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杰 呂和平 吳雁斌 高彥萍 張武






摘要:為方便馬鈴薯生產和研究者參考,梳理了2014 — 2018年我國在馬鈴薯病蟲草害防治藥劑登記的類型、劑型、防治對象、有效成分、作用機制等。
關鍵詞:馬鈴薯;農藥劑型;防治對象;作用機制
中圖分類號:S53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19)08-0065-08
馬鈴薯是在中國糧食生產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國[1 ],約占全球馬鈴薯總產量的 22.32%,全國各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均有馬鈴薯生產種植。馬鈴薯的生產和產業發展對人多地少的中國特別重要,不僅關系到糧食生產安全,而且能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是我國農業領域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也是各馬鈴薯主產區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經濟持續增長,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主導性產業。馬鈴薯在生長、儲藏期間均會受到各種病蟲害的危害,導致馬鈴薯產量降低、品質下降、造成農戶或種植單位經濟損失[2 - 4 ]。一般情況下,馬鈴薯生產中病蟲草害發生率平均達25%左右,嚴重時可達70%以上,迄今為止,化學藥劑防治仍然是主要的措施,在整個馬鈴薯生產中有著重要的意義[5 ]。我們將2014 — 2018年馬鈴薯病蟲草害防治藥劑登記情況介紹如下(數據均來自于中國農藥信息網,植物生長調節劑不計入在內),以便馬鈴薯生產和研究者參考。
1? ?種類及類型
2014 — 2018年已在馬鈴薯病蟲草害防治上登記,且還在有效期內的藥劑共有334個,其中單劑213個,混劑121個(表1)。單劑占63.8%,混劑占36.2%。
2014 — 2016年,年度登記農藥數量基本持平。2017、2018年登記數量大幅上升,較2014年增幅分別為121.6%、237.8%。從登記種類看主要還是以單劑為主,且每年單劑登記數量均多于混劑登記數量。從登記類型看,主要以殺菌劑為主,累計登記236個,較殺蟲劑、除草劑分別多出210個和164個,且每年登記數量都多于其他類型藥劑(表2)。這可能與馬鈴薯生產中以病害為主有關。另外,2014年登記的37個藥劑將在2019年相繼到期。
2? ?劑型
總體來看,2014 — 2018年登記的主要劑型為懸浮劑、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登記數分別達到了167、58、52個,分別占登記總數的50.0%、17.4%、15.6%(表3~5)。從年度登記情況看,2015開始懸浮劑登記數量超過了可濕性粉劑,近年一直穩居首位,且逐年增加,這可能與從2015年實施新環保法及2017年8月新修訂的《農藥登記管理辦法》有關,因為懸浮劑較可濕性粉劑環保,能起到減施農藥的作用,在使用藥劑劑量不變的情況下懸浮劑有效成分含量較可濕性粉劑低50%左右。
由于防治對象的不同,登記劑型有較大差異。殺菌劑以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為主,分別達134、49、44個(表3);殺蟲劑以懸浮劑、乳油、可分散粉劑為主,分別達9、5、5個(表4);除草劑以懸浮劑、乳油、水分散粒劑、水劑為主,分別達24、22、11、10個(表5)。
3? ?有效成分
2014 — 2018年登記的有效期內農藥產品共涉及有效成分69種,其中殺菌劑44種、殺蟲劑11種、除草劑14種。從有效成分登記為單劑或混劑的類型看,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以單劑登記的數量分別為144、23、46個,以混劑登記的數量分別為177、7、56個。登記數在20個以上的分別為氟啶胺、嘧菌酯、烯酰嗎啉、代森錳鋅、氰霜唑,殺蟲劑僅噻蟲嗪登記數達到了10個以上,除草劑砜嘧磺隆、嗪草酮、精喹禾靈、乙草胺登記數在10個以上,可以看出,在馬鈴薯生產中殺菌劑使用種類最多,這也表明馬鈴薯生產中病害種類較多且較嚴重(表6~8)。
從2014 — 2018年登記的新增有效成分看,逐年減少,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有關政策或程序更加嚴格規范,影響了新的有效成分登記;另一方面可能是新成分的開發或引進速度有所減緩。其中2018年較2014年減少10種,較2017年減少3種(表9)。
4? 防治對象
2014 — 2018年登記的殺菌劑主要以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環腐病、干腐病為防治對象。其中用于防治晚疫病的有效成分達30種,登記藥劑達182個,遠遠超出防治其他病害的藥劑登記數;防治早疫病與黑痣病的有效成分分別為9種和8種,登記藥劑數分別達35個和31個。這與當前馬鈴薯生產中的主要病害種類有關(表10)。
2014 — 2018年登記的殺蟲劑主要以蚜蟲為防治對象,用于防治的有效成分有3種,登記藥劑有13個,這與蚜蟲在馬鈴薯生產中的危害較重有關,蚜蟲可以傳播多種病害,尤其是一些病毒病,從而導致馬鈴薯品質退化,對于馬鈴薯種薯尤為重要(表11)[6 ]。
2014 — 2018年登記的除草劑主要以一年生雜草為防治對象,一年生雜草包括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因此登記的有效成分有16種,登記藥劑71個。滅生性藥劑也可以防治一年生雜草(表12)。
5? ?作用機制
當前的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具有高度選擇性,有較為專一的作用機制,能夠快速有效的消除或降低病蟲草危害。由于病原菌的特殊性,馬鈴薯生產上登記的殺菌劑作用機制相對集中于抑制或干擾線粒體呼吸作用、破壞膜結構、影響物質代謝與合成、抑制有關功能酶等。其中影響物質合成與代謝的有效成分為18種,抑制線粒體呼吸作用的11種,破壞膜結構的10種,抑制有關功能酶的6種,此外還有通過提高植物抵抗力或增加病原菌入侵難度的有效成分2種(表13)。殺蟲劑主要以神經毒劑為主,登記的有效成分有9種,抑制物質合成的1種(表14)。除草劑以影響物質合成與代謝的有效成分有8種,抑制光合作用的5種,抑制有絲分裂的1種(表15)[7 - 10 ]。
6? ?結束語
隨著馬鈴薯日益走向主糧化的角色,馬鈴薯的高效安全生產已經越發重要,加上馬鈴薯在全國扶貧攻堅中作為主要的產業,病蟲草害的有效防治起著關鍵作用[11 ]。馬鈴薯瘡痂病在中國各種植地均有發生,發病嚴重的品種產量有所降低,而且由于瘡痂病使馬鈴薯塊莖表明凹陷,這不僅降低了馬鈴薯塊莖的外觀品質,而且影響馬鈴薯的進一步加工。瘡痂病還嚴重威脅微型薯的生產,一些馬鈴薯微型薯種植區的發病率已高達90%,給種植者帶來了經濟損失。此外,瘡痂病可隨種薯傳播,并可以在土壤中存活10 a之久。感染瘡痂病的大田不適宜再種植馬鈴薯、胡蘿卜、蘿卜、甜菜等作物,嚴重影響了馬鈴薯產業的發展。馬鈴薯粉痂病直接影響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 特別是進入超市的鮮食型馬鈴薯。馬鈴薯粉痂病能使馬鈴薯產量減少10%~20%, 重者可達到50%, 嚴重影響商品薯的生產[12 - 13 ]。而用于防治馬鈴薯瘡痂病與粉痂病的藥劑尚未登記,這對馬鈴薯安全生產有較大的影響,盡快開發并登記有效防治馬鈴薯瘡痂病和粉痂病的藥劑已成為突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 ?典,李發弟,張養東,等.? 馬鈴薯淀粉渣-玉米秸稈混合青貯料對肉羊生產性能、瘤胃內環境和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 草業學報,2012,21(5):47-54.
[2] 孫慧生,楊元軍.? ?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及推廣[J].? 青海農技推廣,2001(4):3-9.
[3] 張彤彤,張? ?武,陳? ?富,等.? 6種殺菌劑對馬鈴薯瘡痂病及粉痂病的防[J]. 甘肅農業科技,2019(2):23-27.
[4] 張艷萍,令利軍,趙? ?瑛,等.? 假單胞菌HC5對馬鈴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 甘肅農業科技, 2018(1):33-37.
[5] 夏密林.? 馬鈴薯常見病害綜合防治措施[J].? 中國果菜,2018,38(11):84-86.
[6] 陳金莉.? 馬鈴薯病毒病的發生及防治措施[J].? 農業災害研究,2018,8(4):80-81;83.
[7] 王春梅,張? ?杰,陳? ?浩,等.? 天然化合物丁香酚對灰葡萄孢菌絲脂質過氧化和膜損傷的影響[J].? 農藥學學報,2009,11(1):104-108.
[8] 張? ?杰,王春梅,程羅根,等.? 丁香酚對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研究[J].? 農藥學學報,2008(1):68-74.
[9] 邱尚昆,韓繼忠,曾? ?斌.? 氧化固醇結合蛋白結構、功能與應用[J].?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8,34(8):818-825.
[10] 徐漢虹,吳文君,沈晉良,等.? 植物化學保護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8.
[11] 宋旭剛.? 供應鏈金融模式推動馬鈴薯產業扶貧的思考[J].? 當代農村財經,2019(1):19-23.
[12] 劉淑娜.? 馬鈴薯瘡痂病及抗病育種研究進展[C]//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 馬鈴薯產業與脫貧攻堅(2018).?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8:6.
[13] 楊艷麗,王利亞,羅文富,等.? 馬鈴薯粉痂病綜合防治技術初探[J].? 植物保護,2007(3):118-121.
(本文責編:楊? ? 杰)