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摘 要:教師利用教學中的角色游戲培養自理技能;不斷創建角色游戲區域;豐富角色游戲情境;關注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個體差異,多角度的挖掘角色游戲的隱性教育功能,培養小班幼兒自理能力。
關鍵詞:角色游戲 培養 生活自理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8-0052-0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是維護和促進幼兒自身健康的重要保證。小班階段是培養幼兒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幼兒年齡較小,尤其是家庭極度呵護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多幼兒基本的自理能力技能還未學習,良好的自我服務習慣還未建立。另外,因小班幼兒最喜歡角色游戲,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表現、有創造性的模仿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生活規則,為此,利用角色游戲的教育功能,培養小班幼兒自理能力,逐漸成為教師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切入口。
1.利用教學中的角色游戲,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技能
教學中的角色游戲主要是指在集體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利用角色扮演,通過合理的模仿認知,結合游戲中幼兒充分的合作、互助和交流,從而獲得自理能力的知識信息,并與生活密切聯系,有效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水平。比如:在語言教學中,利用兒歌《寶寶和小鞋》中的“穿反了,有危險,換好鞋,露笑臉”,讓幼兒領會穿鞋正確的重要性,同時還可以讓幼兒模仿寶寶角色,練習正確的穿鞋方法;在數學中的點數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拿勺子數豆子,既鞏固了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同時又培養了幼兒科學用勺的自理能力。游戲中,教師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游戲,并引導幼兒不怕困難,長期堅持的品格。教學中豐富的角色游戲表演,不僅反復訓練基本的自理技能,而且,也培養了幼兒獨立自主的能力。為此,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游戲材料和創新游戲玩法,只有玩法新穎了,游戲有趣了,參與意識也會強烈,其自理能力也會慢慢加強,逐漸過渡到完全自理。
2.創建角色游戲區域,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小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較強的模仿性,通過不斷模仿周圍成人的行為,獲得對生活經驗的驗證,這就是生活中的角色游戲,但是幼兒社會經驗比較匱乏,其游戲過程比較隨意,注意力較差,外界的干擾容易讓幼兒注意力不穩定,因此,教師創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角色游戲區域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娃娃家,教師與幼兒一起投放大量的區域材料,與材料的互動中,不斷融入自理能力的技能培養,"爸爸"幫助娃娃扣扣子,"媽媽"給寶寶刷奶瓶,給寶寶穿鞋子、喂飯、穿脫衣服,扣紐扣清理家庭衛生,隨著區域游戲的不斷深入,幼兒不僅感受到區域游戲的游戲魅力和小朋友之間的相互關愛。類似的區域有很多,如小吃店中的飲食習慣培養;逛超市中的物品擺放;張貼自理能力的有關圖片、娃娃醫院等,角色游戲中隱性的教育作用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
3.豐富角色游戲情境,培養幼兒自理能力意識
《綱要》中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有最喜愛的活動形式,也是幫助幼兒獲得發展最快的一種途徑,教師要積極引發、支持和促進幼兒有效的游戲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善于發現角色游戲的融入點,并充分創設角色情境,融入自理能力的培養內容,在趣味游戲的氛圍中逐漸深入領會掌握。比如:幼兒洗手時,教師鼓勵幼兒相互幫忙,創設的情境是媽媽給孩子幫忙洗手,洗的過程,讓幼兒有意識的臨摹家長給他洗手的情節,小朋友相互幫助的過程,對于幼兒來說,是幸福的,也是快樂的,同時又掌握了洗手的技能,也可以用兒歌的情境畫面,教會幼兒洗手方法;收拾積木區,教師讓幼兒把游戲區想象為家庭的一部分,鼓勵幼兒為自己創建干凈整潔的生活氛圍,主動擺好積木,擦拭桌面、在任務驅使下,逐漸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發展基本的自理能力。
4.關注角色游戲中的個體差異,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因其家庭、個體發展水平、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小班的幼兒的自理能力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教師要給予尊重,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給予充足的時間進行彌補,教師在角色游戲中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促使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展。比如:剛入園的幼兒,教師以媽媽的身份喂飯給能力弱的孩子,能力強的,教師則積極鼓勵,"吃飯像小老虎,吃的好,吃得飽""吃飯像小花貓,會細嚼慢咽""像小大人一樣會使用勺子"等,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的讓喂飯轉化為自己慢慢吃飯,能力強的則成為模范生,成為大家效仿的力量,關注差異的自理能力培養,效果會更顯著。
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充分挖掘角色游戲的教育機會,讓幼兒在角色模仿的概念中,愉快的練習和鞏固自理能力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家長要給予幼兒更多的耐心和細心,并輔以言傳身教,示范引領,相信孩子,只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了,這就是值得肯定的角色游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幼兒園教材建設方面的指導意義[J].課程教育研究,2018(27):34-35
[2]鄭莎漫.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同行——談家園工作策略[J].名師在線,2019(04):92-93
[3]蒲建平.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N].張掖日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