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榮
【摘要】 ?總有那么一些學生,學習成績比較差、平常喜歡調皮搗蛋,不遵守課堂紀律,不求上進,品德較差。這一部分學生,在班級占的比例雖小,但若是教育不當,對整個班級會有很大的影響。如何轉化學困生是每一位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就學困生的問題談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轉化學困生。
【關鍵詞】 ?學困生 小學數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8-136-010
學困生大體表現為:學習成績差、紀律差、品德思想行為差等的學生,在同學和部分老師眼中,他們是班級的搗蛋分子,破壞分子,拖班級后腿。如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困生惡性循環,破罐子破摔,不聽教導,不思進取,給教師教學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在小學數教學中,正確引導學困生,其關鍵在于找到癥結,對癥下藥,引導學生正確歸因,開展激勵性教學等。
一、找到癥結,對癥下藥
學困生行為表現一般只是表象,一位智慧的教師能夠看出學生行為表象背后的心理訴求或者本質原因所在,從而針對性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學習態度。
如班上常見學習態度不端正的一類學困生,在數學考試測驗中,甚至在作業中,不論題量的多少,不論難易程度如何,這些學生經常出錯,甚至在同一個地方出錯多次,課堂上喜歡搗蛋,打瞌睡,東張西望等等。有關學者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實現自我的意識,渴望被老師和同學關注,從而更加積極地表現自我。這些學生潛意識里認為自己是被忽略的對象,從而表現出一些異常的行為以吸引老師和同學的關注。曾經一位教師在教學中,正講到小學五年級《位置》單元,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玩紙飛機,還把紙飛機飛到別的同學的位置上。當面對學生這種行為時要忽略不理會,還是要訓斥學生呢?該教師順勢表揚了該同學,說:小軍同學反應真快,幫助老師把紙飛機飛到哪里位置上了呢?怎么描述這個位置呢?該同學聽了老師的話,安靜地陷入了思考,而其余同學注意力被巧妙地集中到課堂教學內容中。教師在瞬時間就捕捉到學生的心理,進而巧妙地行對學生進行教育,成功地觸發學困生的反思。如針對此類學生,可讓該類學生擔任數學課代表,創造機會給學生表現,讓學生在責任意識中規范自己的行為,而趁機給學生表揚,讓學生感覺到同學老師對他的關注,從而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此外,如主動讓學生提供提供幫助,讓學生成為一個小能手,也能夠改善學生不良學習行為,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有些學困生只是學習態度上不端正,而實際數學心算能力十分強,于是讓他教導心算能力弱的學生,從而趁機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滿足學生表現自我的意念,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準確分析學生外在的行為表現與心理活動,做出正確的引導,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正確歸因,康正思維
教育心理學中,把人的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主要歸結為六個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度、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和外界環境。個人將成功歸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內部因素時,他會感到驕傲、滿意、信心十足,而將成功歸因于任務容易和運氣好等外部原因時,產生的滿意感則較少。部分學困生學習努力但是學習效果并沒有變好,提不起精神繼續學習,對自己學習缺乏信心。而有的學生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成績并沒有像之前一樣“優秀”,從而失望、自卑。對于這部分學困生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歸因,讓學生始終擁有學習的動力。
如筆者在實際教學中,考試進步了,給學生引導是因為自我勤運算,多練習,認真做作業而取得的,從而鼓勵學生更加并繼續努力。而相對應的,對于在一個新的班集體中,學生成績并沒有靠前排,那么就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在一個新的班集體中,有許多學習更加努力,學習又有方法、有效率的學生,這是正常的。學生需要做的是降低自我的期望值,做好學習計劃,改進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成就。引導學生對自己學習成果進行歸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三、進階激勵,增加動力
人在有目標、有激勵的情況下,會積極地克服困難,實現目標,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對于學習懶散,作業都懶得做的學困生,在教學中實行進階激勵,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
如筆者在四則運算教學中,以學生計算正確、書寫規范為參考的依據,設置了“計算能手”、“計算專家”、“計算教授”榮稱號并給與作業本、筆、練習冊等實物獎勵,激勵學困生認真進行數學四則運算學習。在這種進階性的激勵下,這些懶散的學困生為實現目標學習態度變了,由毛躁變得認真謹慎,甚至做完了還認真進行檢查,以免出現錯誤。而當自己遺憾地沒有拿到獎勵時,更加激發學生“下一次一定做到”的決心,隨著時間推移,學生逐漸感受到這是學習本身獲得的樂趣,從而真正產生內在學習的原動力。
如對于十分努力卻不見好的學困生,則可以引導學生將大的學習目標分解,從而一步步實現目標。讓學生學習成果看得見,進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學習自信心。小學數學中,應用題是大多數學生的難題,筆者鼓勵學生每天練習1-2道應用題,堅持一天,給與小金星星作為獎勵,連續堅持一個星期則獎勵一個作業本,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所獲得的回報,從而幫助學生克服難題,熟練運用數學知識。
總之,本文從找到學困生“學困”的原因,引導學生正確歸因,設計階段性激勵機制三個方面闡述了學困生教學策略,為轉化學困生提供實際參考。
[ 參 ?考 ?文 ?獻 ]
[1]陳慧玉.談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科教文匯2007,(3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