“后進生”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學校、家庭、社會和自身四個方面。
1、學校:班級、學校評“三好”,就是看學習好,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這些揭示了錯誤的教育觀念,直接導致了后進生的產生。教師錯誤的教育方法:隨意批評,不分場合;肆意挖苦,不留情面;攆出課堂,不準聽課;只知訓斥,不講說服。上述種種直接帶來了師生的對立,把站在后進生邊緣的學生“逼”進了后進生的群體。
2、家庭原因:由于家長對子女的教育與引導,從而導致子女成為后進生。許多家長認為學習無用,長大后大學畢業出來反而找不到工作,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不如打工。所以留守兒童越來越多。
3、社會原因:灰色文化中的歌詞不“黃”、不反動,無非是愛呀、情呀,連孩子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有的也滲進了情愛色彩,這樣使許多學生灰心散氣,不思進取。
4、自身原因:自我約束差,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習動機不端正,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
那么,如何轉換后進生呢?
1、班級文化的營造
用集體愛心的力量溫暖孩子的心靈,運用榜樣和集體的力量
轉化孩子。良好的班風是學生茁壯成長的土壤,有優秀學生的引路,班干部的督促,想不變好都不行。
2、對待后進生的反反復復要有耐心
后進生的思想不穩定,自制力差,剛剛表揚了他,他又犯錯誤,常常出現反復現象。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耐心地對待他,減少他犯錯誤的頻率。首先要消除其心理障礙,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作為教師,在教學中宜微笑教學、鼓勵教學,力求教態和藹可親,語言親切自然,用關心學生、熱愛學生的情感來感染學生。而對于后進生,則尤為照顧、關心和幫助,給他們創造“看”的機會、“問”的機會、“議”的機會、“動”的機會,對后進生任何一點微小的進步,都應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贊揚。往往最簡單的一個“好”字,也能使后進生在鼓勵中吸取學習的力量,在贊揚中獲得學習的自信,后進生即便是錯了,也要在肯定、鼓勵其積極性的基礎上,懇切指出其不足,循循善誘,而絕不操之過急,肆意批評和指責,使后進生顧慮重重,畏縮不前,使那些后進生忽隱忽現的自信火苗扼殺在搖籃里。
3、寓談話與教育中。
教育如果沒有愛,就等于無水之地,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為師愛生是天職。在教書育人中,我們要用愛心去教育學生,不論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我們都要滿腔熱情去教育他們。特別是后進生,更要偏愛他們。平時,班主任應該細心觀察他們,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情況,在各方面幫助他們。為了更好地走進他們的世界,我也嘗試過一些方法。例如,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和他們呆在一起,談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動畫片、游戲、各種活動等。聽一聽他們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內心的小秘密。親其師就會信其道,他們會感到老師是愛他的,是真心幫助他的,是為了他好,自己不能讓老師失望。一旦意識到這一點,他們自然會認真完成老師提出的各項要求。教師在關心愛護后進生的過程中,要用愛去打開后進生的心扉,激發他們的情感,促使后進生積極向上。只有感化,才能轉化。
4、教師的人格力量予學生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化。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言出必踐,決不食言。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處理問題要有主見,要公平、公正、公開,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命令,是一種無聲而強有力的教育。由于我從不缺勤或遲到,早自習總是在學生到達前到教室,我的學生都不好意思遲到了。
5、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和鼓勵。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優點,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美國總統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贊。大人也希望受到關注和表揚,何況小孩呢?班主任都鼓勵過學生,尤其是那些優秀的學生。但是回想一下,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給了他們多少的鼓勵與表揚?后進生本來就自卑,得到的鼓勵少之又少,所以他們對自己也越來越失望了。當你與后進生接觸很多,感情較深時,你會發現他們身上也有許多閃光點,只是缺少發現。比如他們樂于助人、熱情慷慨、思維敏捷、頭腦靈活,或在某學科上面有優勢,如體育、美術、音樂等等。此時,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發掘其身上的潛能,充分肯定,別吝惜好話,這樣更能夠使后進生重新找回自我,獲取戰勝困難的更大勇氣和信心。老師不光是發現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而且要學會欣賞他們每個閃光點,并不斷地給他們以表揚和鼓勵。平時夸一句你真行好樣的我為你而驕傲,這對于老師是舉手之勞,對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進生,也許是一次心靈的震撼。學生一旦有進步,教師應抓住機會,及時表揚其進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